定陶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探析

2024-04-11 17:21郭荣进
山东农机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植保

郭荣进

菏泽市定陶区围绕主要农作物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行动,狠抓关键环节技术创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各种耕地机、自动化机械逐渐普及,新农机、新技术不断升级、推广,农业机械化快速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目前,全区农机总值6.5亿元;农机总动力9.05×105kW;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8888台,小麦联合收获机201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414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3.5%,提高1.5%。“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得到稳固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如何进一步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确保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是每个农机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经验做法

(一)规范实施强机惠农政策,强化农机装备支撑。一是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按照全市统一安排,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以“产业急需、农民急用”为导向,利用好“两补贴一补助”项目,加快推广应用大型智能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玉米联合收获机、高效植保机等农业机械,稳步推进农机报废更新换代,淘汰老旧农业机械。2022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99.694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790台,其中补贴购置机具745台、报废机具45台,受益农户615户。二是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按照着力推动农机化绿色发展工作要求,积极推广应用深松机械化技术,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增产。全年完成深松整地作业19.5万亩,补助试点9.5万亩,补助资金285万元,惠及11个镇街、84个行政村,受益农户达11000户。

(二)抓农业生产机械化,提升农机服务能力。一是抓示范推广。通过建立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推行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深入农机销售企业调研4次,召开新型农业机械装备展销会1次,推广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487台。二是抓关键环节。围绕全区机械化植保的薄弱环节,狠抓了高效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2022年举办植保无人机“飞防”现场演示会1次,推广植保无人机13台。三是抓农机组织。围绕提高农机服务的供给水平,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大力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多措并举促进农机作业服务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引导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发放跨区作业证470个;设立接机服务站2个,合理调度机具开展麦收作业;协调1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应急作业服务队,确保了粮食安全。四是抓技术培训。去年举办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大豆玉米带状播种技术等农机技术培训班9期,培训农机手800余人次。加强了社会化办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成农机驾驶社会化培训达200人,进一步提升了农机驾驶培训的办学水平。

(三)抓农机安全生产,“平安农机”示范区得到巩固提升。一是抓宣传教育。2022年开展农机安全宣传“五进”活动6次,受教育人员达1000人,发放农机安全明白纸5200余份,发放服务技术手册650余份。同时,以开展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咨询日、农机“3·15”和重要农时宣传教育活动为重点,集中开展“平安农机”宣传和农机安全生产咨询活动。二是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设置了查验岗、登记审核岗和档案管理岗等岗位,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岗位职责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严格遵守各項制度和行为规范。优化服务模式,积极推行“零距离”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共受理农民申请业务1972个,其中注册登记农业机械637台、考试合格驾驶人137人、初次申领、换发、补发、增驾、注销驾驶证等业务626个、农机购置补贴等业务572个,挂牌“零距离”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推广。三是抓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隐患拉网式大排查专项行动和农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治理,2022年共纠正违章作业131人次,排查农机安全隐患295个。四是抓市场监督。2022年开展集中检查活动7次,及时纠正安全技术隐患,对全区维修网点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规范整顿维修网点达21家。五是抓农机质量投诉。2022年成功举办了菏泽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现场会,增强农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认真受理解决农机质量投诉案件2个,结案率达100%,维护了农民群众合法权益,菏泽市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二、存在问题

定陶区农机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设施农业、山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旱作高效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严重不足;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小,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服务链条短而窄;部分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够平衡,中高端机具少,仍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等一系列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努力争取农机发展新项目。要围绕突破薄弱环节、破解制约瓶颈、补齐发展短板,结合农机化发展实际,积极谋划争取农机基层推广体系建设、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特色产业机具保障等各类农机化项目,以高质量的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政策落实推动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农机补贴政策的调控作用,加快新型高效、绿色环保、信息智能机械发展,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落实“农机作业补贴”政策,持续把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政策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地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争取好、落实好。

(三)提升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紧盯小麦、玉米种植等环节,推进适用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强试验示范,总结推广适宜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补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加快种子处理、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推动建立健全区域化、标准化的高质量粮食机械化生产体系。

(四)加快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步伐。以示范点建设为依托,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结合农时特点,举办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各环节的现场演示观摩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应用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积极性,加大设施农业、山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成熟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全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五)全面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以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效益,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发挥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农机装备优势,立足特色产业,延伸服务链条,为广大农户提供“保姆式”托管服务、“菜单式”选择服务、“专业化”精准服务,满足不同农户、不同作物、不同作业环节对服务方式的个性化需求。

(六)大力推进农机技能培训。在发挥好现有农机培训机构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校舍课堂”“田间课堂”“网络课堂”“演示课堂”等多种培训方式,分层次、分时段、有步骤地开展新购机农民培训、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农机科技人员培训、主要农时重点技术专项培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培训,不断提高农机使用、操作、维修、保养、经营、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为全区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菏泽市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植保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