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创”“两个结合”到“贯通融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境界论析

2024-04-13 11:22黄凯锋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两创中华中华民族

黄凯锋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上海 200020)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的文化使命。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赓续中华文脉、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境界,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的内在要求,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激发中华民族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适逢新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脉,是“四个自信”的思想源泉和基础。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如何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境界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核心话题之一。他的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当代价值、世界意义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基于实践的客观认识和主动自觉的思想建构相统一的内在逻辑。

(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等重要场合,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进行了总体性阐释,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①《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 年8 月19 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第150页。;又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 年10 月15 日)》,《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第114页。“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③《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 年5 月17 日)》,《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第228页。。再如2021年12 月14 日在文联十一大、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创”)。从总体性强调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以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要求,到明确提出“两创”,是一次思想认识上的跃迁,强调了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的本质要求是创新创造,在礼敬传统的同时有效避免复古主义。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提出,民族强盛要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要求对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017 年1 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将“两创”作为实施工程的基本原则。同年10 月,“两创”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第19页。

(二)提炼“价值观”与“精神标识”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提炼贯穿其中的“价值观”和“精神标识”。2014 年2 月,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②同上,第35页。。在2018 年8 月21 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③《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第342页。。在2021 年3 月福建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2022 年5 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上,要求“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2022 年10 月16 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概括提炼了中华文化蕴涵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④《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15页。,并在国际传播中再次强调“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要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⑤同上,第37-38页。2023 年6月2 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中华文化突出特性,对贯穿其中的价值观和精神标识再次进行集中阐释,“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

(三)“适应”“协调”和“涵养”

提炼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标识当然不是为提炼而提炼,这些价值观和精神标识实现现代转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我们党对此有旗帜鲜明的价值立场,就是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 年10 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16 年5 月17 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480页。。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2 年5 月27 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适应”“协调”和“涵养”,归结起来表明:无论是“两创”还是提炼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标识”,都应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③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任何时候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谈论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主体性也一定体现“中”“西”“马”汇通融合的总体态势,集中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特征。

(四)“两个结合”与“贯通融通”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需要采取什么方法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文化结合的锻炼之路,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比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④《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15页。“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第二个结合”的高远立意,“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②同上。。2023 年6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通过上述比较粗略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适逢新时代。从“两创”、提炼“价值观”和“精神标识”到朝向社会主义的“适应”“协调”和“涵养”,再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和“贯通”,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阐释可谓系统完整、层层推进,既是基于实践的系统总结,又是一系列原创性论断的理论结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由结合造就新形态

“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发和熔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应和影响两个方面认真领会“彼此契合”“相互成就”,深入理解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文化新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发和熔铸

2019 年10 月31 日在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③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2020 年第1 期。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赓续了中华民族之魂: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激发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天道观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价值观激发中华民族知行合一的实用理性;人民主体论、群众史观激发中华礼乐文明、人际伦理和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激发传统修身文化;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激发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既出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逻辑,也出于中国自身思想文化的发展逻辑。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文化注入现代性的同时,有效避免“西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百年历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熔铸和再造,具有革命性意义: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价值立场和思想方法,熔铸和提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再造和提升中国古代“实事求是”的人品和史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理念,提升中国文化“致中和”、“道中庸”的境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熔铸并提升中华文化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发和熔铸,进行科学鉴别和正确取舍,推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意味着一定要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客观、礼敬的态度,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相契合,进而深化中华文明的内涵,把中华文明推向新高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应和积极影响

近代以来,尤其在清末到民初的政教改革、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本土思想资源的价值曾经受到质疑,一度还被视作保守、落后的象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应和影响始终是广大知识分子深切关注的话题。1921 年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可以算是对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内的西方文化的一种回应。他探讨了中西文化的本质,对两者融合的可能性进行反思,认为虽然当时该全盘承受西方文化,但儒家文化及价值代表人类当前和将来的需要。抗战时期,熊十力的“新易学”、马一浮的“新经学”、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哲学的回应”①陈来:《儒家文化与民族复兴》,中华书局,2020,第3-11页。。

1938 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反对党八股》中再次强调这个要求。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还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一历史课题,表明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的自信,更是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及时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706-708页。

我们认为,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才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回应,也才能开启民族文化自觉的新时代。用仁义理想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以经世致用的文化品格助力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具体落实、以中道的智慧和动态平衡的方式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积极回应后可能发挥的实际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没有自发地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被马克思主义激活后,焕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助力中国走向“文化上平衡,结构上合理,伦理上适宜”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之路。③陈来:《儒家文化与民族复兴》,第86页。

(三)经由结合形成文化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契合,相互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经由结合而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新形态。“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开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纵深,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华文明主体地位的确认。“两个结合”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着力打通“古今关系”,重新定位“中西关系”,熔铸古今、汇通中西,为中国的理论、道路和制度夯实经由现代赓续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基。

经由“结合”,一方面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只有中国当下现实的来源,还应当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源,应当是秉承中国的文化基因,通过中国的经验、语言和思维予以表达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也进一步深化了中华民族在文明交融、文化结合的锻炼中自主生长、自我实现的认识。①黄凯锋:《“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社会科学》,2022 年第4 期。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民族使马克思主义从一种外来思想融入中国人的心灵,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经由“结合”,我们阐明了中国为什么选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且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能够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使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越来越成为现代的。如果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就无从谈起,还可能导致文化复古主义;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有可能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倾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无法深入。

经由“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我们超越了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和中国自身的旧观念,更新了中国人对于本国的历史意识,有效解释今日中国的成功现实,使我们进一步掌握历史主动和精神主动。因“结合”形成的新文化形态,既不是原封不动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在新高度上真正实现自立自强。

经由“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我们增强了本土文化认同和社会共识,实际上也强化了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强化了以党领政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未来之中华,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实现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里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坚持中国特色,优化中国特色,深入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从新的高度和境界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融入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传世文献、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过去曾经存在今天依然活着的多元统一的丰富形态。贯穿其中的价值观和精神标识在当下鲜活实践中继续发挥作用的方式之一,是融入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的思想文化基础。

2 单击下方新建调整图层按钮选择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在调整图层与眩光素材图层之间按住Alt键单击鼠标左键,将其调整范围限制在眩光图层中。接着左右移动色相滑块,将眩光的颜色调整到最适合画面氛围的效果。

“打拼”“实用”“乐观”“中道”等等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打拼”,听上去容易给人蛮干、傻干的印象,实际上却意味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打拼”本身包含尝试中的勇敢、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引领。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把通过正大光明的奋斗改变命运、通过拼搏创造幸福当成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既营造自己的生活,又关注社会的发展。打拼文化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实用”,即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总体上意味着:不能把生活、现实、人生、语言等等都归结为超验、先验的概念范畴。一切既定的概念、秩序都是从活生生的经验生活中涌现和产生出来的。理性、概念、大道理产生于历史,其基础在于合理性,其有效性要经得起生活的检验。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身边熟悉的中国人应对社会生活的实用理性态度,运用得当就能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实实在在的种子。

“乐观”,展示中国老百姓一贯的豁达、庆生和乐生的日常智慧。这种乐观不是因为盲目和无知,而是了然之后的坦荡和练达。中华民族承受了多少苦难,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哪有一马平川,即使如此,中国老百姓还是更加愿意把眼光放在人际世间,执着追求又随顺自然,立足现实向前看。“中道”,即动态平衡、中庸之道,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生存智慧。什么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关键在“度”的把握。不仅在不同时空条件和环境中大不相同,而且随着文明进展、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这个“度”更具有难以预测的可能性和偶然性,它不完全是经验的综合,也不是逻辑的推理,而是一种创造。经济上的效率和分配上的公平、伦理上的崇高追求和投资者的利益回报等等如何达到某个平衡点,这不仅仅是具体的法律法规可以回答清楚的,也需要个案积累基础上的经验总结。

这些融入中国老百姓鲜活实践的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实现的群众基础,来自人民又回到人民的思想土壤。当然,理论形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仍需要不断引领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日常智慧,并推动实现理论创新与日常智慧的良性互动。比如,我们以往的“打拼”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甚至还打拼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但是主要恐怕还是经济层面的打拼,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法治文化本身还有待建设,文明、规范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走过摸索和试错,走向规范有序,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打拼精神,同时保障人们健康、合理、文明地打拼。我们还需要为打拼营造一种正当的、干净的社会环境。近代以来的历史使我们在文化心态上总是容易在自大和自卑之间摇摆,通过“打拼”文化的积累和提升,相信全体中国人民能够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强化自我意识,向世界展现理性自信的整体形象①黄凯锋:《变量共生、组合创新与意识形态(第一部分)》,学林出版社,2012。。

(二)适应并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适应并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华优秀传统当代价值实现的又一方式。比如,仁义是儒学的价值基础,几乎每一代儒学复兴都从重申仁义之道开始。仁义之道完全实现的社会就是理想之治,《礼运篇》还说明了这种最高理想,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个最高理想与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的社会主义理想相契合,也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伦理追求。

虽然市场的重复博弈可以降低撒谎和害人的行为,法律的严惩有利于交易行为的规范,但是在市场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的情况下,重复博弈和法律惩戒的运行成本很高。而孔子开创的儒学及其仁义理想,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市场伦理的确立提供文化支持。马克思当年没有设想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将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过渡阶段。即使如此,在儒学的文化土壤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更为公正的社会理想和制度安排得到理解、提倡和实行,对实践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和人民将具有长久意义和现实价值。这样既有效保存社会主义的理想性质,又有利于在规范、指引市场经济发展中寻找正确经验,创造一条现实的具体的由成功经验所不断支撑的新路,从而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②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试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部分内容,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推进过程中,现代化本身的一些弱点和弊病也暴露出来,面对这些问题,道德主义的谴责比较多,恢复淳朴生活方式的情感需要也比较迫切。孔子开创的儒学及其经世致用的一面提醒我们:伦理价值、心性修养确实具有独立的价值,道德精神可以照亮世俗生活,对整个人类的发展也极有价值。但同时,这些价值不是用来否定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成绩、所创造的重要物质条件,而是成功运用到政治哲学上,走出一条不是那么冷冰冰的只重视物质发展的中国道路。社会存在和日常生活的现代化已是中国的客观事实,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人情、乡情、报国之情为标准作武断评价。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在契约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的基础上讲人情、讲公平才行得通,所谓理无可恕,情有可原。①李泽厚:《伦理学纲要》,人民出版社,2010。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既不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而是中国自己的道路,创造出比传统中国和西方国家更加合情合理的社会。也正是在此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经世致用和人伦日常,重视具体实践中的活法和做法,对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离不开中庸的智慧和动态平衡的艺术。像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愈益多样化的国家,和谐、中庸的理念尤其重要。当然,中庸之道、动态平衡,并不意味着采取实践步骤时左顾右盼、举棋不定,而是强调在发展结果的共享上,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注意统筹兼顾、劳资两利、城乡平衡、内外统一,从而走出一条内生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以,我们一方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尽一切可能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基础上强调“中道”,重视多元之间通过共识和尊重达成的交叉面和共同点,避免物质主义的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之现代转化和实践运用,对避免非此即彼的独断思维有重要意义。

(三)优化中国特色,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坚持和优化中国特色,为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中国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实现的又一方式。

中国特色,讲究的是“中学”,是中国自己的学说,以“真”为体,以“实”为用。在倡导中国特色时,我们不能视之为权宜之计,更不能牵强附会,而要高举“科学”的旗帜,以彻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来分析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特色,面对百年历史和现实,不断提炼、丰富和深化对中国特色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个学说系统,“中国特色”更多强调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断传承的文化体系,强调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步形成的新的文化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交融统一所达到的新境界。要真正坚持和优化“中国特色”,客观上也需要尊重和弘扬人类的科学精神,保持和发扬科学批判的精神和方法,力求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证明自己的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的说服力。②黄凯锋:《“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社会科学》2022 年第4 期。如果借口“中国特色”而把过去一些非科学、反科学、愚昧落后、不思进取的东西,重新当作了“国粹”和宝贝,那么就会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背道而驰。①李德顺:《国学热向何处》,《江西社会科学》2007 年第7 期。

推进并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怎么强调其独特意义都不过分,但探索中国特色,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逻辑,包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具体做法和经验,并不意味着否定“共识”,更非“共识”的例外,而是我们中国人对实践中创立的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标识。在多个国际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可以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智慧。增加“合作式对话”意识,保持“和而不同”的立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实现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五千年中华文化和不断前进的人类文明为基础和资源,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为现实活力,既非邯郸学步,更非刻舟求剑,而是在不断变化的生动实践和不断发展的群众智慧中告别“西化论”和“复古论”,警惕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坚持中、西、马汇通融合,以我们当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根据,立足现实,着眼发展,以我为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运用科学合理的价值目标凝聚、动员和激励人民为民族振兴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寻求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复兴和繁荣的崭新形态。

四、中华民族的精神自立和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数千年未中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柔相济,和而不同,在历史和实践基础上,汇合百家,包容创新,逐步形成复合的、相对的、流动的传统。近代以来与西方文明冲突,逐步由被动走向主动,进入古今中西思潮交汇(固然还有未尽通达之处),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统一。我们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秩序重构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中华民族的智慧,对内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整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共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文化能量。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真总结和反思自身文化传统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贯通之路。

(一)在新的高度坚持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指一个现实的个人(公民),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生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持有坚定信心。当前有一些倾向值得关注,例如:仅仅把中国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遭遇归咎于传统文化,却不曾发现一直寻求民族振兴的力量来自何处,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将止步于现代化和全球化;又如:以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困境为理由,力求反证中国传统道德和人治主义的优越与完备,无视历史挫折和教训,一厢情愿地美化过去的东西;再如,以急功近利为理由,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终结于书本和理想,与现实并无关系,以为“远水不解近渴”“成功不需要文化”,只求满足一己一时之需,进而走向自我放逐,甘愿扮演人类文明寄生虫的角色等等。

无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不自信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自信,实际上就是忽视或否定现在的自己,忽视现实的活着的中国人的权利和责任。而现在的中国和中国人,就是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也是自1840 年以来,不断地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而演变生成的。当下的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是一幅多元文化融合一体的画面,每一代活着的、实践着的中国人就是它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

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说到底是不承认中国近两个世纪的历史,是不了解、不尊重中国人自己。对于古人,他们不懂得继承与照搬的区别; 对于洋人,他们不懂得借鉴与模仿的区别;以为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照做,以为借鉴就是简单地追随模仿。这是一种很严重的文化偏执心态,它所能造就的,只是精神侏儒和文化掮客。

而文化自信意味着中国人自己站立起来、独立面对世界的大气魄。文化主体性的觉醒,文化主体意识的强化,在整个大众层面可能还有一个过程,还需要继续磨炼,才能真正达成。文化自信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更加清醒地反省自己、定位自己、把握自己,并通过科学的发展来全面实现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观察、思考和检验我们的文化,同时保持对文化理想与目标的把握和执着。不泥古,不崇洋,不迷权,不媚俗,不畏强,不凌弱,不怕像谁,也不怕不像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我们就能在新的高度上体现文化自信。①李德顺:《什么是文化》,《光明日报》2012 年3 月26 日。

(二)以理性态度彰显精神自立

所谓精神自立,首先意味着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在精神上站起来,面对多元化,坚持主体性。也意味着对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有理性自觉,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敢于面对现实,实事求是说自己的话。

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际上唤起并代表了当代中国人在精神上的崛起。它所告诉世界的是:经历了曲折和磨难的中国人,重新成为自己事业的自觉的主体。中国人就是中国人,中国人的事情就要中国人自己来办,办好办不好,不在别人,就在我们自己。我们有权选择我们应该办的任何事情,有权拒绝别人强加给我们、而我们不需要或无法采纳的任何东西。我们中国人干自己的事业,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怎么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就怎么做;从实际出发做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是我们自己的权利,也是我们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一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意识,是一种自主、自立、自强的当代中国人的主体意识。①李德顺:《“通变”与中国独特价值观》,《人民日报》2015 年6 月18 日。

正是在这样的主体性自觉意识的坚持中,我们在文化建设尤其是最核心的价值观建设上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的产生和作用是我们精神自立的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际”并列,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当然,中华文化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要真正发挥作用,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百年来,各种外来思想如潮水般来时汹涌,去时无痕。只有马克思主义,从原本的一种外来思想,逐渐融合中国的人心,由外在转内在,变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判断善恶的根本依据,收拾人心、应对现实和发展问题的大道理。只有明确马克思主义激发、改造、熔铸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才能避免“复古主义”“工具主义”“以儒化马”,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内在一致性为目标,理性把握源头性、传承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兼具的中华民族强大精神力量。②黄凯锋:《“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社会科学》,2022 年第4 期。

在坚持文化自信和精神自立的问题上,不仅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增强对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不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采取“拼盘式”杂糅,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强调从历史和文化的意义上整体把握中华文化和中国文明的时代精华。从整体意义上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重要的是善于揭示和把握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优秀文化所贯通的内在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需要在“结合论”的意义上合理把握古今中西的关系,需要直面和解决今天的时代之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③《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3 年3 月17 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2023。”。坚持文化自信和精神自立,需要文化主体的自觉担当,归根到底是要从文化上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新境界的认识,呈现为一个尊重历史又避免复古主义、面向现实又坚持价值导向、注重文化结合的锻炼,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化形态提出更高要求的深化过程,充分体现中国人的自立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是自我发展和自主生长,另一方面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指导和引领,走“第二个结合”之路是今后不断开辟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新境界的理性选择。以五千年未曾中断的传统文化延续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每个中国人的权利和责任。

猜你喜欢
两创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两创”背景下推行中小企业社保差异化征缴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