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选编(十七则)

2024-04-14 14:32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性别比生育原文

中国婚姻制度变迁的日常生活逻辑——基于上海市人民公园中产父母相亲角的田野观察和理论反思

计迎春,周海燕,林泽宇

摘 要:在传统现代杂糅的当代中国,传统的早婚普婚模式正在向晚婚非普婚模式过渡。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上海市人民公园的相亲角,从男女双方家庭的日常生活逻辑和动机入手,在规范、观念和意义层面讨论中国婚姻制度变迁。本文发现,男女双方家长的婚育观念和性观念正变得更加多元化,呈现出传统和现代杂糅并存的状态,并具有鲜明的性别模式和显著的性别界限。女方家长对传统婚育规范有更多反思;男方家长虽然在这方面相对传统,但对非传统亲密关系更为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初步提炼出中国婚姻制度变迁的可能性逻辑机制:选择—经济基础—性别观念差异的三要素链条。在婚姻开始不再是社会规范必选项的前提下,年轻女性的经济独立和原生家庭的经济支持成为她们自由选择结婚与否的微观经济基础,男女双方存在明显的性别观念差距则在很大程度上触发了女性的现实婚姻抉择。

原文出处:《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4期

职场交往与初次晋升的性别差异——基于JSNET数据的实证研究

朱家宸,洪岩璧,程 诚

摘 要:本研究利用2014年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数据,基于性别角色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使用因果中介分析法探究了职场交往在性别影响初次晋升过程中发挥的中介效应以及其中存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男性相比女性在职场中参与外部交往的频率更高,存在职场“男主外”现象;第二,外部交往在性别影响初次晋升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两性职场外部交往的差异加剧了初次晋升的性别差异;第三,异质性检验显示,在不同入职时间和不同组织性质的群体中,外部交往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以上发现是社会性别结构影响受雇者职场网络行为的重要证据,启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职场中传统性别观念所导致的“隐形歧视”以及性别行为差异在不同时代和体制背景中的异质性。

原文出处:《社会学评论》2023年第4期

社会性不孕:辅助生殖诊疗中的性别分化研究

魏 舒

摘 要:生育事件中充满了被性别关系所界定的分化,尤以不孕最为显著,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和社会建构,多处于社会性不孕的境况。本文基于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探究了女性社会性不孕归因的生成以及对后续辅助生殖诊疗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社会性不孕往往由身体的污名和诊断的性别分化所造就,即使医学诊断不育的原因在于男性,女性依然会面临社会性不孕的境况,而女性的应对策略也会因家庭关系、社会经济地位与诊疗互助小组呈现异质性。

原文出处:《开放时代》2023年第5期

家庭工作两相顾:乡村治理转型中村干部性别更替现象的经验阐释

魏程琳

摘 要:在乡村治理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村干部年轻化、职业化趋势日益明显,皖南的村干部队伍出现了“男青年退出、女青年进入”的性别更替现象。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和农民家庭分工的策略性调适是村干部性别更替的深层次动因。乡村治理现代化推动村务内容服务化、村干部队伍职业化、村务运作规范化,以上变化使农村女青年的性别优势凸显。在“一家三制”式新家庭分工模式下,男青年外出务工保证家庭经济来源,父代在家务农并向子代提供劳务和经济支持,使在家的女青年能够从事村务工作,女青年的村务工资也成为其家庭收入的重要补充。与“顾此失彼”的男青年相比,“家庭工作两相顾”成为农村女青年长期、稳定参与乡村公务的重要优势。国家在未来有必要从职业能力建设和社会政策配套两方面加大对女村干部的支持,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原文出处:《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5期

个体化是生育的滞碍吗?从法国家庭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底层逻辑讲起

吴 真

摘 要:个体化常被当作生育率衰微的重要原由,二者的反向关联借由全球诸多国家的人口演变轨迹暂时得到承认,却在法国家庭政策成功实现生育反弹的历程中被消解。这一历程围绕对待家庭个体化的态度分为前后两段: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以压制个体意识、重塑家庭秩序为核心理念,结果是婚姻家庭越发多变,生育水平不升反降;自70年代起,法律政策转向顺应个体诉求、尊重个人选择,同时又在经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上注重对弱势个体的帮扶和对强势个体的监督,由此带来了从90年代至今的生育水平的回升。后一段的经验投射出法国学界与政界对个体化两重意涵的充分认知:一方面,接纳且善用个体化展现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防范且遏制个体化导致的不公正。由此,在家庭政策的建构中逐渐形成兼顾个体自由和社会公平的底层逻辑,并以此为准绳一以贯之地进行政策的修缮和执行,最终疏通个体化对生育率的阻滞。这段历史不单旨在呈现具体的措施,更在于追问如何恰切地借助政策介入来扭转个体化对生育的抑制,以此为徘徊在崎岖路径上的各国提供思路和启迪。

原文出处:《社会》2023年第4期

社会流动、社会地位与婚姻交换

谢 宇,刘 雯

摘 要:中国自古有崇尚社会流动的文化传统,在社会流动的背景下,人们社会地位的两个维度(先赋地位,自致地位)常常出现不一致,婚姻市场上人们可能基于资源互补,进行社会地位两个维度的交换。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五期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婚姻中存在家庭背景与个人自致社会经济地位间的交换,且随着世代变迁,婚姻中的社会地位交换有所弱化。这一结果表明,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年轻人择偶时弱化功利性目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促进社会流动性。

原文出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空间秩序转变与“家”的扎根与脱根——一项流动摊贩进城案例的社会学研究

陈 颀,敖雅萱

摘 要:非正规的空间资源为何能让农村流动群体实现家庭再生产,是一项有待研究的议题。本文通过流动摊贩进城案例的研究发现,草根秩序下的空间包容性是摊贩获得谋生地和扎根城市的前提。居住地邻近谋生地的空间安排有利于他们兼顾生计和家务,让成员聚居、代际合作,进而使下一代进城更具可能性。然而,空间秩序正规化的转变可能会封闭草根秩序下的包容性。一旦在谋生地遭遇驱逐,流动群体就难以延续原有空间安排的统合意义,他们在本地的城市化路径也可能由此中断。

原文出处:《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5期

新时代家庭政策发展的中国路径——基于人口负增长的视角

胡 湛

摘 要:当前,我国已趋于步入人口负增长的发展阶段。人口负增长治理的核心是对少子老龄化的有效应对,其实践关键之一即解决家庭中“一老一小”的问题,这个过程涉及全人口生命周期的家庭建设。中国家庭具有独特治理价值,它使中国人口与社会治理结构呈现为“国家—社会—家庭”相均衡的三元模式,在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发挥中介和缓冲的作用。重视和支持家庭应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和少子老龄化的重点和突出特点之一,当前家庭政策发展应规避个体主义家庭观。在人口发展格局中,识别并落实好“一老一小”的问题,应以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为家庭赋能,来统筹婚育提振和老龄化应对等议题,进而形成新时代家庭发展的中国路径。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辑刊》2023第5期

生计、技术与妇女解放:合作化前后重庆璧山劳动性别分工嬗变

张 华,颜 衡

摘 要:本文以重庆璧山为例,梳理了合作化前后劳动性别分工的嬗变。革命前璧山的劳动性别分工为“男田女土”,不同于江南的“男耕女织”,也不同于海边的“男渔女耕”。这一分工形成既源自家庭生计的需要,也受到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社会文化观点的影响。解放后由于新政权强调通过劳动来解放妇女,这一分工在解放初、互助组、合作社期间逐渐发生嬗变。在互助组成立前,妇女的劳动生产仍然局限于“男田女土”的框架;到了互助组时期,妇女劳动虽然仍在“男田女土”的逻辑里,但已经渗透进水田生产的辅助环节,如捉虫、车水、割谷、选种等;到了合作化时期,随着“提高技术”口号的提出,妇女借助技术训练,不仅进入土里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打窝和耕作旱田、地,而且在水稻种植环节的核心处(“挞谷”)开始占据位置,这一方面强化了其土上的劳动,另一方面真正打破了“男田女土”的格局和逻辑。

原文出处:《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5期

“五服”与“三代”:从中国婚姻法禁婚范围的变迁看“性别”与“姓别”

赵晓力

摘 要:从清末变法开始,中国婚姻法的禁婚范围经历了一个从“五服”到“三代”的转变。中国传统社会自周代以后奉行“同宗不婚”的周礼,对中表婚则听民自便,法所不禁。1930年《中华民国民法典·亲属编》按照男女平等原则,将中国传统亲属分类——宗亲和外亲——改为西方式的血亲和姻亲,五服之外的宗亲和三代以内的中表亲能否结婚便成为问题。本文通过考察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自由原则与民间“同宗不婚”之礼的矛盾和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优生政策与婚姻自由原则在中表婚问题上的冲突,指出这些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中西亲属分类凿枘不入,中国亲属分类是建立在社会性的“男女姓别”基础上,而不是生物性的“男女性别”基础上,传统社会“同宗不婚”和“中表为婚”是由于亲属制度重内轻外而非重男轻女造成的。

原文出处:《社会》2023年第5期

非婚生育走向何处——比较视野下的婚育模式变迁

宋 健,郑 航

摘 要:在低生育率和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消除阻碍生育的制度性因素是大势所趋。非婚生育在当前中国呈现怎样的特征,未来是否会在制度上成为中国生育的主流,国内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尚付阙如。从世界范围内观察可以发现,非婚生育行为整体上处于增长态势,但在不同国家大致呈现为两种类型。传统婚育制度的瓦解、个人主义的发展和现实的婚育困难是婚育模式变迁的三个重要条件。中国的非婚生育比例虽有所增长,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家庭仍是个体福祉的重要来源。非婚生育比例的增加,同时也反映了青年人群的婚育观念变化和现实婚育困难,非婚生育成为传统婚育模式外的一种过渡性选择。西方国家的前车之鉴值得反思,中国应在人口发展新形势下进一步巩固传统的婚姻家庭制度,通过赋能家庭,增强家庭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保护力。

原文出处:《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9期

“看见的看不见”:网络自媒体赋权农村妇女研究

卫小将,黄雨晴

摘 要:作为赋权工具的自媒体极大地凸显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可见性。诉诸“可见性—权力”关系分析视角,通过呈现农村妇女快手平台展演检视其赋权效果,研究发现:农村妇女的展演包括再造传统形象、打造性与性别化形象、构造夸张的形象,其赋权存在经济收入的“实”与“虚”、虚拟“中心感”与现实“边缘性”、经济接纳与社会排斥的张力等后果。概言之,农村妇女的短视频赋权或许是一种虚假或不完全赋权,她们构筑的“视频微社会”主要基于生存道义,以他人为对象形塑自我、复制了现实社会的性别秩序与结构,呈现出主动的被动性、主体的客体性、看见的看不见性等特点。

原文出处:《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5期

缘何“口述”,何以成“史”?——口述史的立场、问题意识与明暗线

黄盈盈

摘 要:口述史作为近年备受关注的跨学科方法之一,其立意从原初就带有了与性别研究和底边社会研究的亲缘性:对长久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献记载的不满,激发了记录包括不同阶层女性在内的被忽视的亲历者声音的“口述”,朝向补充甚至重写“历史”、推动性别与阶层色彩凸显的普通人生活的在场。本文从口述史的这一根本立意出发,结合教学和侧重性别议题的实地案例,从方法立场、选题的问题意识、口述过程与呈现中的明暗线三个层次展开分析;在对“为什么做口述史”的辨析中,探讨“如何做口述史”。旨在通过对立意的回溯和辨析,推动切实的口述实践,包括如何展开对谈,梳理主线,通过辅助文献、“按语”和注释更好地呈现明暗线,以及在更宽的方法谱系中积极尝试具体之“术”的超越与整合;最终,促进包括女性在内的诸多人群更为真实与丰富的在场与呈现。

原文出处:《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5期

三孩政策下生育质量研究

石智雷,滕聪波

摘 要:生育质量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本文基于国内首个出生队列追踪调查——武汉出生队列追踪调查(WBCS)数据,以生命早期1000天理论为基础,从孩子出生时和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和功能性两个方面构建生育质量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3049个同一年份出生婴幼儿的生育质量指数,重点从养育模式、父母特征、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四个维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数据结果显示:城市家庭生育质量大多处于中等水平,但分化较为明显。城市家庭一孩、二孩的生育质量相差较小,随着孩次由二孩向更高孩次增加,生育质量明显降低。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生育质量呈下降趋势,且这一趋势在母亲35岁以后更加明显。母亲受教育水平从初中及以下提升至高中/中专/技校对生育质量的边际效应更大。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家庭生育质量与养育模式、父母特征、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婴幼儿成长发育环境向外的不断扩展,养育模式、父母特征、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对生育质量的影响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特征是影响婴幼儿生理性方面的重要因素,养育模式对功能性方面的影响贡献最高。

原文出处:《人口学刊》2023年第5期

从“非人”到“非暴力”:朱迪斯·巴特勒的女性主义人学思想

王 楠,林 惠

摘 要:人的问题始终是朱迪斯·巴特勒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这种关注在其讨论女性主义政治伦理的著作中更为明显,但在其较早的性别批评著作中已见端倪。巴特勒人学观念的逻辑起点始于“非人”的解构主义哲学,并在文学的虚构世界找到其哲思的落脚点。她以人类的悲伤、哀悼、脆危的普遍性为基础,将“人”理解为一种建构意义上关联性的存在。巴特勒作为深刻思考人类性别和人类本质的思想家,她的女性主义人学构想应当被理解为一种对人类生存境遇的非乌托邦式呈现和向往,其理念很好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符合人类共同发展的需求。

原文出处:《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5期

中国社会发展促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性别比资料的分析

陈岱云,陈 希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实现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人口性别比)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性别结构(人口性别比)在不断变动。新中国总人口从1953年人口普查的58132.9448万人,人口性别比107.57到2020年的总人口140977.8724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4.8,总人口性别比降低了2.77个百分点。而反映人口性别比受社会发展影响显著的是百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的变动。百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1953年的88.63、1964年的77.15、1982年的41.79、1990年的30.34、2000年的32.55、2010年的32.69、2020年的41.95。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百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降低幅度最大达65.8%。自1990年至2020年百岁人口性别比变化不大并且稳步缓升。所以人口的性别结构是自然属性基础上的社会影响的结果,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环境所影响而表现出摇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女性人口受益更大,在新中国成立40年内就已实现使女性人口受益最大的高水平,百岁人口性别比降到最低水平30.34,到2020年百岁人口性别比指数又缓升到41.95,这进一步说明社会性别角色差异对人口死亡性别差异影响的逐渐消除,影响男性人口死亡率较高的社会因素的作用降低。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在消除男女不平等的法律、法规、制度、社会政策的快速实施而取得的显著人口效应。

原文出处:《东岳论丛》2023年第9期

个体受教育程度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性别和时间的视角

崔晓楠,钱 佳

摘 要:近年来,中国离婚率的攀升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基于2010—2018年五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研究了性别与受教育程度对个体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与国外研究结论类似,我国个体受教育程度与婚姻稳定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第二,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初婚离婚风险越高、婚姻稳定性相对低,但男性受教育程度与婚姻稳定性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第三,受教育程度降低了1978年以前、1978—1990年和1991—2000年初婚女性的婚姻稳定性,但对2000年以后初婚的女性无影响,而2000年后初婚的男性受教育程度对提升婚姻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文章关注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受教育程度对男女婚姻稳定性的整体性影响,并发现随着年代推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并不一定拥有较高的离婚风险,而对男性而言受教育程度对婚姻的稳固作用越发凸显。探究性别与受教育程度对婚姻稳定性的作用及其机制,对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婚姻观及其变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原文出处:《青年探索》2023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性别比生育原文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韩国女性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出生性别比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为什么要维护男女性别比的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