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进展、主题与热点

2024-04-14 18:18吴斓许宸瑜侯改丽
职教通讯 2024年2期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吴斓 许宸瑜 侯改丽

摘 要: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研究样本来源,选取1962年至今的248篇国外农村职业教育文献,以文献计量法为主,辅以内容分析,运用HistCite和CiteSpace两款软件对研究进展、主题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主要有三个研究主题,即农村职业教育模式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实践性研究和农村职业教育项目研究,以及五个研究热点,即面向农村医疗行业的职业教育、技术赋能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素养培训、面向特殊人群的农村职业教育和跨部门合作。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建议:加强实证类研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加强新技术如何赋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公平问题;联合多部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实习研究”(项目编号:BJA210100)

作者简介:吴斓,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教育、职业教育管理;许宸瑜,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侯改丽,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4)02-0023-10

党中央对新时代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1]。农村职业教育旨在提升新时代农民必备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推动农民向新型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转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偏少,对如何创新和变革农村职业教育缺少实践层面的经验。为此,本研究将借助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进展作可视化分析,以期通过管窥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下简称WOS)为信息源,使用高级检索功能,最终确定检索式为:TS=(agriculutur* OR rural area* OR remote area* OR village* OR countryside*)AND TS=(vocational education OR vocation education OR vocational training)NOT TS=(china* OR chinese* OR urban* OR city*),其中,TS代表主题。检索日期为2023年10月14日,设置时间跨度为1962年至2003年,检索结果为248篇,其中最早的一篇文献出现在1962年。

(二)分析方法

科学计量学通过对海量文献数据的自动化分析,可以快速实现某一研究领域或主题的研究综述[3]。因此,本研究以文献计量法为主,辅以内容分析,并借助HistCite和CiteSpace两款文献分析软件。首先,从发表时间和研究类型等维度描绘国外农村职业教育整体研究进展;其次,基于HistCite对引文关系作可视化分析,定位关键文献作内容分析,归纳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主题;最后,利用CiteSpace对2013年至2023年十年间的文献作可视化分析,发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进展

(一)时间分布

文献数量变化反映该领域研究的重要程度。本研究基于不同年份发表的文献数量形成图1,可以发现,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发端于上世纪中期,兴盛于本世纪初,而且变得越来越活跃。在1962—2008年间,每年文献数量不超过5篇;2009年是一个转折点,往后十余年文献数量相较于前一个阶段翻了一倍;从2018年往后,文献数量大概每年都在20篇左右,其中2020年达到30篇。

(二)研究类型

在本次检索的248篇文献中,有172篇期刊文献、70篇会议论文、5本书刊以及1份数据搜集报告。本研究基于摘要对研究类型进行分析,除去无法查找摘要的38篇文献,在剩下的210篇文献中,有定量研究67篇、定性研究37篇、混合研究19篇、具体项目或案例介绍82篇、文献综述3篇、数据报告1份和书1本。由此可知,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以实证研究和具体项目或案例介绍为主,实证类研究中多数采用量化研究方法。

(三)学科领域分布

本研究从WOS 检索结果分析中可得到各学科发文数量,设置阈值为2,得到90个学科,根据所属类别进行同类项合并,选取文献数量排名前10的学科进行分析,得到表1。其中,教育学、环境科学、医学与护理学居前三,接下来依次是社会与文化研究、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农学、经济学与商学、历史与人类学和管理学。首先,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来说,教育学是其最基础的学科。其次,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工业化生产水平低下,大部分职业依赖自然环境,所以像环境科学、农学和工程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领域。此外,由于农村医疗水平低下,所以医学与护理学也成为热门学科。

(四)研究所在国家/地区分布

本研究对文献发表作者所在的国家/地区进行分析,形成圖2。由图2可知,排名前三的都是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波兰和西班牙。在这前八名中只有两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皆位于亚洲,其共同点是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手工业和制造业比较发达,因此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由此可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人口、地理位置有关,往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五)学术机构分布

在WOS检索中,本研究根据作者所在学术机构统计发文数量,以阈值为3统计研究文献来源排名前十的学术机构,形成表2。其中,澳大利亚的蒙纳士大学和昆士兰大学并列第一,并列第二的是印度尼西亚教育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排名前十中有一家是医院,一家是国际组织,其余八家皆是高校,其中有五所高校和医院都位于澳大利亚,说明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在全球影响力较大。

三、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主题

引文编年图是以可视化方式呈现不同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它有助于发掘该领域中的关键文献,以此鉴别重要研究主题,其中能够反映某文献在本领域中重要程度的两个指标分别是LCS(Local Citation Score,本地数据库引用次数)和GCS(Global Citation Score,WOS数据库总引用次数)。LCS代表数据库中其他文献对该文献的引用频次,GCS 则指全球研究者对该文献的引用次数,反映该文献在全球范围内的受关注程度[4]。本研究将248篇文献导入HistCite 软件,分别设置 LCS 和GCS阈值为30,对文献进行筛选,发现引文从2003年才开始出现,关键文献量从2000年开始逐渐增多,2014年起关键文献数量、引用次数呈增多趋势。结合引文编年图,通过对关键文献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以下三个重要研究主题。

(一)农村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在这一主题下,有研究面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课程开发方法,如提出基于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框架,并在南印度农村进行实践,开发面向服装业劳动力的缝纫技能提升的试点培训课程;有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如介绍远程职业计划,即利用远程教育和监督方式對农村社区医生进行培训,并验证该计划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留存率[5],介绍在印度农村中,面向低文化人群如何设计与开发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驱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为农村地区文盲、语言和资源限制等问题改善提供解决方案[6]等。这一主题研究旨在通过发展新理论或探寻新方法、新策略来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二)农村职业教育实践性研究

这一主题以实证性研究为主,通过调查研究、访谈等方法搜集一线的实际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找到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或者验证改进措施或方案的有效性。如:通过一项量化研究来证明开展农村职业培训对当地劳动力留存具有积极影响[7],研究发现,通过提高受教育水平和非林业就业机会,可以降低土著社区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保护农村生态,同时提升当地人们的平均收入水平[8];调查一个面向农村妇女的职业培训课程效果,发现能够促进经济收益和文化发展[9]。可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包括提升劳动力留存率、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此外,提升农村医疗水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研究发现,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对全科医生的就业选择具有一定影响。例如:有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越是农村或偏远地区,全科医生越有可能定期从事复杂护理,这对专业教育和支持的需求以及实践的成本和报酬等都有影响[10];有研究调查了全科医生的受教育地点与后续就业地点之间的联系,发现农村出身地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可以增加医学院选拔农村出身的学生比例,以及在职前培训课程中增加农村临床实习经历[11];有研究归纳了地理位置、专业、提供医院服务、练习技能、休年假、年龄、培训等对澳大利亚农村和偏远地区医护工作者短期保留的影响。后面这两个研究都指向提高农村医疗专业劳动力留存率[12]。

(三)农村职业教育项目研究

本研究在研究类型分析中发现,项目或案例介绍的文献占比非常大。国外很多面向农村开展的职业教育或培训常常依托某个特定项目,因此不少文献会介绍项目的开展背景、实施情况和效果。例如:有研究提到了VET(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项目,该项目是利用正规教育系统中的农村职业学校促进成人创收的赞助项目,通过发挥传统学校的作用,为成人提供需求驱动的非正式培训课程,从而实现劳动力的收入增加[13];有研究介绍了德国“农村需要好医生”创新护理项目,该项目旨在吸引年轻医生能够长期在农村工作,通过跨代学习鼓励医生及其家属到农村工作[14]。

四、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热点

本研究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技术,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关键词时序演进图和聚类分析图,可视化近十年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及变迁脉络,归纳出以下五个研究热点。

(一)面向农村医疗行业的职业教育

如何提升农村医疗水平、增加农村人口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是一个重要研究热点。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僻,不少医学院学生就业常常会选择避开这些区域,当地在职医护人员的流动性也非常大,从而导致农村医疗水平普遍低下。因此,不少国家关注采取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农村医护人员的留存率,以及如何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来提升农村医疗人员的专业技能。尤其像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医护人员的地理分布严重不均,医疗水平差参不齐,因此相关研究占比较大。这一研究热点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第一个研究方向是如何提升医学院毕业生进入农村的就业机率。有研究表明,单纯增加农村医疗职位数量的效果并不显著,需要增加农村实践机会。如有调查研究发现,在农村实习的国内毕业生接受农村地区的岗位比例会有所增加[15]。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从源头进行干预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德国医学院在选拔学生时会考虑多种因素以增加未来农村医生配额,这些因素包括学生以后从事全科医生工作的兴趣、是否来自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就业偏好等[16]。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如何解决农村初级医生的保留问题。例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助的“专家培训方案”(STP)旨在支持农村和偏远地区以及私人机构的专家医疗培训职位,通过为受训者提供更广泛的医疗保健环境的经验,帮助提高受训者的专业医疗人员技能[17]。

第三个研究方向是如何提升农村初级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兴趣。有研究表明,如果能为初级医生提供体验农村全科医疗的实践经验,就会激发他们对这一职业的兴趣[18]。如在印尼的卫生保健系统中,培养助产士颇为重要,巴查查兰大学在培养助产士的过程中增加了6个月的社区实习经历,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在毕业后作为乡村助产士的专业能力[19]。

(二)信息技术赋能农村职业教育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球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如何以ICT为代表的现代技术赋能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第一个研究方向是如何通过远程培训或监控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这也是较早的研究方向,旨在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和资源有限的状况。具体措施有:在农村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如基于ICT创建“未来职业技术学校”[20];实施远程培训,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医护人员培训方面实施远程临床监督[21];等等。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采用混合式教学提升培训效果。混合式教学是通过组合多种学习方法,结合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例如:在巴基斯坦,国家职业技术培训委员会(NAVTTC)采取混合教学方式开展在职职业教师培训项目,有效改善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22];在挪威农村,通过采用小组学习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有效解决了初级保健医生的短缺问题。此外,在疫情期间,不少地区积极利用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来支持职业培训[23]。

第三个研究方向是如何利用新技术支持一些技术依赖性高的课程或技能培训。由于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匮乏,很多职业技能培训离不开新技術的支持,因此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等创设面向特殊技能培训的实验室,开发课程学习材料,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将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用于农村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培训[24];在汽车修理工职业培训中,基于视频学习与眼动追踪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学习模式的有效性[25];还有学者建议,要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为学习者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26]。

(三)农村劳动力素养培训

一直以来,开展农村职业培训被视为增加就业机会和提升个人潜能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等职业素养,帮助更多人就业。因此,大多数国家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机制与策略。有研究表明,通过传统教育和职业教育来提高识字率可以改善农村家庭福利[27]。还有学者呼吁开展基于ICT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提升农村民众的信息素养,消除因地理位置而导致的“数字鸿沟”[28]。印度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面向低文化人口的职业技术培训,用来改善以口头文化为主的土著部落的文化水平[6]。

由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尤其需要培养从事当地特殊职业的劳动力,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例如:在沿海地区,职业教育要培养个体经营者在沿海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技能,从而改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29];为保障农村就业或经营人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培养他们在当地环境中的生活技能,如面向乡村旅游业工作人员开展自然灾害教育,帮助他们认识潜在灾害,保障正常工作[30]。

(四)面向特殊人群的农村职业教育

在农村,一些特殊人群的职业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农村女性的职业教育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有研究表明,农村女性与城市女性相比更有可能遭受文盲之苦,尤其在某些需要特殊技术的职业领域,与男性同龄人群相比,她们不容易获得工作或岗位晋升机会[31],而通过职业教育教授她们职业技能,帮助其提高文化素养,能够提升其职场竞争力。例如:英国通过夜校为农村妇女开设手工艺课程,帮助她们进入职场,同时为传播地方文化作贡献[32];哥伦比亚通过开展面向女性学徒的STEM技能培训项目,支持更多的农村女性能够进入环境科学、技术、工程等职业领域[31];印度开展面向妇女的免费职业培训项目,旨在帮助她们获得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率[33]。

此外,很多国家还有针对特殊地区的职业教育。例如,在加纳农村,很多社区出现大量儿童被拐卖的现象,因此需要为该地区提供职业和技术培训,宣传有关贩卖人口的知识和法律知识,以有效打击贩运儿童[34]。

(五)跨部门合作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开始关注如何联合不同部门帮助当地人获得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如通过政府支持、职业培训、提供信贷等帮助农村年轻人获得增加收入来源的技能[35]。还有研究通过采访当地政府、当地贸易商和主要相关省级部门机构的代表,发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改善住房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可以让更多农民收获经济福利[36]。还有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当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时孩子就会较早从事生产劳动,这就需要联合多部门开设更多学校和输送师资力量,资助更多家庭的孩子获得职业教育机会,从而缓解童工问题[37]。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主题和热点,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结论

从文献数量的时间变化、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聚焦的研究主题等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国际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该领域文献数量历年增长的趋势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备受关注,尤其深受发达国家的重视,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位居前三,发文最多的学术机构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这从侧面说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提升国家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偏重实践性,一般面向特定实际问题解决开展研究,较多采用调查研究法,通过挖掘影响因素或验证方案有效性等提出改革方案或解决策略,而理论演绎类研究极少。

3.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有三大主题。一是农村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主要聚焦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与改进;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研究,旨在验证农村职业教育效果和探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三是农村职业教育项目研究,重点介绍开展相关项目的经验,为后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参考。

4.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该领域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热点,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热点变得多样。

(二)反思

振兴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对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国际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1.要加強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证类研究。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仍以理论演绎为主,实证类研究不多。理论研究固然重要,它决定着实践的起点和高度,但理论研究发展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通过对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状况不同,需要深入到当地开展研究[38]。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发展现状、农民的学习需求不尽相同,迫切需要借助实证研究了解实情,才能有的放矢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此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还需及时了解农村职业教育取得的实际效果,包括学习者的学业成就、学习满意度、职业发展等,为此,可以借鉴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些研究思路,加强问题或需求驱动的实证类研究。

2.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农村职业教育是为了帮助人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而创新教育模式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例如,国外有研究提出,在职业教育阶段加入实践实习经历,或改进课程开发方法等,能帮助受教育者收获较高的学习满意度和学业成就。因此,我国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通过改进课程内容、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促进农村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

3.要加强新技术如何赋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发展不断冲击着各行各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现代技术如何赋能教育教学一直是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急需探索基于新技术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新范式、新形态和新路径,以提升农村当地人口的职业素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字化职业技术人才。

4.要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公平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因此,我国农村地区应加强面向特殊人群发展或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这对提高农村家庭福利、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和提升人口素质具有重要影响,能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5.要联合多部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各教育相关部门、社会等多方力量的配合与协同,才能实现农村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此外,农村职业教育还需联合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多源力量,共同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包松娅.让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N].人民政协报,2022-08-03(12).

[2]王中华,贾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脉络与趋势——基于CNKI1994—2019核心期刊《职教论坛》的可视化分析[J]. 大视野,2020(3):9-16.

[3]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4]王辞晓,吴峰.国际移动学习研究的认识取向与主题演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4):22-33.

[5] WEARNE S,GIDDINGS P,MCLAREN J,et al. Where are They Now? The Career Paths of the Remote Vocational Training Scheme Registrars[J]. 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2010(39):53-56.

[6] SACHITH K P,GOPAL A,MUIR A,et al. Contextualizing ICT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Rural Communities:Addressing Ethnographic Issues and Assessing Design Principles[C]// Proceedings of th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INTERACT 2017,Mumbai,India: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7:3-12.

[7] RUNGE C E,MACKENZIE A,LOOS C,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Queensland Physicians and the Influence of Rural Exposure on Practice Location[J].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2016,46(8):981-985.

[8]HEGDE R,ENTERS T. Forest Products and Household Economy:A Case Study from Mudumalai Wildlife Sanctuary,Southern India[J].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2000,27(3):250-259.

[9]RAMASAMY M,PILZ M. Vocational Training for Rural Populations:A Demand-driven Approach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Ind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20,7(3):256-277.

[10] HUMPHREYS J S,JONES J A,JONES M P,et al.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on the Complexity of Rural General Practice Activities[J].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03,179(8):416-420.

[11] MCGRAIL M R,RUSSELL D J,CAMPBELL D G. Vocational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Rural Locations is Critical for the Australian Rural Medical Workforce[J].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16,205(5):216-221.

[12]RUSSELL D J,MCGRAIL M R,HUMPHREYS J S. Determinants of Rural Australian Primary Health Care Worker Retention:A Synthesis of Key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making[J]. Australian Journal of Rural Health,2017,25(1):5-14.

[13]WALLENBORN M. Skills Development for Income Generation in Rural Areas——Can Donors Lear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14,26(6):796-809.

[14] BLANK W A. A Successful Strategy Against the Expected Shortage of Physicians in Rural Areas[J]. Gesundheitswesen  Bundesverband der Arzte des Offentlichen Gesundheitsdienstes(Germany),2019,83(2):86-94.

[15] MCGRAIL M R,O' SULLIVAN B G,RUSSELL D J,et al. Exploring Preference for,and Uptake of,Rural Medical Internships,a Key Issue for Supporting Rural Training Pathways[J].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20,20(1):1-11.

[16] SELCH S,PFISTERER-HEISE S,HAMPE W,et al. On the Attractiveness of Working as a GP and Rural Doctor Including Admission Pathways to Medical School-Results of a German Nationwide Online Survey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n Their "Practical Year"[J]. GMS Journal for Medical Education,2021,38(6):1-17.

[17] JESSUP B,ALLEN P,KHANAL S,et al.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to Ophthalmology Training via the Specialist Training Program[J]. Australian Journal of Rural Health,2023,31(2):230-243.

[18] MCGRAIL M R,CHHABRA J,HAYS R. Evaluation of Rural General Practice Experiences for Pre-vocational Medical Graduates[J]. Rural and remote health,2023,23(1):1-8.

[19] JUDISTIANI T D,WIJAYA M,SUSANTI A I,et al. How Students Perceived "Community Internship":An Innovation for Vocational Studies in Midwifery Education at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as Padjadjaran[J].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2018,24(12):9845-9848.

[20] WESTBROEK J. The Esloo Design for the Digital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The School of the Future[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ookmark of the School of the Future,Vi?a del Mar:Chile Springer US,2001:55-70.

[21] STRASSER R. Learning in Context:Education for Remote Rural Health Care[J]. Rural and Remote Health,2016,16(2):1-6.

[22] AMENDUNI F,RAUSEO M,ANTONIETTI C,et 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Perceived by Swis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ET)Teachers during Emergency Remote Teaching:The Role of Teachers' Digital Competence[J]. Qwerty-Open and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Technology,Culture and Education,2022,17(2):47-66.

[23] MUKTIARNI M,ANA A,DWIYANTI V,et al. Digital Platform Trend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Journal of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21,13(3):180-189.

[24] PALKOVA Z,VAKHTINA E. Innovative Learning:From Multimedia to Virtual Worlds[C]//Proceedings of 15th EDULEARN,IATED,2015:1590-1599.

[25] HEKELE F,SPILSKI J,BENDER S,et al. Remote Vocation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A Comparative Eye-Tracking Investigation of Educational 2D Videos versus 360°Videos for Car Mechanic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22,53(2):248-268.

[26] WANG X,YOUNG G W,IQBAL M Z,et al. The Potential of Extended Reality in Rural Education's Future-Perspectives from Rural Educators[J].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2023,28(9):1-25.

[27] IBRAHIM S S. Livelihood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Well-Being in Remote Areas under the Threat of Cattle Rustling in Nigeria[J]. Geo Journal,2023,88(1):1-16.

[28] KHALID M S. ICT in Education:Secondary Techn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e Centere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in Rural Bangladesh[C]//Proceedings of 5th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INTED2011),Valencia,Spain,2011:1126-1134.

[29] ISA A H. Effectiveness of Life Skill Training towards Improvement of Self-Business of Society[C]//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Science Educators and Teachers(ICSET 2017),Paris:Atlantis Press,2017:369-373.

[30] SANJAYA R D,PRASETYO I. Vocational Life Skill Education in Tourist Village as Efforts to Realize Communities' Disaster Awareness[J]. KnE Social Sciences,2019:537-545.

[31] V?SQUEZ P,G?MEZ E,GALLEGO V,et al. Integrating Gender Equity in Vocational Studies to Transform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Towards Green and Inclusive Businesses[J]. Europea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22,11(4):141-141.

[32] KNOTT S. Working Class,Middle class,Upper class,Evening class:Supplementary Education and Craft instruction,1889—1939[J]. The Journal of Modern Craft,2014,7(1):7-32.

[33] SHESHADRI S,PRADEEP A,CHANDRAN M. Towards Gender Inclusive Skill Development in Rural India:Factors that Inhibit and Facilitate Skill Women's Enrolment in Vocational Training[J]. Environment-Behaviour Proceedings Journal,2021,6(SI4):239-243.

[34]MBAMBA C R,AMPONSAH E B,YEBOAA P A,et al. Parents' Reflections on Child Trafficking Mitigation Mechanisms in Trafficking Hotspot Communities[J]. Global Crime,2023,24(1):1-14.

[35] FALOLA A,MUKAILA R,AKANBI S U O,et al. Youths' Contribution to Household Welfare in Rural Areas[J]. Canadian Journal of Family and Youth(Le Journal Canadien de Famille et de la Jeunesse),2023,15(3):84-99.

[36] KIMKONG H,PROMPHAKPING B,HUDSON H,et al. Income Diversification and Household Well-being:Case Study of the Rural Framing Communities of Tang Krasang and Trapang Trabek in Stung Chreybak,Kampong Chhnang,Cambodia[J]. Sustainability,2023,15(14):11106.

[37] GUL A,AHMAD S,ALI A,et al. Determinants of the Outcomes of a Household's Decision Concerning Child Labor or Child Schooling[J].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2023,16(6):2449-2473.

[38]孫小会,沈亚强.近3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分析[J].职教通讯,2013(4):70-72,76.

[责任编辑   贺文瑾]

Foreign Research 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ess, Themes and Hotspots

——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WOS

WU Lan, XU Chenyu, HOU Gaili

Abstract: Using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as the research sample source, 248 foreig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literature from 1962 to present were selected.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was used as the main method, supplemented by content analysis. HistCite and CiteSpace software were used to visual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themes and hotspot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main research topics in foreig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namely the study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s, practical research 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s, as well as five research hotspots, namely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rural med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empower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ural labor quality training,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special groups, and cross departmental cooperation. On this basi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trengthen research 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trengthening empirical research; strengthening research on innovative models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research on how new technologies can empow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equity i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ng with multiple departmen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bibliometric method; knowledge graph; visual analysis

猜你喜欢
农村职业教育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