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身体意蕴及省思

2024-04-15 00:03袁圣洁李前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劳动身体评价

袁圣洁,李前进

(1.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劳动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内容清晰、逻辑紧密,使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由此可见,创新劳动教育体系、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身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许多关于身体隐而不显的著名论断,为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遵循。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聚焦劳动教育的身体意蕴,省思当前劳动教育的身体之困,并探索破除身体之困的遵循原则和路径。

一、劳动教育中内含的身体意蕴

“劳动教育作为劳动实践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实践性教育,是学生身心合一地嵌入其中,由身体—心智—环境同构而成的教育活动,体现着学生身体与心智动态性的耦合统一。”[1]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本质解构,发现其中蕴藏的身体健康发展意蕴。

(一)身体的结构和知觉作用着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教育对象的身体是劳动教育开展的先决条件。身体结构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教育的内容选择。身体是实现认知活动的基础,要尊重教育对象的身体选择,依据身体的生理结构特点和教育对象身体的自由选择来确定教育的内容和对象。身体的知觉是接触和感知世界的起点。人通过身体知觉认识世界、感知他人,获得相应的劳动认知,并在劳动情境的作用下生成劳动情感和价值观。因此,劳动教育要以身体的知觉为起点和依据,形成劳动教育的基本形式,建构劳动教育的基本场域。

其一,建立身心参与的劳动教育形式。劳动教育要依照教育对象身心感知和个体体认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身体知觉的作用,将直观教授、亲身实践和合作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个人感知和体验,进而形成身心共育的劳动教育形式。其二,创设身心参与的劳动教育场域。“知觉就是人与世界接触和交往的最基本的方式。”[2]身体是知觉的主体,“身体知觉场即是由主体、他人和世界所构成的一个动态性的整体场域”[1]。它不仅为个体知觉活动提供场所,而且影响和作用着个体知觉活动的发生。这要求劳动教育场域的建设要真正实现身心的共同参与,将教育对象的身体从封闭和狭隘的空间中解放出来,回归到最本真的身体中去,以获得身体的完整性体验。劳动教育的情境设立需要以教育对象获得自主的劳动体验为起点,以建立一个多样开放的情境式劳动体验平台为目的。通过多元的劳动场域,充分调动人的身体知觉,实现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有效联结和统一。劳动教育的情境设立,彻底打破了教育对象认知过程中仅存在于理论层面活动的困境,将其还原为主体身体知觉的结果。基于教育对象的知觉所展开的劳动教育和创立的劳动场域,使教育对象通过身体语言和身体感知与他人进行持续不断的交流互动和情感共鸣,建立起个人与他人、世界间联系的桥梁,推动客观和主观世界的有效融合,实现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依据教育对象的身体认知和经验等构建动态性、整体性的劳动教育场域,充分调动和发挥身体知觉的重要作用。

(二)身体的需要影响着劳动教育的目的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利益的主要途径。就劳动教育而言,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此处的“人”是指身体、心灵、精神和意志的统一体,因而人的本质需要也可以称为“身体的需要”。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心智、精神和意志等均得到解放,体力和脑力均在身体实践之中得到发展,通过自我确证实现身心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因此,劳动教育要始终将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自身的必然旨归。

其一,劳动教育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这是人身体最基本的需要。“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4]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手、脑、心等身体感官,实现身心一体化投入,锻炼运动技能的协调与配合,促进教育对象在劳动情境中锻炼身体机能,提高身体能力,强健教育对象的体魄。其二,劳动教育要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身体不仅是自然的躯体,也是社会化的身体。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身体的需要凸显出社会化和现实性的特点。劳动教育通过劳动实践建立起身体与认知对象的联结,促使教育对象语言的生成、认知和心智的成熟,从而习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经验。在劳动活动的作用下,教育对象的器官得到进化、语言逐渐生成、大脑不断发育,为认知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后,劳动教育通过设置情境,让教育对象充分调动身体感知,与外界情境产生互动,以此产生的身体经验反映在人的大脑之中,最终内化为人的完全认知,实现心智和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劳动教育的开展始终以实现教育对象身心合一为目标。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一方面将教育对象的身体作为感知外部的媒介,使其从抽象的理论中脱离出来;另一方面,它将身体置身于真实的劳动场域中,充分调动身体的知觉,以身体力行感受劳动的辛苦,培养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形成公民道德观。在劳动教育的作用下,教育对象的身体机能、心理品质和精神意志不断完善,实现教育对象身心的协同发展。

(三)身体的素养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效果

身体素养主要包括身体能力、情感体验、身体行为、认知能力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身体能力是基石,情感体验是内在效应器,身体行为是根本,认知能力是基础。其中,身体行为是其他三要素的综合表现形式。身体素养的养成和发展是体现教育成果的最佳依据。而对劳动教育而言,教育对象的劳动素养便是其效果评判的根本标准。根据身心发展规律和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将劳动素养分为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方面。

其一,扎实的劳动能力是基础。劳动能力包括劳动知识的储备、劳动技能的运用、劳动创新的水平等。良好的劳动能力是劳动精神与劳动习惯形成的坚实基础。首先,需要掌握丰富专业且具有体系的劳动知识,包括劳动的起源、发展和意义等理论和实践知识。其次,需要具备熟练且稳定的劳动技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能够熟练地运用劳动工具并在独立或合作的状态下完成劳动项目,养成基本的生活技能等。最后,需要形成创造的能力。在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对劳动工具进行改造、对劳动效率进行优化,实现劳动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其二,正确的劳动观念是重心。劳动观念是指教育对象“劳动意识、劳动思想和劳动态度的表达”[5]。劳动观念的培养效果具体表现为教育对象在劳动实践、体力付出中形成劳动平等、劳动光荣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自我实现等意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基础。其三,崇高的劳动精神是核心。劳动精神是指教育对象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认知的凝练与升华,对劳动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劳动教育要促进教育对象逐步形成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为其在劳动活动中克服困难、自立自强、乐于奉献提供动力源泉。其四,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关键。“劳动习惯和品质主要包括劳动自主、劳动诚信、劳动责任。”[5]劳动教育要促使教育对象具备自觉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主动劳动的习惯,在劳动活动中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以及勇于承担的劳动责任感,为自身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实现提供重要途径。

二、劳动教育的身体回归与身体之困

身体作为劳动之本,在劳动教育中逐渐回归。劳动教育对身体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当前依旧存在身体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

(一)劳动教育的身体回归

随着劳动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对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做出了系统的安排,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马克思身体理论这一视角来看,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逐渐关注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身体的情境构建和重视身体的动态发展。

1. 劳动教育逐渐关注身心的全面发展

随着对身体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身体在劳动教育中逐渐回归,不仅强调对劳动认知的培育,也更加关注对劳动情感和劳动行为的塑造。身体与个体、环境和社会相交互,身体的结构、感知觉和状态也开始得到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逐渐得到重视,使劳动教育承担起培养劳动价值观和提高劳动技能的双重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出现了一系列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弱化的现象,例如个人自理能力较差,就业取向理想化、消费习惯超前化等,从而导致劳动作用弱化。通过劳动实践调动人的身体参与,塑造人的劳动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劳动意识,进而外化为自觉的劳动行为和习惯。随着劳动教育逐渐被认同和重视,人们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理念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对劳动教育价值和意义的了解不断加深。通过劳动教育理论的教授和劳动活动的实践,增加人的身体参与感,发挥主体能动性,实现身心共生、身心合一的良好状态。由此可见,当前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培养,而是五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这说明劳动教育开始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

2. 劳动教育逐渐注重身体的情境构建

身体与世界的互动生成人的直接经验,而劳动教育以人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在实际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构建。也正是身体与世界、他人的交流,使身体与情境融为一体,不断的身体交流形成新的情境,而情境的变化又使身体形成新的样态,也正是情境将身体与时间、空间、世界现象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通过身体与劳动情境产生联系,身体感官得到调动,身体认知和情感不断丰富,身体行为得以锻炼培养。换言之,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和劳动行为根植于情境。因此,劳动教育通过多途径构建真实的劳动情境,关注受教育者的实践体验和真实表达。但需要明确的是,身临其境就是要强调完整身体的在场,因为身体既是劳动实践的物质基础,也是劳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只有再现完整的身体,才能实现身体与情境的交流。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6]第一,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方面,当前的劳动教育设立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在一定的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劳动教育模块,采用线下课堂、网上教学搭配相应的劳动实践等形式进行讲授。第二,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在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方面,积极渗透劳动相关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第三,积极组织劳动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个人卫生、内务整理等生活性劳动;校园志愿服务、扶贫支教等服务性劳动;勤工助学等生产性劳动;创新创业等创新性劳动。第四,加强劳动文化建设,主要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着手。在物质文化方面,充分利用校史馆、宣传栏等展示劳动教育相关的标语或口号。在精神文化方面,充分利用公益讲座、校园广播、网络平台等宣传劳动模范、优秀教师等个人先进事迹。在制度文化方面,制定劳动和劳动教育相关的政策。

3. 劳动教育逐渐重视身体的动态发展

身体的形态、感官和行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对身体的评价不能仅仅关注静态产物,还需要运用动态的视角去全面评价整个发展过程。而进行评价需要明晰劳动教育的目标,以此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劳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包括劳动的价值观(态度)、劳动的知识与能力等维度”[7]。其中,劳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的水平高低较为外化,能够采用量化的评价方式,但是劳动价值观较为抽象且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需要将其转化为显性的身体行为进行把握。因此,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要丰富广泛,并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劳动态度。就评价方法而言,既要采用量化评价方式来考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感等劳动素养的生成情况。在评价主体上,要始终坚持多元性主体,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虽然当前劳动教育的评价形式还是以提交劳动实践报告为主,但是日常表现也逐渐成为重要的考察指标之一。此外,也开始采用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评价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劳动教育的评价需要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这样劳动评价才能真正发挥指引作用。

(二)劳动教育的身体之困

劳动教育追求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这是劳动教育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反观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身体困境:劳动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劳动教育内容的浅层化、劳动教育实施的限制化、劳动教育评价的形式化,也进一步导致身体不断被弱化、被割裂、被围困、被遮蔽,在劳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式微。

1. 劳动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导致身体被弱化

“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提升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8]然而,当前的劳动教育目标呈现出较强的工具化表征,导致劳动教育目标设定存在工具理性色彩。

在工具理性下,劳动教育强调学生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掌握,意将学生造就成预设目标中的某一类人,这只是一种虚构。正是这种重功利、求效率的价值选择,导致劳动教育只关注劳动的知识传授与吸收,而忽视了学生身体体验和身体发展,这导致身心分离状况尤为明显。具体而言,劳动教育目标的工具化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心灵的培育,却忽视了身体的体验,由此走向了两个极端。其一是有劳无育,就是将劳动当作简单的体力劳动。劳动教育成为惩罚不良习惯,改正学习态度的手段,教育范围也囿于农业活动。这不仅曲解了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也消解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其二是有育无劳,就是将劳动作为心智训练和技能学习的途径。这虽然承认身体的参与,但是忽视了身体的经验获得和身体价值观的塑造。劳动教育目标的关注点是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这就说明心智的发展远大于身体的成长,这样身心分离的价值导向难以促使劳动教育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

2. 劳动教育内容的浅层化导致身体被割裂

劳动教育内容应将身体参与作为内容选择的核心参考,给予身体应有的重视和肯定。当前,劳动教育内容呈现出浅层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容来源单一,内容关联不强。

第一,劳动教育内容的来源单一。劳动教育资源来源的多元化能够推动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发展。当前,劳动教育的内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发放的参考资料为主。这阻挡了校外资源的进入,导致教育内容选择的片面性。与此同时,根据相关政策进行内容设置和教授,忽视了学生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等重要资源的利用。这导致教师选择自主性降低,无法根据学校的独特优势和学生的身体特点进行合理的内容定位,缺乏相应的灵活性、准确性。

第二,劳动教育内容的关联不强。从横向上看,劳动教育内容范围广但深度不够。当前,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公益性劳动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这些劳动内容并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每一部分都是独立的个体单元,彼此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结,从而无法统合为系统。加之内容深度不够,过度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而缺少统一的价值核心。从纵向上看,劳动教育内容学段链接缺乏且纵深挖掘不够。当前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处于独立管理的状态,导致劳动教育内容“无论是在知识逻辑、技术逻辑还是价值认知逻辑上都缺乏对应的衔接”[9]。

3. 劳动教育实施的限制化导致身体被围困

劳动教育实施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要与社会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等密切配合,以发挥其综合育人的全息功能。然而,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出现了身体被围困的局面,具体表现为劳动教育对身体的限制。

劳动教育对身体自由的限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为客观因素,譬如时空层面的制约。就时间维度而言,劳动教育的实施被教学时间所禁锢,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劳动活动,身体体验在劳动实践中逐渐消失。劳动教育的实施是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的,因此时间较为固定,并以此为依据将教育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然而,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在每一环节上所花费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过度的时间设定并不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只会导致学生劳动体验的不深入。就空间维度而言,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环境封闭。身体是一个开放系统,始终与外在环境存在一定的联系。当前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多在校内举行且空间相对封闭。虽然职业院校开设了一定的劳动基地、试验田等实施场地,但都集中于校内、课堂上,很少在校外展开。即便是能够进行一定的户外劳动教育,也多是以观察为主,动手操作较少。封闭的课堂环境无法营造真实的劳动情境,限制了劳动体验获得的真实性和情境性,缺乏身体与环境的交流。这就形成了一种上对下,主对客的师生关系,缺乏身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其二,与不同场域劳动教育的割裂。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劳动活动,而当前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劳动教育的社会性弱化。劳动教育被简单等同于学校劳动教育,家庭、社会、学校的劳动教育联通性被割裂。

另一个方面是主观层面,譬如活动设计、任务规划和教育方法的限制。教育者以自身意愿规划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掌控权和自我表达权,贬低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安排的地位。教育者凭借自身的知识权力地位对受教育者身体进行随意支配,难免会弱化学生的身体感受和体验,阻碍其身体自由全面的发展,使其陷入被驯化的危机。教育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身体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当前的劳动教育形式包括课堂教授和实践、课堂教授,现场实践、现场教授和实践等,其中前两种的使用率较高,但第一种将学生身体完全禁锢于课堂之中,将其视为被动接收知识、机械进行劳作的个体;第二种将理论和实践分开,身体单纯成为执行机器。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组织形式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4. 劳动教育评价的形式化导致身体被遮蔽

劳动教育评价要以劳动素养的发展情况为根本标准,注重运用多元评价手段,关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身体体验和形成的身体行为。但是,评价理念、评价标准等因素导致劳动教育的评价形式化明显突出,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两方面。这是对身体体验的忽略,也是对身体感受的淡漠。

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过度关注劳动成果,而忽视劳动体验。对于劳动教育的评价不能以单纯的劳动成果为标准,而是要注重身体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然而,当前的劳动教育评价强调“静态内容”而忽视“动态内容”。将劳动成果和次数作为评价的内容,并作为衡量学生劳动参与度和劳动效果的条件,这些量化的劳动行为和静态的劳动成果严重缺少对劳动过程中体验的反映。这与评价的初衷相背离,也与育人导向不相符,既损害评价的严肃性,又导致学生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倾向“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作为判定学生能力高低的主要方式,这会导致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被遗忘,缺少过程性的观察会忽视学生的进步,无法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劳动教育偏向关注“能力主体”而弱化强调“道德主体”,也会阻碍劳动过程中学生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的形成。

劳动教育的评价形式以他评为主,评价主体单一,压抑劳动主体的表达。多元的评价主体代表着多元的评价标准,只有多方参与其中,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劳动素养情况。当前,劳动教育的主要评价主体为教师,学生自评形式运用较少。这导致学生的意见被忽视、表达的机会被剥夺。然而,过分强调他评的客观性,却忽视自评的重要性,这也会导致劳动教育评价只流于表面。

三、劳动教育的身体突破

面对劳动教育依旧存在的诸多“离身”问题,解决劳动教育的身体之困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遵循身心整体性发展原则、身体主体性导向原则和身体空间多维性拓展原则,为破解劳动教育的离身之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破解劳动教育身体之困的原则遵循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正确的原则,以保证其建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摆脱劳动教育的身体困境要坚持身心整体性发展的原则、坚持身体主体性导向的原则、坚持身体空间多维性拓展的原则,真正实现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1. 坚持身心整体性发展

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掌握丰富的劳动知识和熟练的劳动技能,还具备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时代建设者。这就要求劳动教育既关注学生的内心发展,也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参与,换言之就是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效统一。要始终坚持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劳动理论教育。劳动理论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根本指导和主要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劳动的内涵、意义等,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认同,以便其更好地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劳动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理论传输,必须与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学生只有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身体的参与,收获身体的感受,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不能过分关注劳动教育的成果而忽视劳动教育的过程和过程中的收获,不能过分追求理论学习成果而忽视实践过程中的身体感受和身体体验,更要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以此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掌握和分析。

2. 坚持身体主体性导向

正确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坚持身体主体性导向的原则既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教育目的。“主体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10]对于劳动教育而言,要充分发挥学生身体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劳动积极性,才能达到自觉劳动的目标,不断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真正实现人的本质。需要强调的是,劳动教育并非只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化、职业化的劳动技能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通过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实践去激发学生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发展的本能。而这些本能既能充分发挥身体的主体能动性,也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3. 坚持身体空间多维性拓展

劳动教育拓展身体空间指的是“将学生的身体从封闭的、抽象的、狭窄的思维空间和物理空间中解放出来,回到学生原初的身体知觉中,即身体获得完整性体验于世界与环境中,它强调的是以学生自由自主的劳动体验为基本原则,为学生创设一个集概念与意义、情感与交流、活动与情境融为一体的开放、多样、情境式的劳动体验平台”[1]。这离不开自身体系的系统性,也离不开外部力量的协同性。劳动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由科学的教育目标、多元的教育内容、实际的实施法案、合理的评价标准构成。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需要使内部各组成部分密切结合,以发挥出最大效用。与此同时,劳动教育也要处理好外部关系,一方面与其他课程或活动之间进行协同,另一方面也要与社会和家庭融合形成共育合力,形成协同育人的生动局面。

(二)破解劳动教育身体之困的路径探析

破除劳动教育身体之困是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鉴于以上问题,本文从劳动教育观、组织机制、身体空间、基础保障四个方面入手,为摆脱劳动教育的身体之困寻找出路。

1. 树立身心一体的劳动教育观

解决劳动教育的身体困境,首先就是要树立身心一体的劳动教育观。教育对身体的态度也反映出对人的态度。因此,要确立整体的身体发展观,这是树立身心一体的劳动教育观、培养完整的人的前提和基础。正确对待身心的关系,身体与心灵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夸大任何一方的作用的观点都是对身心关系的误解,灵魂必须寄居于身体而存在,身体离开心灵加持也只是一个空空的躯体。身体与心灵本身就是统一的。“灵”寓于“身”之中,“灵”也塑造“身”。与此同时,更要摒弃身体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纯粹物质存在的观点。在马克思关于身体理论中就充分展现了身体蕴含的魅力。作为自然和感性存在的“自然人”,身体具有相应的生理性,在此基础上人的身体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有接触和感受外界的自然感知,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具有主动性和感受性。作为社会和关系存在的“社会人”,人能够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身体来确认和构建有效的社会关系。因此,无法摒弃身体去讨论人的发展。只有让身体回归,充分考虑身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发现身体蕴含的教育意味,才能让其重新恢复活力。

2. 完善劳动教育的长效化组织机制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制度基础,更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构建劳动教育长效化组织机制是摆脱劳动教育身体困境的重要抓手。劳动教育的组织机制主要包括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一是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配置相关教材和场地,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课堂作用,使劳动教育内容逐渐丰富、有体系,主题导向逐渐明确,全息育人功能逐渐发挥。其次,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清晰其定位,实现教育内容、形式和方式的深化,既注重外在形式也注重内在实效,不断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其劳动能力。二是构建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进行有效评价的良好条件。“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其综合性和发展性。”[11]首先,要保证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当前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而,劳动教育评价要始终围绕目标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要关注身体的知识获得、技能提升,也要关注身体在劳动中的体验、感受和形成的价值观等因素。其次,要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方式和要求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劳动教育评价标准也要有所差异。劳动教育评价要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和教育的特征,设定符合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而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评价标准,丧失自身的特点,失去评价的针对性。最后,要运用动态性的评价方式。劳动教育的评价不仅要采用实践报告类的文本化方式或是实践成果类的实物化方式,还要及时捕捉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全面掌握学生的劳动成效,实现身心共同发展。三是构建系统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详实的管理方案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条件。要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设计相应的顶层设计,使劳动教育的开展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劳动教育需要专门的管理团队,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有利于对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和监督。此外,劳动教育各部门的责任主体也要不断明确,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3. 综合拓展劳动教育的身体空间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各个因素相互交织而生成的,因此劳动教育需要在多重场域中实现身体空间的延展,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一,在文化场域培养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劳动教育要扎根具体的文化场域中,积极培养学生辛勤劳动的良好品质。首先,积极创建课堂教育情境。要重视情境对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和劳动行为的激发作用。教育者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有趣的故事、图片或是事物,运用丰富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播放视频音频等方法,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劳动教育情境中,使其充分感受劳动文化的魅力,激发其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觉。其次,积极营造校园教育环境。人的认知信息来自个体生活的环境,只有在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交织过程中才能生成人的认知。因此,要重视环境的塑造作用,让劳动教育贴近生活。一方面,学校要强化校园劳动文化,建立劳动相关的社团或兴趣小组,在相应节日开展劳动相关的活动,组织多样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邀请劳动模范或者榜样人物走进校园,以此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完善校园劳动设施,开辟劳动农场、开设劳动教育教室等,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再次,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劳动的发展历史、体会劳动活动的艰辛、感受劳动者的美丽,进而学习优秀的劳动精神。另外,开发当地具有特色的劳动文化,例如徽商文化、晋商文化等。参观老字号商铺或者邀请成功企业家讲述创业历程,以此弘扬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最后,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建立主题教育网站,在人民网、学习强国、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劳动文化栏目,定时发布一些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生平事迹,使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发展。与此同时,要创作与劳动相关的文艺作品,让学生在视觉、听觉、感觉等综合感官的作用中汲取劳动文化的滋养。

其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的狭隘理解已被取代,劳动教育不再囿于有限且封闭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格局中。数字化时代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劳动者具备相应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其具备自主意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劳动教育要注重创客思维,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背景下的先进技术,为数字化时代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而服务。首先,引进先进技术,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例如引进Scratch编程课程或STEM课程、创客课程等,使内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又培育学生的劳动创新思维。其次,利用先进技术,创新劳动教育方式。通过运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例如引进VR技术、虚拟劳动情境等,打破劳动教育的空间限制,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的教育环境,使其更好地获得身体体验。与此同时,还可以创立劳动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全国高校共享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要力求“活化”科技,以精益求精的理念为指引,积极引导学生在现代科技领域中不断探索,实现虚拟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的有机结合[12]。

4. 加强劳动教育的基础保障

劳动教育保障也就是劳动教育开展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劳动教育师资质量、资金和安全保障。一是提高劳动教育师资质量。师资是影响劳动教育开展和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要不断增加劳动教育的教师配备。和其他主科教师相比,劳动教育教师的岗位在职业评定、评优评先方面存在差别,因此要逐渐缩小差距,以提高劳动教育岗位的吸引力。另外通过内育外引,鼓励思政教师、创新创业教师等成为复合型劳动教育教师,将劳动模范等聘请为兼职教师,为形成一支稳定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奠定基础。其次,要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教师质量。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发展态势和前沿知识、掌握劳动教育教授形式的能力。最后,根据教师教学需要和自身发展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形成一支高质量的劳动教育队伍提供资源。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资金和安全保障。劳动教育的场地建设、人员配备、教师培训、劳动教育器材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这样才能平稳地运转。因此,要为劳动教育设置专门的资金,这样才能够为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劳动教育资源和条件的充实奠定物质条件。必要的安全保障是劳动教育开展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支撑,对学生初步具备职业安全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13]学生的身心安全是参与劳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在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方面,学校要制定相关安全手册和应急预案,不断进行劳动安全教育,以此提升师生的劳动安全意识。与此同时,要定期对劳动实践活动进行摸排和评估,保证劳动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购买校方责任险。

四、结语

突破劳动教育身体之困是此次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鉴于以上问题的阐释,本文主要从劳动教育观、组织机制、身体空间、基础保障四个方面入手,目的是不断增强劳动教育的身体参与度,培养身心合一的完整的人;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身体主动性,培育身体力行的自觉的人;综合拓展劳动教育的身体空间,以社会实践锻炼为途径,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14]。

重拾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中身体的关注度,有利于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任务、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为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更是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劳动身体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热爱劳动
我de身体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