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研究

2024-04-15 09:23梁美恩
种子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布局大豆

梁美恩

(桂平市社坡镇农业农村中心,广西 贵港 537206)

传统的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尤其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1],有望提高农产品产量,减少农业生产的环境压力。

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模式,将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一种互补和协同的种植方式[2]。桂平市积极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传统间套种、耕种收机械化等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总结已有的玉米间套种、大豆间套种模式,推进实现技术轻简化和生产机械化,尽可能实现技术模式相对统一[3]。玉米和大豆的组合是该技术模式的核心特点。这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养分需求和根系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使二者可以有效地相互协同生长。玉米茎秆较高,为大豆提供了稳定的支撑,防止大豆植株倒伏。大豆根部有大量根瘤菌,起到固氮作用,可以帮助增加土壤中N 元素含量,从而提高了玉米的生长效率[4]。这种互补性有助于优化土地的利用,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此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还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传播。由于玉米和大豆交错种植,病虫害在不同作物之间的传播受到限制,减少了害虫和病原体的扩散,这意味着农民可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生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还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质量。大豆根系有助于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有助于维护土壤的可持续性和提高土地的长期产能。

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旨在通过巧妙设计种植结构,充分发挥两者间的协同效应,实现增产增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包括春种复合间种、夏种倒茬复合套种和夏季复合间种3 种模式。

1)春种复合间种模式是将春玉米与春大豆相结合,以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方式,通过合理设置行距、株距和密度,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该模式推荐“2+3”模式,即2 行玉米带搭配3 行大豆带。该模式优化了田间布局,提高了种植密度,进一步提升了产量,适用于后轮距为120 cm 的拖拉机,实现了机械化播种。

2)夏种倒茬复合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春玉米成熟前的时机,在玉米间隙中抢播多行夏大豆,形成了大豆、玉米的套种模式[5]。同时,对于原春大豆区域,采取适当增加密度的方式,实现了秋玉米与夏大豆套种。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壤和气候条件,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夏季复合间种模式以秋玉米和夏大豆为主要种植对象,同样通过优化行距、株距和密度,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提高了产量。采取“2+3”模式,有效平衡了玉米和大豆的种植结构,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该模式适应不同季节的种植需求,实现了全年的高效种植。

综合而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合理的种植布局,充分发挥了玉米和大豆之间的协同优势,实现了增产不减收的目标[6]。同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代表了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土壤改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等。该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对于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具有积极意义。

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应用

2.1 合理选择和搭配品种

合理选择和搭配品种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成功应用的关键要点之一。在该种植模式下,选择相互配合生长的玉米和大豆品种,以最大化产量、优化资源利用、降低风险,是确保种植取得成功的基础。

1)品种选择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对气温、湿度和土壤类型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例如,玉米选用紧凑型、半紧凑型、耐旱、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春大豆选择早熟、抗倒、耐阴性强且宜机收的高产品种,夏大豆选择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抗病性强、耐阴且宜机收的高产品种。在温暖的气候下,选择具有耐高温的玉米和大豆品种可以降低生长期间的应激风险。

2)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周期需要相互匹配,以确保二者在同一农田中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大豆的生长周期较短,通常在玉米种植前后,以避免两种作物在生长期间相互竞争。协调两种作物的种植时间对于最大化产量至关重要。品种搭配也需要考虑二者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需求。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玉米茎秆较高,可以为大豆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止大豆植株倒伏。因此,选择既适应交错种植又不会相互遮挡光线的品种,对于确保两种作物生长非常重要。除了生长周期和生长高度外,对养分的需求也需要相互协调。大豆有豆荚,可以固定大气中的N 元素,可以为玉米提供养分,这种互补性有助于优化土壤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对化学肥料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实际的应用中,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玉米和大豆品种。试验和观察不同品种,以了解玉米、大豆生长表现和互补性。桂平市社坡镇玉米和大豆品种的选种条件如表1 所示。

表1 玉米大豆选种条件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和搭配品种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成功应用的基础。通过综合考虑气候、土壤、生长周期、生长高度和养分需求等因素,农民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品种,以确保农田生产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的目标。该种植技术模式的成功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还有助于减少生态环境的负担,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2 精确设计带状布局

精确设计带状布局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布局设计不仅涉及如何将玉米和大豆种植在同一块农田中,还需要考虑到种植带状的宽度、行列间距、地形和土壤条件等因素。使用该种植技术,玉米和大豆交错种植在同一块农田上,形成了带状的布局。该设计的优点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这两种作物之间的互补性,可以提高产量并优化资源利用。

1)确定带状宽度是布局设计的核心之一。带状宽度需要根据玉米和大豆植株的生长习性来合理设定。一般来说,玉米的茎秆较高,需要更宽的带状来确保足够的生长空间,以防止大豆被遮挡。这样的布局有助于为大豆提供支撑,防止大豆植株倒伏。精确设定带状宽度有助于维持这两种作物之间的平衡,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了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行列间距的设置同样重要。行列间距需要考虑田间管理的需求,包括机械作业、农药喷洒和灌溉等。适当的行列间距可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确保农田内的各项农业活动顺利进行。此外,行列间距还影响了田间的通风和水分分布,对维持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至关重要。另外,地形和土壤条件也需要纳入布局设计考虑因素中。不同地形和土壤类型需要不同的布局策略。在坡地或有排水问题的地区,需要根据地形的坡度调整带状布局设计,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分积聚。

2)带状布局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农民应密切关注田地的状况,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布局效果最佳。这包括重新设置带状宽度、调整行列间距或采取其他管理措施,以适应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需求。

以桂平市社坡镇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例,采用了创新的“2+3”模式,即“2 行玉米+3 行大豆”。布局以2.4 m 为单位,巧妙地交错种植玉米和大豆,玉米行距40 cm,大豆行距30 cm,行间距70 cm。利用40 cm 宽的沟(含边坡),玉米距离沟边20 cm,大豆最边2 行距离沟边10 cm。玉米株距16~18 cm,每穴播种1~2 粒,定植1 株,种植密度为46 320~52 110 株/hm2,与单作密度相当。大豆穴距约15 cm,每穴播种2~3 粒,种植密度超过16.65 万株/hm2。这种精心设计的种植方案充分利用了土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不同地块中,地形和土壤条件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的农田中,需要根据地形的坡度和土壤质地来调整带状复合种植的布局,以确保土壤保持水分和排水的有效性。社坡镇3 个地块的布局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社坡镇3 个地块的布局情况

综上,精确的带状布局设计是确保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成功应用的关键条件之一。通过充分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带状宽度、行列间距、地形和土壤条件等,农民可以实现最佳的种植布局,提高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从而取得丰收并保护生态环境。

2.3 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是现代农业的核心,涵盖了土壤管理、作物管理、水资源管理和病虫害管理等多个领域,旨在实现农业生产高产、高效、可持续性。科学的田间管理需要农民与农业专家合作,使用现代技术和数据分析来不断改进管理方法,适应不同地区和气象条件下的需求,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还有助于保护土地和水资源,保证生态平衡。

土壤管理是田间管理的第1 步,即农民通过土壤测试和分析,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和pH 值,以确定合适的施肥计划。保持和增加有机质是关键,通过留存植物残渣、施用有机肥料以及采用合适的耕作方式,有机质含量得以维持或提高。这不仅有助于土壤保水和养分供应,还改善了土壤结构。

作物管理是田间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至关重要,应考虑品种的抗性、生长周期和产量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资源。密度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合理设置种植密度,以确保作物都能获得足够的光照、养分和水分。此外,应及时播种,确保其充分发挥潜力。

在土壤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做好灌溉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一般来说,农民会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制订灌溉计划,以避免浪费水资源和土壤盐碱化。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或喷灌,可以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水资源浪费。

病虫害管理也是科学田间管理的一部分。及时监测和预防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农民需要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如轮作、清理田间杂草和利用害虫天敌等,以减少害虫和病菌传播。科学的田间管理也包括谨慎使用化学农药,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或使用有益微生物,也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更可持续地防治病虫害。

总之,科学的田间管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土壤管理、作物管理、水资源管理和病虫害管理为核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践,实现农业生产高产、高效、可持续,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代表了农业生产的未来方向,有望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以不断完善该种植模式。希望研究能够为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支持,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布局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无花果田间管理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