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依据、鲜明特征与推进策略

2024-04-16 09:39葛永钧
理论与当代 2024年1期
关键词:共生现代化理念

葛永钧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基础上在理論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既体现了对中国百年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传承,又展现出强烈的新时代特色,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在资本逻辑下的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中,自然完全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体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是人对自然的征服,是自然及人本身对某种理性的强制力量的屈从。这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为代价的掠夺性现代化,显然与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相悖,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相悖,与我国坚持人民立场的治国原则相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而,新时代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发展理念,是深度结合我国发展实际、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创造性结合的现代化,符合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普遍追求和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期待。党的二十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上升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厘清其理论依据、鲜明特征,对于深入把握这一生态理念的推进策略具有关键意义。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发端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既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创新的历史过程,又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弘扬复兴的过程。中华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智慧,是我国古代人民历经数千年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被实践反复验证且行之有效的思想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与文化底蕴。其中,和合自然观是我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佛家等文化流派相互碰撞、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后形成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集中体现。“和”为万物和谐而不相害,“合”为两物相合而彼此融洽,“和合”构成了我国古代人民处理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态度与高尚境界。《礼记·中庸》这样描绘和合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万事万物都应适中且有节度,并遵循天下共同的法度。最终,达到中和的境界时,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我们今天构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端于我国古代传统生态文化,又结合了我国当前发展的具体情境。从历史文化演进上看,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主张“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具体到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儒家一贯坚持适度利用、克己节制的思想。“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说的是:上天何尝有言语呢?四季运行在那里,万物生长在那里。这句话阐明了天地四时运行的法则与山川水土流转的规律,表达了儒家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敬畏。“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说的是:(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只用箭射飞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以此表达孔子遵循自然规律,适度捕捞与适度涉猎的克己节制态度。

以老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道家以“道”为核心,强调“自然之道”,返璞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在论述人、地、天之间的关系时,老子强调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人们依据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老子以此表达将天、地、人统一起来的道,因循自然规律达致“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道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将“道”的哲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说的是:天、地、人是同等且共生共存的,万物与我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庄子进一步阐明,天、地、人之间应当遵循其本身而自由发展,规劝人要戒除不必要的欲望,免除物我之间的差别,按照自然本来的规律,顺应自然并与之融为和谐的一体。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内嵌于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理念的第二个理论依据。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类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与自然之间存在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应当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换言之,人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一方面,依靠自然界获取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资料为人维持生命提供了可能。人在获取自然给予的各种生活资料的过程中与自然发生持续的交互关系,这种交互关系建立于人类社会活动之中。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人与自然在社会活动中实现了本质的统一。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应当是异己的、二元对立的关系,自然也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单纯的无机界。尽管自然还保持其物质性,但自然就其本身而言,是人维持基本生命体存活的无机身体。因而,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相互生成的有机整体。

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物质性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而,人本身并不应当同自然以及自然界的其他物质相矛盾,更不应当成为自然规律的破坏者。另一方面,人持续不断地改造自然使之人化,并且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出现了马克思辩证自然观和资本逻辑下的自然观分野。马克思主张,人利用日益发展的生产力,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维持人与自然之间张力的弹性。即在利用自然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上也维护自然生态的持久运行。在资本逻辑下,人利用日益提升的生产力对自然进行最彻底、最野蛮地掠夺。人日益从与自然相互生成的和谐关系中跳脱,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力量,在极度破坏自然规律的掠夺中失去自然这个无机身体,失去人类生存的最基础的物质资料源泉。

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证明,资本逻辑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扭曲的关系。人需要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和手段。人作为物质性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社会化的人应当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张力,只有这样人才能够在解放自然的进程中也解放人类本身。按照马克思的意见,人与自然之间应当维持这样一种和谐:“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显而易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遵循了人与自然是相互生成的有机整体这个历史规律,是内嵌于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的。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将保护生态环境置于同发展生产力一样的高度。以生命共同体为理念先导,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指引,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战略设计,以绿色发展为实现路径,以环境治理体系为可靠保障,构建了中国式生态文明体系。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掠夺式现代化的超越

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西方传统现代化,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为代价的掠夺性现代化。其奉行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导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以及综合性生态危机频发。实际上,西方传统现代化主要受到机械自然观的影响,在这种机械自然观中,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完全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体对象。所谓人与自然的统一,不过是人对自然的征服,是自然及人本身对某种理性的强制力量的屈从。人与自然作为一对对抗性要素,在理论上,人或是处于绝对顺从和被动的地位,以自然的附属物而存在;或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将自然作为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在实践中,表现为被资本驱使的人对自然的剥削,即“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裂缝”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循环的阻断。

资本主义争夺剩余价值和疯狂掠夺世界资源的资本本能,决定了其在追逐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必然追求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能力。因而,在资本主义制度安排下的劳动实践,是人类丧失自觉、自愿性,变成被资本和利润驱使下的强迫劳动,是将自然作为被掠夺和奴役对象的极具扩张性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言:“在各国人民未来的生活中,通过机器起作用的盲目的自然力,将成为我们的奴隶和奴仆。”人们将使出浑身解数来驾驭和掌控机器发挥的自然力,并以此来破坏自然规律,赢得财富。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其见证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崛起中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割裂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需要指出的是,自然具有先在性和前提性,人对自然的支配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西方资本主义秉持的先污染再治理模式,往往忽视了生态阈值问题,即高昂的生态治理成本及部分生态破坏的不可逆性。这种竭泽而渔的工业化崛起显然不符合我国追求的现代化道路方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将人与自然视作相互生成的有机整体,在政策设计与工作部署上,始终将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作为行动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下,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生产力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而生态良好是美好生活的必然要素。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逻辑下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与自然对立的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有着本质区别,其彻底改变了西方传统现代化进程中“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有效克服了先污染再治理模式的弊病,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现代化,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的现代化。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党在持续实践探索中总结的经验

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嬗变中形成的。纵观新中国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历届领导人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创造性地结合了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最终形成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生态文明实践的最新概括。这一理念的形成经历了起步发展、生态实践、与时俱进、突出发展到走向成熟五个阶段。在持续实践探索和长久贯彻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发生了质的飞跃,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之一。

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逐渐奠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总基调。毛泽东同志强调,人去压迫自然界,自然界这个对象要作抵抗。自然界有抗力,这是一条科学。你不承认,它就要把你整死。在这一思想引导下,我国开启了保护环境、新修水利等一系列工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制度设计保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改善了以往靠政治运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主张综合平衡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强调科学技术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上的关键作用;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總结我国生态治理经验教训,借鉴他国生态保护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命题,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始终坚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发展的重要考量,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以及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我国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目标,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把“绿色化”“生态化”作为考量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的关键指标。这些举措彰显出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理解、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充分认同以及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懈追求。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贯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普遍追求和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广泛期待与政府生态环境质量供给不足是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状况,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正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切实回应,也是对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经济总量扩张与资源有限供给、资源低效率供给以及环境容量不足之间矛盾的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因而,妥善处理谋求发展与生态良好之间的矛盾,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关键方面。从显性维度来看,生态问题是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隐性维度来看,生态问题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实践活动之间的矛盾。确切地说,是人如何处理各种欲望与自然承载力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问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坚持克己节制、友好开发和可持续开发的原则,自然往往给予丰厚的回报,如果粗暴掠夺、无序开发,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则必然积重难返。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国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确保人民主体地位的现代化。人民的主体地位除了依靠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加以确立外,还需要依靠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来确立。不能无限制拉扯人与自然关系的张力,社会发展不能以无休止破坏环境为代价。因而,为了人类长久持续的生存,坚持自然进化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坚持人民立场的最好例证。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人类价值,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期盼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持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绘就了实现路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推进策略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也必然由党来领导践行。事实上,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历程有力地证明,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彻到底,也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如一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证明了党在环境治理上的能力与决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成为凝聚各界共识的最大优势。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构建新发展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专题报道,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全国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了84.9%,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表明党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取得了重大成果。

从全球整体环境变化来看,冰川正在加速融化,以海啸、洪灾、地震等为代表的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从我国整体生态环境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站在对人类文明赓续负责的高度,擘画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对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以及传统发展模式背后的全面危机的一次集中回应。以往低技术、低效率、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也不能满足人民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期待。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生产力发展适配资源节约、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开发等绿色指标。这意味着,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推进碳中和与稳增长有效协同。这是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等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进行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相比于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经济水平与技术优势,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对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需求持续走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加之较高依赖外部进口的油气资源需求,导致我国能源安全形势较为严峻。解决这一困境最核心的突破口就是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尤其是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带动高附加值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的加速发展,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内容。一是建立制度完备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最大限度使优质资源用在“刀刃”上;二是优化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以及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储能等重点技术攻关作为关键考量指标;三是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吸纳和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与优质人才;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建符合我国科技创新模式的多元评价体系;五是尝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法》,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再追求城镇现代化的单向度发展,而是注重城镇和乡村的双向互动。相应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与协调性。实际上,我国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还存在矛盾。例如,传统产业结构与环境容量的矛盾、綠色转型与动力不足的矛盾以及产业协同与条块分割的矛盾等,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符合我国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重点领域。要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形成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的全门类制造业体系;也要统筹考虑要素资源条件和产业链关联,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为驱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利用数据高效、清洁、低成本、可复制等特点,促进实体经济各资源要素在不同行业、企业间融通共享,实现生产高效与节能降碳“双提升”;也要以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加快发展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体系,构建从集微型货物到大宗货物于一体的全链式货物流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XJ2023G05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新疆大学)课题“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XJUSZYX2022ZD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正源

猜你喜欢
共生现代化理念
边疆治理现代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