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内涵意蕴、基本特征、逻辑主线及实施路向

2024-04-16 09:39苗湃林尹卫霞曹祎
理论与当代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苗湃林 尹卫霞 曹祎

一、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意蕴

(一)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立足基点

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必要组成,既有别于西方靠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现代化生态源起之路,又有别于西方两百多年“串联式”现代化背景下“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理念。

(二)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三重目标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观上,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只是没有被人们意志打上任何烙印的纯粹的客体,客观对象是主动的,人是受动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是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不懂得实践活动把主客体连接起来的中介性作用,“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由此,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观,强调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由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重关系,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明,人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会表现出双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社会关系。前者涉及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现为生产力;后者是在生产中结成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也给人以反作用,人类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受自然规律制约。中国共产党摒弃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两种“极端”,即“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其主张建设的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首先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的那样: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和存在方式,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特点:它不像自然规律那般自发盲目地发挥作用,而是依赖于人的自觉活动。在人的自觉活动中形成并发生作用。无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其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实现共產主义,就是要实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的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三是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及有机统一。首先,自然与人类社会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诚然,自然具有优先性、先在性,自然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的确依赖于自然界生存,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自然只有在与人类共同存在以及相互转化中才具有意义。人类社会与自然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人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才能获得现实性和意义,自然界也就具有了社会性,成为“人化自然”。其次,人类社会与自然在相互作用中走向统一。一方面,二者不是对立的,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又是社会化的自然。另一方面,社会和自然又是互相作用的。自然制约并改变着社会,反过来社会也在改变着自然,被改变的自然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二者在如此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中构成了日益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再次,人类社会与自然应和谐统一。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异化,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受过去“工具理性至上”理念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度开采和掠夺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下,我们反思和分析了古今中外种种生态危机的原因,提出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即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推进生态文明现代化。

二、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模式既具有中国式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超越西方生态建设的“特色范式”。

(一)一般特征

人口规模巨大。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我国的现代化,内在地包含着生态文明现代化的独特范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成为彪炳人间史册的伟大奇迹。这一工程,无现成范式可借鉴,无现有标准可参考,是我们独具匠心的伟大创造。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本质要求。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生态福祉、生态福利、生态产品,以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我国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必然的价值旨归。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唯物史观阐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过程。既要大力创造物质形态的生态产品和福祉福利,也要重视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生态审美和情趣,在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协同发展中进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内嵌于自然,同时又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影响着自然,创造着“人化自然”。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包含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包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循环往复,也包含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遵从和破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已无数次证明二者不可偏废,不可偏移。

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明显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走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生态文明崛起之路,更不可能如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般通过暴力掠夺殖民地来实现本国生态文明,我们坚定不移走“在和平中求发展,从发展中促和平”的道路。

(二)特色范式:六重超越

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源起路径区别并超越西方。早在十九世纪上半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比封建主义的进步性所在,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期。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逐利性本质和时而爆发的经济危机驱使资产阶级进一步加强了对内剥削压迫,榨取工人剩余价值,对外对其他落后国家疯狂入侵、掠夺资源。資产阶级靠着对内剥削压迫、对外掠夺扩张的血腥手段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而此时“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一直甚嚣尘上,“工具理性”的价值观仍大有市场,资本主义将解决方案瞄准了海外市场,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代价转移、转嫁到别的国家,造成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反观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源起,它产生于我国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之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点贯彻并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提出并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时空状态区别并超越西方。西方现代化模式走过了两百多年,在时空上呈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串联式”顺序发展状态;中国式现代化用几十年走过西方几百年的历程,呈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在时空上同时并存的“并联式”现代化状态。我们破除了“人与自然”是二元对立关系的极端自然观,摒弃了“工具理性至上”的价值观,逐渐淘汰和破除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文明之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注重兼顾,强调平衡,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区别并超越西方。西方所谓的“民主政治”骗局,不过是大资本大利益集团背后操作的客观必然。其所倡导的生态建设思路也常常因执政党的轮番更替、上台下台而左右摇摆,甚至完全废旧立新。无论其以何种理念倡导,何种模式践行,其动机都不外乎背后利益集团的逐利本性驱使。中国共产党与前述一切政党最显著的区别是,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有进行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

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旨归区别并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和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立场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环境立场,把自然资源当作一味攫取、掠夺的客体,把当前利益置前,罔顾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把本国本民族利益置前,罔顾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利益;把利益集团、特权阶层利益置前,罔顾其他公民和群体利益。反观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我们一以贯之秉持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的出发点、落脚点皆是人民,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

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准则区别并超越西方。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造成的,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对自然采取敌对的态度,把自然视为掠夺并获取利润的对象,从而不断强化资本对自然的剥削,进而是对人的剥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又造成了过度生产和消费,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从而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和人的异化,造成生态危机。反观我国,致力于构建美丽中国,构建清洁美丽世界。

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系统全面性区别并超越西方。西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危机的解决方式类似“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散点式、碎片化、只关注自身的非系统性模式。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通力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三、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一)理论逻辑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自然与社会具有辩证关系,人需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阐明:“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这就破除了旧唯物主义将自然与人二元分立、企图制造一个独立于人类社会的“绝对真理王国”的妄想。

之后各个时期的生态社会主义者们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抨击作为重点,强调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人类在有效解决生态危机、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但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尽管其提出的具体方案具有一定程度的偏颇和局限性,但对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意义依然巨大。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艰辛探索,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发展理念”等新理念新思想。迈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蓝图。

(二)实践逻辑

回顾历史,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明未曾中断,传承至今。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借鉴其他三大古文明消亡的历史经验,即因自然环境而生,也因自然环境恶化而灭的历史教训,反思和重构了人与自然关系这个人类的重大课题,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的经验,以避免自然的反噬和报复。

立足当前,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和巨大转折之中。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而当代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生态危机挑战却前所未有。反思这些挑战,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现代化应采取完全区别且超越资本主义的方式。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随时代应运而生。

展望未来,全球性危机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基于此,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生命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致力于成为全球危机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与世界所有国家的人民一道,共同守护人类家园,谋求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三)历史逻辑

中国人民历来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进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观念,克服了一系列治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由于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中国生态文明现代化正处在最好的历史时机。

四、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的实施路向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之下,充满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彰显和贯穿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挚的人民情怀、高度的自觉自信、无畏的担当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创造人民满意的生态福祉、生态福利,维护人民生态权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双重陷阱,遵循自然和歷史的发展规律,按自然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的生态思想路线,尊重客观事实,明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回避问题,不无视资本主义制度下暴露的种种生态危机弊端,而是引以为戒,用最严格的制度,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社会主义下的中国,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克服困难,有错误承认并改正错误,在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征程上,继续贡献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力量。

(二)以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

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自身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现代化过程中,能秉持完全区别并超越于西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模式,全心全意为人民创造碧水蓝天,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世界贡献了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

(三)以系统论为基本方法保障

根据系统论基本思路,大自然各要素是一个整体,同在整个生态系统,它们彼此联系,彼此贯通,彼此作用。具体而言,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构建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系统;同时,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包含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要素。要整体配合,打响生态现代化“组合拳”。基于系统思维下的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是有机统一、一体推进的整体性系统工程。

(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为目标定位

明显区别并超越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具理性”价值观,即不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作为实现自身逐利本性的工具,杜绝不顾后果、不计代价地疯狂开采资源、恶化环境,以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五)以人民群众为动力源泉

保持人民群众在生态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重视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盼。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和在实践中积累的群众经验,最大程度使人民群众全员、全程、全身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并共享其丰硕成果。

(六)以“政府主导、多元主体”为建设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也需有多元建设主体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具体而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公民多方参与的多元建设主体,最大程度激发各类主体的建设动机和建设活力,切实构建自上而下政策推进与自下而上生态自觉相结合的一体化生态构建格局。

(七)以多措并举、整合治理为推进理路

将生态文明理念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行为现代化相结合,多措并举,实现生态文明从本体观到价值观再到发展观上的一体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理念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它既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应用,也来自人民群众日益觉醒的生态自觉。生态文明制度现代化,要求既要统筹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机制,又要建立依法治理、依法监督的监督执行机制。行为现代化要求民众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生态文明自觉,无论是政府、企业、社会、还是公民个人,一切实践活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基准,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法规,不碰红线、坚守底线,确保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在多措并举中扎实稳步推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家校社协同视域下中小学灾害教育系统化实施的模式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CDCA211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苗湃林系太原工业学院思政部助教;尹卫霞系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讲师;曹系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助教)

责任编辑:余爽悦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