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创”模式下泥泥狗的创新与推广

2024-04-16 06:47刘红青杜仁雪王欢
大观 2024年1期
关键词:产品创新文创互联网

刘红青 杜仁雪 王欢

摘 要:泥泥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河南民间艺术的代表,是当地人民创造出以物质形态表现其真实生活的艺术品,承载着当地千百年来的民俗历史和地域文化,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价值,被誉为“活化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作为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品,泥泥狗的传承与创新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泥泥狗的历史文化和市场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分析泥泥狗的色彩、造型、纹样,并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结合现代文创产品,在保证其文化内涵不变的情况下,将产品的辨识度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并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让人们更好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观赏、购买泥泥狗,从而实现对泥泥狗的创新与推广。

关键词:泥泥狗;“互联网+文创”;产品创新

注: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文创模式下的河南民间艺术创新与推广——以国家非遗‘泥泥狗为例”(S202211336045X)研究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而互联网与文创产品的结合更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趋势。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一些民间艺术失去了往昔的风采,甚至濒临失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民间艺术的代表泥泥狗也陷入了传承难、发展难的困境。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以互联网为导向,利用新媒体技术打破地域文化对泥泥狗市场的限制,并结合文创产品促使泥泥狗打开消费市场,提高知名度,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色彩。

一、泥泥狗历史文化研究

泥泥狗泥塑起源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其历史较为悠久,主要分为神话传说和生活说。其中神话传说主要是女娲抟土造人说和与伏羲相关的传说。与伏羲相关的传说主要分为两类:图腾说和守陵说。在图腾说中,相传伏羲氏在饲养牲畜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而人们相信狗是上天的恩赐,所以狗就成为很多氏族的图腾。在守陵说中,传说伏羲非常喜欢狗,因此他去世之后也是由狗为他守陵的,所以在淮阳当地,泥泥狗又被称为“陵狗”。据说陵狗具有灵气,能够免病除灾,还具有驱邪、保平安的作用。生活说则是指有一年淮阳遭遇了旱灾,在一个下雨的晚上,人们看见了很多泥泥狗,就认为这些泥泥狗是伏羲派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后来,人们就开始用泥捏制成狗的形状,并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于此。

泥泥狗取材的地域范围较广,造型古朴、典雅、美观,既彰显了秦楚至两汉时期漆器文化中特有的淳樸格调,又蕴含方格纹装饰与古陶、绳纹装饰相结合的中国传统画法。每个泥泥狗上都有可以吹奏的笛孔,其声悠扬,深受民间群众特别是各地农村少年儿童的共同喜爱,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作为河南淮阳传统美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泥泥狗具有多变的创造主题、古老奇妙的造型艺术、抽象神秘的纹样特性、鲜艳绚丽的色彩搭配,以及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被称为当地文化的“活化石”。泥泥狗极富神话色彩,是当地信仰和祭祀的载体。同时,泥泥狗体现了“求子祈福”的家庭观和“万物有灵、驱灾辟邪”的世界观。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求子祈福”“驱灾辟邪”的传统观念慢慢淡化,原始祭祀的形式和意义也慢慢消失,同时淮阳泥泥狗曾经象征生殖繁衍的图腾逐渐演变成观赏性的符号,与美好愿望相关的祈祷也变得更加宽泛和复杂。淮阳泥泥狗逐渐被开发出新的文化价值,成为一种艺术品。

泥泥狗因其独特的造型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成为庙会中游客们的必购之物。在工艺上,泥泥狗的制作工序繁杂,需要用黄胶泥捏制好外形,并将其通体染成黑色作为底色,然后用大红、黄、白、绿、桃红五种颜色进行点画,再用圆弧曲线、直线和点等纹饰符号组合成各种图案。泥泥狗的线条古朴而生动,色彩绚丽又不失沉稳。泥泥狗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艺术,其题材广泛,从天上的飞禽到地上的走兽无奇不有。其纹饰种类主要分为六大类:女阴纹饰、太阳纹、马蹄纹、三角纹、花杂纹、类绳纹。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品受到了一定冲击,泥泥狗也逐渐被人们遗忘,手艺人的流失、创新工艺的缺乏、销售市场的狭窄等多方面的困境限制着泥泥狗的传承与发展。只有顺应时代,通过互联网和文创产品让泥泥狗融入现代元素,在保证文化内涵不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多元化创新,才能让泥泥狗冲破传统文化的桎梏,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二、泥泥狗市场发展困境

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难、发展难的困难处境,因此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是关键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不少濒临失传。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离世,年轻人对泥泥狗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陌生,因此泥泥狗很有可能面临失传的风险。通过对当地旅游市场、手艺人、经营者、消费者的调查发现,泥泥狗的市场发展面临一些困境。

(一)市场困境——时令售卖、销售渠道狭窄

2020年以来,淮阳旅游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旅游需求减少导致市场对泥泥狗的购买需求也有所减少。同时,泥泥狗作为淮阳庙会环境下的产物,依托庙会环境而生存,并且只有在庙会期间才会售卖,这给泥泥狗的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庙会上,泥泥狗的销售方式主要是通过租用摊位销售或是自产自销的地摊式销售。这样销售方式一旦脱离庙会这个特定的环境,就难以维持下去。而线上泥泥狗的销售,因其存在产品种类少、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包装防护性差等问题,所以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所导致销售业绩不佳。此外,现代社会中具有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泥泥狗这种仅仅能吹奏出声音的玩具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儿童对玩具的多样化需求。

(二)人才困境——手艺人流失

泥泥狗制作后继乏人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精通泥泥狗制作的老艺人们逐一离世,他们的子女往往也不擅长制作泥泥狗,加之很多当地的年轻人前往大城市谋生,所以当地精通泥泥狗制作的年轻人为数不多。相比于新型、高科技玩具,泥泥狗制作周期长、投入人力多,而销售利润低,因此年轻人往往不愿意从事泥泥狗制作这一职业。早年间,太昊陵庙对售卖泥泥狗的民间艺人免费开放,那时泥泥狗的销量还较为乐观,但是之后太昊陵庙就不对其免费开放了,再加上摊位费较高,导致泥泥狗销量下滑。

(三)产品困境——粗糙易碎、样式单一

泥泥狗的造型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已经基本固定,手工艺人往往是根据以前的模具捏制泥泥狗。此外,长期以來闭塞的发展环境也很好地保留了泥泥狗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的原始性和传统性,使其地域特征愈发明显。然而,缺乏与外界沟通导致泥泥狗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难以取得进步和突破,因此泥泥狗的制作仍停留在材料简单、制作粗糙、风格保守的状态,难以跟上城市化、高消费、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发展步伐,也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导致其消费群体日益萎缩,市场需求大大减少。

三、“互联网+文创”模式下泥泥狗的

创新与推广方案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同时,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使文创产品不断创新,越来越丰富多彩。将泥泥狗与文创产品相融合,以“互联网+文创”为导向对其进行推广,可以让人们借助新媒体技术了解更多泥泥狗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推广,带动泥泥狗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创新

1.改善泥泥狗材质简陋、样式保守单一等问题

传统的泥泥狗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而且样式单一,材质粗糙易碎、不易保存,因此流失了大批的消费群体。传统的泥泥狗在制作上通常需要八步。第一步是取土,即取高粘土,其俗称“淤泥”。第二步是晾土,即把高黏土晾干、碾碎。第三步是和泥,要加适量的水,并用木棍、钢筋棍反复搅拌,将泥和水和匀。第四步是捏样,即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模型,用手一点一点地捏泥,捏成拳头一般大小的外形。第五步是插孔,即用竹签在捏好的形状上插两个孔,用于吹奏。第六步是晾干,即在通风处将泥泥狗阴干,这一步较为费时。第七步是涂黑,第八步是彩绘。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泥泥狗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的问题,可尝试用不同的制作材料,如超轻黏土、石膏等解决之前和泥、晾干的步骤,提升批量化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需要保留泥泥狗特有的色彩、纹样,并结合当下流行趋势或年轻人喜爱的元素,比如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国潮古风元素等,对其造型、纹样、色彩进行多元化创新。

2.改善泥泥狗在功能、题材、包装设计等方面的不足

原研哉曾表示,形态是产生吸引力的根本。而泥泥狗本身所具有的形态体现了其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特征、神秘夸张的造型、丰富的文化色彩、久远的纹饰符号。对泥泥狗进行分解、整合、重组,可在保证其文化内涵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泥泥狗的实用价值。不仅可以将泥泥狗应用于各类产品的外观、包装上,如帽子、笔筒、玩偶、文创纪念品等,还可以对它的纹样进行提炼和简化,用作装饰花纹。同时,还可以对简化后的花纹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将其转化成具有趣味性的、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实用型产品,比如抱枕、地毯、桌垫等,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在泥泥狗的创作题材上,要打破传统题材的限制,寻找更符合年轻大众的新颖题材。在包装上,应采用环保材料,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生产不同档次的包装。比如,单个泥泥狗产品的包装可以设计为简单大方易携带的包装形式;还可以设计多个泥泥狗产品组合的礼盒包装,并在礼盒上展现淮阳当地的地域文化或是泥泥狗的纹样色彩组成的图案。此外,对于线上购买的泥泥狗产品,在包装和运输上一定要做好防护,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导致泥泥狗破碎。

(二)推广

泥泥狗的传统销售平台为庙会,前往淮阳的游客往往会在庙会上接触到泥泥狗,所以传统的实体店铺也是必不可少的销售渠道。可在高铁站、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设泥泥狗产品专卖店,扩大销售范围,吸引更多游客购买。同时,在如今新媒体技术发达的时代,可利用线上购物渠道,扩大泥泥狗消费市场,如在淘宝、拼多多、抖音等购物平台设立泥泥狗官方售卖旗舰店,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独特的非遗文创产品,进一步提高泥泥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大型文化艺术节和博览会,借助当地的庙会和祭祀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泥泥狗文化和产品,以此吸引外地游客的关注。还可以设计相关的IP形象并将其制作成吉祥物,以游戏、动画、短视频等网络平台为媒介,让现代年轻人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泥泥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比如,可将不同造型的泥泥狗制作成不同的游戏角色,并结合故事情节和声音特效制作一款动作类游戏,让更多的玩家通过游戏角色了解泥泥狗,提高泥泥狗的知名度和人们对其的认可度。此外,泥泥狗的发展还需要借鉴优秀的民间地域艺术品的发展模式,以实现泥泥狗的全方位推广和传播。

四、结语

必须从泥泥狗的发展状况认识到传统文化自身的局限性,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创新,提高其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还需要将其与文创产品的设计相结合,借助“互联网+文创”的模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喜爱非遗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泥泥狗等非遗文化的多元化创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昕冉.从“祭神”到“娱人”[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2]张艳杰.新媒体视角下淮阳泥泥狗品牌构建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

[3]王丹.淮阳泥泥狗传承发展的困境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5(5):103-104.

[4]魏建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略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1(32):128-129.

[5]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鄂,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76-79.

作者单位:

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产品创新文创互联网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供应链协同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