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研究

2024-04-17 11:02许玉婷王强
科教导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管理平台能力建设智能化

许玉婷 王强

摘 要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尚不完善。文章阐述了核安全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核安全现状及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完善院校核安全体系建设、强化专业培训和演练、加强核安全宣传等具体措施,以增强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关键词 核安全;能力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9.004

Research on Nuclear Safety Capacity Building Implementation in Colleges

XU Yuting1, WANG Qiang2

(1. Chinese Academy of Customs Administration,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2. School of Vehicle and Energy,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Nuclear saf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afety, but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nuclear safety in colleges is needed to improve at present. The significance of nuclear safety is expounded.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uclear safety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nuclear safety capaci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re analyzed. Building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 improving the college nuclear safety system, reinforc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exercises and strengthening nuclear safety publicity are proposed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These specific measures can strengthen nuclear safety capaci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implement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Keywords nuclear safety; capacity building;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platform

总体国家安全观于2014年正式提出,其中核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安全法》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指出“加强核安全能力建设,保障核事业健康发展。”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加强核安全监管,维护新型领域安全。” 体现了对核安全的高度重视,院校涉及放射源和多种射线装置的使用,提升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核安全的定义

狭义上的核安全是指核设施,本文探讨的院校核安全为广义上的核安全 [1]。1993年至2022年12月3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事件和贩运数据库(ITDB)报告了4075起经证实的核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失控事件,其中,344起证实与贩运或恶意使用有关或可能有关的事件,1036起没有足够的信息确定是否与贩卖或恶意使用有关的事件,2695起与贩运或恶意使用无关的事件[2]。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核安全能力方面仍需继续提升,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也需引起重视。

2  核安全现状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截至2019年6月,中国在用放射源142607枚,各类射线装置181293台(套),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共73070家[3]。不仅涉及核类专业的院校需要用到射线源和射线装置,核技术也应用于医学、环境学、地质地理学、材料学、农学等诸多专业领域,因此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射线源和射线装置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小部分是II类射线装置,大部分是III类射线装置[4],例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建有 射线工业CT实验室[5]。国务院1989年颁布培训相关条例后,秦皇岛自1990年开始举办辐射防护培训班,包括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事故资料等,相关工作人员持证上岗[6]。

3  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能力建设”是指增强或提升个人、群体、机构、社区或社会能力的过程。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涉及多方面的能力,目前院校核安全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细致,由于管理人員、教师、工作人员、学生都可能会接触到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这会导致管理较为困难。并且由于各院校实际情况不同,需要结合各自特点,增强可实施性。

秦皇岛市82家单位的380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增高率分别为1.6%和6.8%,表明长期小剂量照射对人体有一定影响[7]。由于院校接触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剂量一般较低,个别院校人员存在防护安全意识下降,忽视辐射防护的现象。因此,院校应继续加强辐射防护意识,建立人员档案,完善工作环境和防护措施。

院校工作人员和学生对于核与辐射的专业知识、防护、相关法律法规、事故事件处理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宣传和学习力度不足,因此需提升此方面的能力,预防射线危害。

4  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探讨

4.1  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

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提升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管理效能,以海关为例,开发应用核辐射监测集成系统[8],将海关门户式辐射探测设备集成联网,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效果良好。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议包括射线源和放射装置台账,分布展示,制度法规,单位、人员资质,个人、环境剂量,培训演练,辐射事故事件七个部分,如图1智能化管理平台模块所示。

本文以秦皇岛市为例,院校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市级管理部门分别具有不同的权限,表1为智能化管理平台中各部门的权限。院校使用部门在“射线源和放射装置台账”模块需要填报购买、安装、使用、检查、维护、报废全过程,建立全面的档案,能够查到每一个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历史,并具有统计分析功能。使用部门人员填写、添加、删除、修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信息,报送给院校管理部门,院校管理部门核实相关信息,如有信息错误,返回给使用部门,确认无误后上报给市级管理部门。

“分布展示”模块:院校使用部门可以通过分布展示板块展示本部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位置、图片、具体参数等相关信息,院校管理部门可以展示本院校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所有信息,市级管理部门可以展示本市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所有信息。通过视觉直观显示,更好地实现管理和展示作用。

“制度法规”模块:市级管理部门将国家、省级、市级相应法律法规、条例、管理办法等,院校管理部门将本校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录入管理平台,并定期查新,供相关人员查看、遵守。

“单位、人员资质”模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相关单位应当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并且工作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院校使用部门将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人员考核合格证书上传至管理平台,院校管理部门、市级管理部门依次核对审批,有变动时须及时更新。

“个人、环境剂量”模块:安全是第一要求,对于人员辐射剂量要严肃对待,此模块需由专人负责定期将人员、环境剂量录入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建立个人、环境辐射剂量档案,便于查看历史记录、追溯历史数据。

“培训演练”模块:院校需定期组织培训和实操演练,并将每次培训和演练情况记录于管理平台。

“辐射事故事件”模块:如发生辐射事故事件,院校使用部门须在管理平台详细填报事故事件的类型、级别、起因、经过和处置结果,院校管理部门可以修改,报市级管理部门备案。

智能化管理平台具有集成化的优点,能够将全市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集中管理。其功能完整,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便于查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2  完善院校核安全体系建设

目前院校核安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需要加快建设核安全体系。建议设立三层级制度,分别为管理层、实施层、监督层,明确各层级机构、人员、工作职责,各司其职,确保院校核安全稳定运行。

管理层需要根据国家、省、市规定和院校实际情况,负责制订院校《放射源、射线装置管理流程》《放射源、射线装置安全使用规定》《库房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事件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实验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并与市级环保部门对接,确保院校核安全管理。

实施层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完成涉及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教学、科研、实验等工作。库房部门需要严格完成每次放射源的取用,工作人员如需使用放射源,应填写《放射源使用审批单》,经审批后,工作人员进入放射源库房前与库房管理员联系,库房管理员做好记录并撤防,工作人员离开放射源库房后,库房管理员须立即设防,严格执行设防和撤防,保障放射源安全。库房管理员登记每次放射源拿取时间、使用人员、使用原因、归还时间、放射源情况等,记录需完整准确,做到可追溯。放射源库房需双人双锁,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做到实时监控库房情况。并且放射源库房需放置X/ 射线报警监测仪、中子报警监测仪,实时监测环境辐射剂量,杜绝由于防护不到位,造成环境辐射超标的情况。库房管理员需定期监测环境剂量,监测前佩戴个人剂量计,此剂量计用于定期测量辐射累积剂量,掌握手持式辐射探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手持式设备可以实时显示所到之处的辐射剂量,检查库房不同位置的辐射情况,每次检查需要详细记录计量值,如发现异常,立刻上报有关部门。同时,还需定期检查放射源、射线装置、视频系统、防控系统、通信系统,确认其是否能够正常使用,高度重视核安全实施情况。

监督层需要定期及随机检查规章制度制订、更新情况和各部门实施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规章制度不合理及违规操作情况,如若发现应立即报告,所涉及的部门须即刻改正,杜绝辐射事件事故的发生。

4.3  强化专业培训和演练

管理人员、教师和工作人员在接触放射源或射线装置之前,需参加培训,辐射基础知识、辐射防护、相关法律法规、应急处置方法等都需要充分学习并掌握,通过考核后才能持證上岗。人员上岗后,仍然需要定期参加培训,培训内容需定期更新,确保新规章制度、修订法律法规的贯彻宣讲,做到入脑入心,提高安全和事故事件处理能力。

培养国际化人才,派员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专业知识,参加国际组织及相应活动,提升院校国际化水平和核安全培训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国内、国际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最新的核安全知识,借鉴先进经验,应用先进技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核安全工作人员。

由于院校学生课程学习、实验中可能会使用到射线源和射线装置,因此对于学生的相关培训也十分重要。在学生使用射线源或射线装置之前,教师须向其讲授辐射基础知识、防护原则方法、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可操作使用,确保学生安全,避免照射超标。

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很难使院校工作人员和学生全程保持精神集中,而创新培训方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完成培训,工作人员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安排辐射装置制造及装置各部分介绍,这种方式更加生动、具体,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如何安全操作,并在线上完成考核。

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院校需定期组织演练,预演各种突发情况,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能力。制订好辐射事故事件应急预案,预案需全面详细,包括应急机构、职责分工、装备、人员、物资准备、信息公开等。同时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来模拟事故事件,利用科技赋能,每一位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都可以进行虚拟实操演练,有效提升事故事件应对能力,切实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培训或演练后需注重评估及总结,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全面评估。调查问卷需全面,根据重要程度,对不同问题设置相应的权重,制作调查问卷后可以采用书面或互联网线上方式评估,推荐采用互联网方式,参训人员扫描二维码进行评估,更加方便并且易于统计。访谈对象要全面,包含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人员对于培训和演练的评价、需要改进之处。通过评估总结,持续改进培训和演练方式方法。

4.4  加强核安全宣传

院校需要使用放射源或射线装置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工作人员、学生经过培训,对于核安全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防护方法和应急流程。但是由于院校放射源和射线装置一般辐射剂量较低,长时间接触、使用后,相关人员的核安全意识可能降低。因此需要在培训中讲授案例,强调辐射的危害,在实验室张贴宣传海报或放置展板,用实际数据和案例显示辐射的危害。对于具有一定辐射知识基础的教师、工作人员、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方面宣传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危害数据和现实中的案例更能引起其注意力,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人员、学生的核安全意识,降低辐射危害风险。

其他在工作学习中不接触、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院校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对辐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对于辐射的危害、防护方法和应急措施掌握不够,需要加大放射源、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首先,可以在院校网站开辟宣传专栏,普及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辐射基础知识、安全防护、应急方案及措施。宣传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例如动画、视频等,简单易懂,深入浅出。其次,可以在院校校园内设置展板进行宣传,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例如辐射基本概念、防护方法、注意事项等。最后,派核专业教师到校内各学院开办讲座,普及核与辐射的相关知识,为工作人员和学生答疑解惑,提高院校工作人员和学生整体安全意识,并发挥监督作用,严格对待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5  结语

本文阐述了核安全的重要意义,论述了院校核安全现状,根据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院校情況、特点,提出了加强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功能并设计了模块,详细阐述了每个模块的内容、功能、权限。并且院校应完善院校核安全体系建设、强化针对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学生的专业培训和演练,加强核安全宣传,不断提升院校核安全能力建设,为院校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通讯作者:王强

基金项目:2023年度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贯彻落实核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秦皇岛研究”(2023LX265);秦皇岛市市级科技计划资助(202302B001);海关总署科研项目(2023HK103)。

参考文献

[1] 陈瑾,程亮,马欢欢,等.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基本框架构建研究[J].核安全,2019,18(1):1-7.

[2] IAEA.IAEA Incident and Trafficking Database(ITDB)[DB/OL]. 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22/01/itdb-factsheet.pdf.

[3]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EB/OL].(2019-09-03). http://www.scio.gov. cn/gxzt/dtzt/2019/zgdhaqbps/bps_21543/202209/t20220921_ 435491.html.

[4] 刘梓雅,虞振飞,刘云飞,等.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以及射线装置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40(8):238-241.

[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建成 射线工业CT实验室研制成功CHD101型ICT首台商业样机[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4(1):49.

[6] 周马.秦皇岛市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J].中国辐射卫生,2002(4):251.

[7] 赵东侠,孙瑛,边吉才.秦皇岛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5(4):295.

[8] 侯永明,赵斌,许玉婷,等.海关核辐射监测集成系统开发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21(22):69-71.

猜你喜欢
管理平台能力建设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型仪器共享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基于ASP.NET的职业学院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探究外教社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