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4-04-17 06:17
中国饲料 2024年6期
关键词:反刍动物转氨酶精料

赵 娜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牦牛是我国西藏地区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我国牦牛存量占世界牦牛存量的94% 以上(杨柏高等,2022)。牦牛不仅为生活在高原上的牧民提供肉、奶、毛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是牧民最为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Qiu 等,2012)。有研究认为,牦牛犊牛养分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犊牛免疫器官发育不全,机体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降低(周爱民等,2015)。此外,由于母牦牛产奶量较少,因此,牦牛犊牛出生后需补饲饲料以保证犊牛的营养供给(郝文君等,2023)。与其他动物不同,反刍动物日粮通常由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组成。其中,粗饲料是反刍动物饲料的基础,不仅为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提供营养支持,同时也是反刍动物瘤胃健康的关键。因此,适宜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不仅能有效促进反刍动物生长发育,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反刍动物对多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郝文君等,2023)。美利奴羊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精粗比能显著提高其育肥效果(邓先德等,2000)。奶牛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精粗比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性能,降低干物质采食量(和少英,2022)。鹿上的研究结果表明,5.5 ∶4.5 的日粮精粗比能显著提高茸鹿的生产性能,提高其对多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王凯英,2008)。综上所述,由于牦牛独特的生理结构和所处区域,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牦牛犊牛日粮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补充料购置于山东某饲料公司,其中精料补充料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精料补充料组成和营养水平

1.2 试验设计和饲养管理 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牦牛牛犊80 头,随机分为4 组,每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4 头。其中试验组1 精粗比为30 ∶70 ;试验组2 精粗比为40 ∶60 ;试验组3 精粗比为50 ∶50 ;试验组4 精粗比为60 ∶40。所有犊牛在整个试验期间自由饮水。试验为期107 d,包括10 d 预饲期和97 d 正试期。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生长性能 试验第7 和97 天分别空腹称量犊牛初重和终末体重。试验期间,每天记录采食量,每周统计剩料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3.2 血清生化指标 正式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8 头犊牛尾静脉采血,采血后,3000 r/min(4℃)离心后转移上层血清至离心管中保存备用。使用血清生化分析仪测定各样本中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F)。

1.3.3 经济效益计算 毛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 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所有数据结果采用SPSS 23.0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产生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2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精粗比50 ∶50 和60 ∶40 组牦牛犊牛终末体重分别显著提高6.9%和12.8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10.72% 和22.47%(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降低6.11% 和17.11%(P<0.05);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15.20% 和32.41%(P<0.05)。

表2 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屠宰性能的影响由表3 可知,随着精饲料添加量的提高,牦牛犊牛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血清白蛋白、尿素氮含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表3 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经济效益的影响由表4 可知,随着日粮精粗比的提高,牦牛犊牛增重成本先升高后降低,分别为49.30、59.27、53.43和47.93 元;毛 利 润 分 别 为471.10、265.22、436.87 和746.66 元。

表4 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3 讨论

动物的采食行为是动物摄取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的基础。有研究认为,日粮精料补充料和粗饲料比例、日粮营养水平及饲料过瘤胃时间等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反刍动物采食量(郝文君等,2023)。目前,日粮精粗比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精粗比的升高能显著提高梅花鹿的采食量(郜玉刚等,2000)。本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日粮精料比例显著降低牦牛犊牛采食量。推测可能与精料在瘤胃内的留存时间过长有关。周力等(2020)研究发现,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随精料添加量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燕文平等(2014)在肉牛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的前提下,提高日粮精粗比能显著提高肉牛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本试验结果表明,尽管采食量有所降低,但高比例精料组平均日增重和终末体重均显著提高。这些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适当提高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可通过检测血清中转氨酶活性衡量动物肝脏功能和健康程度(Li 等,2021)。Ugawara 等(1995)研究发现,转氨酶活性的提高表明肝脏功能损伤。本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对牦牛犊牛血清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说明改变犊牛日粮精粗比对犊牛肝功能无明显负面影响。此外,本试验观察到,随着精料添加比例的提高,犊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李祯等(2023)研究认为,血清白蛋白在多种生理学功能和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调节畜禽血液渗透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养分运输功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被认为是血液中重要的脂质成分,与畜禽体内的脂质代谢密切相关(Hu 等,2019)。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精料补充料添加比例的提高,牦牛犊牛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推测可能与精料营养水平有关。

本试验所用全株玉米青贮价格为0.42 元/kg,精料补充料价格为2.82 元/kg。尽管日粮成本随精料添加量的提高有所增加,但由于增重的提高和采食量的降低,本试验高精粗比组增重成本有所降低,各组增重成本分别为49.30、59.27、53.43和47.93 元。 毛 利 润 分 别 为471.10、265.22、436.87 和746.66 元。这与张力莉等(2015)在滩羊、徐相亭等(2016)在绵羊上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精粗比60 ∶40 组牦牛犊牛经济收益最高。

猜你喜欢
反刍动物转氨酶精料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系统基因组学解码反刍动物的演化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降低反刍动物胃肠道甲烷排放的措施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