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肺温阳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04-17 00:57王宗耀黄文通虞雯雯秦玉英王海玲徐祉君李得民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炎性穴位因子

何 咏,王宗耀,黄文通,魏 娜,虞雯雯,秦玉英,王海玲,徐祉君,李得民

(1.郑州市中医院 肺病科,河南郑州 450007;2.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肺病一部,北京,1000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以中老年人为发病主体,多由有毒气体及颗粒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反应增强所致的呼吸系统渐进性疾病[1]。COPD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急性恶化,需要额外的治疗;该事件被定义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2]。对于严重的AECOPD 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治疗。尽管许多证据表明这些措施在临床上疗效显著,但治疗时应考虑其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高血糖、肌无力等。中药穴位贴敷操作简便,起效迅速,安全无创,在慢阻肺中医外治法中颇受关注[3]。本研究探讨益肺温阳贴联合西医治疗对AECOPD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住院的100 例AE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2组均接受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严重程度分级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 年更新版)》[2]中有关标准诊断AECOPD。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件号:20190901)。

纳入标准:(1)符合AECOPD诊断标准;(2)年龄18~80 岁;(3)AECOPD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临床分级为中重度且无急性呼吸衰竭的普通病房住院患者;(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心肝肾等主要脏器严重疾病;(3)合并有消化、泌尿等其他系统感染;(4)痰热证或有发热症状者;(5)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6)处于妊娠期或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或主动退出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温阳贴(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生姜、仙灵脾、小茴香、公丁香等量,由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提供)贴敷双侧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入院第1、4、7、10d 贴敷,每次贴敷4~6h,疗程10d。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2 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临床效果、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等。

1.3.1 炎性因子指标

本研究采用瑞斯凯尔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RaiseCyte-216C 流式细胞仪及相关试剂盒。在治疗前、治疗后次日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约5ml于干燥试管,3500r/min 离心10min,血清分离后置于-20℃冰箱保存,在48h 内完成检测。通过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C 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

1.3.2 不良反应

记录全身新出现的症状、贴敷局部不良反应等。

1.4 疗效评价

(1)临床控制: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恢复到稳定期水平,仅使用稳定期药物治疗病情能得到控制;(2)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恢复到日常水平,但仍需住院观察与使用稳定期药物治疗;(3)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但仍需继续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进行治疗;(4)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与方差一致性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与方差一致性的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表1 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n(%)

2.2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CRP、TNF-α 及IL-6 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CRP、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试验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CRP(mg/L)治疗前39.75±9.94 40.62±12.38 1.41 0.243治疗后9.01±3.01*17.50±6.33*2.48 0.042 TNF-α(pg/ml)治疗前16.12±8.3 20.1±7.96 1.25 0.581治疗后9.70±3.79*16.24±5.01*2.58 0.039 IL-6(pg/ml)治疗前11.22±4.96 12.59±4.25 1.85 0.085治疗后4.22±1.60*9.73±12.67*2.51 0.041

2.3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治疗过程中,贴敷治疗局部反应情况,试验组31 例(62%)出现局部红色皮疹、14 例(28%)局部绿豆大小水泡,经局部消毒、干燥处理,未影响继续贴敷。全身不良反应情况,试验组患者出现头晕2 例、恶心1 例、腹泻1 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晕2例、恶心2例,症状均较为轻微,经及时对症处理均可耐受。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研究进行。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环境变化,空气污染日益加重,AECOPD 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AECOPD 通常与增加局部和全身炎症引起的感染、污染或其他损伤气道的因素相关[5]。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AECOPD 患者发病均由呼吸道感染或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等所致[6],因此AECOPD 的治疗目标为减轻急性加重的病情,预防再次急性加重的发生,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等[7]。AECOPD 在中医学属“喘病”“肺胀”范畴,研究发现“正虚积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机,正虚指肺脾肾虚损而以肺虚为始,以肾虚、气虚为本,时或及阴阳;积损是指痰瘀互结,日久伤气,气虚则积损难复[8]。

中药穴位贴敷是穴位刺激与中药的双重治疗作用,在4~6h 内持续刺激穴位、吸收药物,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药物取得相应疗效,且全身副作用小[9,10]。研究证实[11],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贴敷可改善大鼠气道重塑,降低气道高反应,减轻气道炎症。基于此,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在白芥子涂方[12]的基础上加肉桂、生姜、淫羊藿、小茴香、丁香等药物,自制益肺温阳贴。淫羊藿祛风散寒补阳,肉桂、丁香、小茴香引经,减轻白芥子对皮肤不良刺激的同时,增强药物渗透以加强疗效[13,14]。通过贴敷治疗,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72.0%,2 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报道[15],传统白芥子涂法穴位贴敷的皮肤不良刺激发生率为79.66%,本研究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减少了局部皮肤水泡发生率(28%)。

AECOPD 患者发病后机体内血清CRP、TNFα 及IL-6 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16]。研究证实,淫羊藿等中药对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减轻肺组织的炎症损伤[17]。本研究穴位贴敷中药加入淫羊藿祛风散寒补阳,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患者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CRP、TNF-α 及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益气温阳贴联合西医治疗AECOPD 患者,创新性加入淫羊藿祛风散寒补阳,增加肉桂、丁香、小茴香引经,减轻白芥子对皮肤不良刺激,同时增强药物渗透,加强了疗效,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本研究存在单中心、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等限制因素,因此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而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如何尽可能降低局部贴敷皮肤反应,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炎性穴位因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