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24-04-18 01:02四月小龟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4年3期
关键词:连州贬谪刘禹锡

四月小龟

年少有为,一贬陨梦

熟读《陋室铭》的你,想必也记住了作者刘禹锡的名字。他生于公元772年,自小父母疼爱有加,生活幸福。“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50岁能考上进士的,都属于年少有为。而刘禹锡22岁进士及第,一度轰动官场,而后又登博学宏词科、取士科,连登三科只用了三年。而他的朋友韩愈,则用了十三年。

28岁那年,刘禹锡给杜牧的祖父、有着十年宰相履历的杜佑当秘书。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朝廷是把他当宰相培养的。两年后,他被调到渭南县当主簿,其实就是今天的下基层锻炼,几个月后就调回长安,当上了“八品宰相”监察御史。

正当他准备大展身手、报效朝廷时,唐德宗驾崩,人生开始面临重大转折。此时朝廷宦官专权,地方军阀割据,顺宗即位后,想通过改革挽救颓势,刘禹锡和好友子厚(柳宗元)等人成为改革的主推者。奈何顺宗身体太差,实力也不济,只当了两百多天的皇帝就退位,“改革派”被清算。

从此,刘禹锡开始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贬谪生涯。他首先被贬至朗州(今湖南常德)做司马。朗州当年还属荒蛮之地,自然环境恶劣,民间文化也与儒家文化大不相同。众人以为他会黯然伤神、郁郁寡欢,但刘禹锡何许人也?在朝时殚精竭虑,在野时亦会不枉此生。于是,他去探访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写下了一首《游桃源一百韵》。

在朗州,刘禹锡待了近十年,其间新皇登基后大赦天下,却厌恶“永贞革新”这批人,曾放话说:“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即便恩赦,也不包括“八司马”。

刘禹锡听到这话,是在一个秋天,失望还是有的。但总不能因一句话就枉顾这大好秋日吧?左右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总可以决定自己的心情吧。于是,他屏蔽那些恼人的坏消息,走进晴朗的秋日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套用当下的一句话,就是“我爱秋天,秋天也治愈了我”。

被贬的日子,最不缺的就是空闲时间。刘禹锡常常泛舟洞庭湖:“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朝廷负了他多少遍,自然风光也就抚慰他多少遍。

文人风骨,惺惺相惜

公元815年,刘禹锡终于等来了奉诏回京。或许你会认为,贬谪十年,受了许多苦,从此不敢乱说话了吧?你错了,他是个传统文人,还是根硬骨头。2月回京,3月他又被贬了。无他,只因一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那天,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好友游玩郊外,遇见一群不学无术的京城新贵,顿生讥讽之意:呵,他们这群人,若不是因为我刘郎被贬,哪有他们冒头之日!他们有机会在朝,却不为民办事,真让人鄙视。

短短的京城一月游就此结束,刘禹锡被贬到更远的播州。遗憾的是,还连累了好友子厚再次被贬,可惜了他们的一腔抱负和满身才华啊!

然而子厚丝毫没有怪他,还上书请求和他交换地方。“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这就是“以柳易播”的典故。后来,刘禹锡改贬到连州(今广东连州)。

朋友对自己如此,刘禹锡无以为报,唯有努力为百姓做事。在连州,他兴学重教,开启一代文风,还重视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疾苦,在当地出现罕见的“呕泄之患”时,研究出救治方子,编写了医书《传信方》。

公元819年,是刘禹锡的伤心之年,老母和好友子厚相繼过世。两个噩耗差点将他打垮,遂写下了《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终究是等不到回京再施展抱负了。于是,他把子厚的孩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一直到他们成年成才。

为母守孝三年后,刘禹锡被派到夔州(今重庆奉节)任职,依旧勤心为民做事。工作之余,他仍乐于游山玩水,曾写下一首《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他还根据当地人敢爱敢恨的性格特征,写下了年轻人谈情说爱时最喜欢引用的那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两鬓斑白,依旧狂热

公元826年,刘禹锡结束贬谪生涯,回到洛阳。想当年壮志未酬,看如今两鬓斑白,谁说他的内心不能继续拥有少年的狂热呢?

当“躺平”的好友白居易为他鸣不平时,刘禹锡大方一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大唐的百姓,还需要他这样的有识之士呢。毕竟,伤他的是朝廷,可他爱的是国家和百姓啊!

但那些小人就要忍吗?不能忍,还得写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为了怕那些人看不懂,他还在诗前写了序,讲述了自己当年因为“桃花诗”而被贬的前因后果。

因为这首诗,刘禹锡被推荐的官职又换了。那又怎样,他刘郎只要活着,就得战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公元842年,刘禹锡离开了眷恋的大唐热土,终年71岁。这一生,他虽屡屡不得志,却未曾因权贵移志,真是一个牛人呵。

猜你喜欢
连州贬谪刘禹锡
旧时连州
苏轼的贬谪生活
赏牡丹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刘禹锡 陋室铭》
神奇的连州地下河
小城里的中国记忆
星是唯一的向导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刘禹锡与《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