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笔记揭秘金城防御“坑道战”

2024-04-18 00:18张晓东
世纪风采 2024年4期
关键词:工事李德生坑道

张晓东

1951年3月21日,35岁的李德生率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由辽宁宽甸河口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作为第12军35师的师长,李德生先后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如果说第五次战役令李德生扬名军中,那么上甘岭战役则是李德生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

红色收藏家王金昌先生收藏了一本战地记者于1952年6月16日至7月13日采访李德生领导第35师开展“坑道战”的实录——《朝鲜前线采访笔记》。虽然这位战地记者的姓名尚未可知,战地采访内容零散概要,字迹也潦草模糊,但这些来自70多年前抗美援朝前线的鲜活文字,向我们揭秘了李德生和他的35师如何创造“坑道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

坑道诞生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上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运动战为主要形式,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至三八线,迫使联合国军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来凤庄正式开始。在长达两年的谈判过程中,谈谈打打.打打停停,交战线逐渐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局面。

11月3日至8日,李德生所在12军奉命接替第67军在金城地区的防务,开启了为时一年的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序幕。35师接手阵地之初,正赶上敌人“秋季攻势”后的所谓“余威”,敌人不断以一个排到两个营的兵力袭扰。35师一线指战员们依托野战工事,在上级火力支援下,英勇战斗,歼灭大量敌人,守住了阵地。

在防御作战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李德生的注意:我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很大。前沿阵地多次出现丢失、反击、收复的情况,说明我军防御阵地的“韧性”较差。其基本原因是,在敌炮兵、坦克、飞机密集猛烈的轰击下,我军依托的一般野战工事,很难有效发挥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持久防御的作用。这个问题不仅削弱了我军防守力量,更造成人员伤亡严重。

35师接受金城地区防务之初,阵地上工事很少,只有简单的掩蔽洞。最初部队在这个基础上构筑“开掘式加掩盖”的工事,虽然考虑到了敌人重型炸弹、炮弹的破坏力,但主要强调顶盖的厚度,被称为“坚不坚,一丈三”。然而实践证明,“加盖”的土木工事经不起敌人重型炸弹和炮弹的袭击。由于掩蔽洞大都是在挖开的堑壕上搭建的,即使在上面多覆盖几层泥土石木,也经不起炮弹的轰击,经常是晚上刚搭建起来,白天就会被摧毁。如35师守护的746.5高地,下属105团3连前沿排一个由直径20厘米以上木料搭建6层、厚4米多的掩蔽洞,被敌人两发8英寸口径重炮击毁,12名战士全部牺牲。这一惨痛的教训,迫使李德生深思:在没有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情况下,构筑什么样的工事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守住阵地?

李德生有句名言:实行军事民主是打胜仗的秘诀之一。他从多年战争生涯中体会到,遇到困难必须发动官兵出主意,博采众人之长,然后进行决策。

11月中旬,天降大雪。李德生带领作战科科长狄循翻山越岭,到前沿阵地寻找答案。视察中他了解到,刚上阵地时,103团7连2班将原来的“猫耳洞”向内挖进六七米,构成一个坑道掩蔽部;104团4连副指导员邓从宽带领3班战士也挖了同样的掩蔽部。这两个掩蔽部都经受住了敌人重型炮弹的轰击。后来,守卫746.5高地的104团3营指挥所又将坑道与坑道间挖通,尽管敌人每日以上千发炮弹轰击,他们都安然无事。前线指战员们挖坑道的创举给了他有益的启示:坑道是适合朝鲜战争这样现代化条件下战争的工事。为此,李德生组织各团领导在前沿阵地召开“坑道现场会”,带领大家参观前沿阵地的雏形坑道,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是一线官兵实战经验的结晶,可以在全师推广。

李德生对记者说:“我们从战争中体会到需要强固工事,现代作战没有强固防线损失大。从战争的长期性思考,要消灭敌人保护自己,非有强固工事不可。我们发挥群众智慧,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排山倒海之势,不畏艰苦,开展‘坑道筑城活动,并要求机关干部全力支前。”

就这样,坑道在35师的阵地上“诞生”了。

坑道筑城

挖坑道,固阵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正值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土石坚硬,作业工具、器材特别是炸药不足,更缺乏技术指导和作业经验。在开展坑道筑城之初(笔者注:“坑道筑城”是记者采访笔记中的专有名词,指在地下修筑的坑道相互连通,犹如一座地下钢铁长城),部队遇到了不少阻力。

李德生对记者说:“战士们不是一下就下那么大的决心。工作情况都在发展。从不愿做工事到做工事,从做一般工事到坑道筑城。”

首先是思想认识不足。刚进入阵地时,指战员们对现代化条件下阻击战工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正如李德生对记者说:“初期,大家都认为自己是铁打的英雄,不怕死。认为筑工事是怕死,动员费劲。”大家对坑道的作用存疑,在既无筑城经验,又无筑城工具的情况下,对开展坑道筑城没信心,存在怕苦畏难情绪。某连7班有个洞(笔者注:战士们习惯称坑道为“洞”)挖了40天,消耗了25公斤炸药,进展不到3公尺(笔者注:记者采访中,长度均用“公尺”,下同)。后来,坑道筑城有了一点样子,又产生了“差不多”的满足思想,厌倦挖坑道“没有头”。

其次是自然条件恶劣。当年朝鲜严寒提早到来,11月的大山北坡已冰雪覆盖,滴水成冰,阵地上不是坚石就是冻土,土地坚硬如铁。战士们一镐下去仅砸出个白印,冰屑碎石四方飞,不少战士的手因震动出血。

再次是工具短缺。部队不仅没有爆破顽石的炸药,也急缺挖掘的镐、锹、锤、钎等最基本的工具,还没有搭建坑道的材料,甚至连照明的灯油都没有。李德生对记者说:“我们主要靠两只手,没有科学利器代替。我们连油灯也没有,把自己吃的油点了灯。

四是劳动强度大。由于天气恶劣、頑石挡道、工具匮乏,战士们每挖一米坑道都十分艰辛,常常是“一个洞,只有一把十字镐,一把圆锹,没有炸药,挖掘时,火星直冒。战士们像开矿的矿工一样,从早七时开始,直到晚上十点休息,中间除了吃饭,不休息,晚上还要站岗放哨。身上不知流了多少汗水,手上不知打了多少血泡”。“挖掘时,顽石崩起的石头沫,用青梗木、油松替代油灯冒出的浓烟,不知伤害了多少战士的眼睛……11月至1月,三个月当中,全团150多人患眼疾。”

李德生对记者说:“战士们整日整夜劳动,很疲劳,他们觉得比矿工还苦。新兵说,修淮河太苦,参军比修淮河苦多了!”

针对这一情况,李德生于1952年2月初组织召开师、团两级党委会,部署开展党内动员、广泛宣传、坑道评比、选树典型等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促使战士们从心底明白:坑道筑城是当下战胜敌人、保存自己、固守阵地最有效的保障。

会后,宣传口号在阵地上流传开来:“挖工事就是战斗!”“石头硬,没有我们的决心硬!”“多打掉一块石头,就是多打死一个敌人!”“打掉一块小石头,等于消灭一个李承晚;打掉一块大石头,就是打死一个美国兵!”“抗美援朝最前线,完成筑城过新年。”有的连队还画了一些敌军人员和武器的图片贴在顽石上,以激发战士们挖坑道、打胜仗的决心。全师上下掀起了大规模坑道筑城的热潮。

目标明确了,思想统一了,战士们的干劲儿就焕发出来了,指战员们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缺乏炸药,就将敌人投掷的未爆炸的炮弹卸开,取里面的火药代替。缺乏工具,就自搞铁匠炉,搜集各种废弹头、炮弹片,制造工具。做铁匠炉没有风箱,就用炒面箱;风箱中没有鸡毛煽风,就用破皮靴的羊毛;烧火没有焦炭,就用自制的木炭;打铁没有铁砧,就用两个铁锤夹着打;抓铁没有铁钳,就用破毛巾包起来;运土石没有小车,就用炸药箱;照明没有灯油,就用青梗树、油松木替代。缺少技工,就从部队中寻找有打铁、锯木、盖房经历的战士作为骨干,带动大家边学边干。

李德生对记者说:“开展民主,发挥大家智慧、创造。自己打工具,用敌人8英寸炮弹头做铁锤子、铁钎子,也做铁镐子。风箱用炮弹箱做,用破布条当鸡毛。没有炸药,搞敌人未炸的炮、炸弹。出土要用滑车,就用炮弹箱做。部队情绪变了,创造了第一个‘红旗洞,使阵地变为营房。”

虽然战士们的积极性高涨,但因为没有经验,加上每日还要与敌人战斗,坑道筑城初期,工程进展缓慢,特别是遇到顽石时,一个班每天只能掘进十几厘米。李德生心里很清楚,要真正做好坑道筑城这件事,光凭热情不行,还必须有加快挖掘进度的好办法。

好办法怎么找?李德生“故技重施”。他带上作训参谋到一线阵地察看情况。来到600高地时,他们发现103团5连2班矿工出身的副班长王锁昌采用分组作业,使全班40天时间打穿了一条长90米、宽1.4米、高1.3米,设有4个道口的坑道。

李德生非常惊喜,问王锁昌:“你怎么想起分组作业法?”王锁昌回答:“人多工具少,坑道里转不过身来,你碰我,我碰你。我觉得这样下去又累人又误工,就把全班分成3个组,每组3个人,8个小时换一次,人休息,工具不休息,日夜不停工。这样人不疲倦了,工具也够用了,进度就快多了。”

李德生发现2班还搞了3个铁匠炉,自修钢钎等工具。他觉得这个班不等不靠不要,因地制宜,开动脑筋,土法上马,创造了坑道筑城的好经验,便为这个坑道取名“红旗洞”,给王锁昌记一等功,2班记集体二等功。同时,在这里又开了一次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要求大家按照志愿军司令部提出的坑道工事必须达到的“七防”(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标准推进坑道筑城,做到坑道工事必须与各种野战工事相结合,必须与防御兵力相适应,必须有作战和生活设施,成为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全师上下很快行动起来,十几公里长的前沿阵地,锤击声铿锵,爆破声隆隆,形成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坑道筑城竞赛。

随着坑道筑城的推进,部队开展了评成绩与胜利、评工事、评斗志、评阵地管理与战术的“四评”活动,立功运动和给坑道命名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

短短几个月,李德生领导的35师共挖成坑道675条,全长21065米,各种掩体7172个,交通壕217020米,屯兵、屯粮、屯弹都有了可靠保障,人员伤亡大大减少,为进一步稳固阵地,战胜具有优势装备的敌人奠定了重要基础。坑道工事基本完成,与之匹配的堑壕、交通壕、反坦克壕、各种火器掩体等野战工事亦相继完成。至此,全线基本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阵地防御体系。

李德生对记者说:“积极防御,利用时间换取空间,把阵地巩固起来,不让敌人前进。现在我们一个班的阵地,敌人要花一个连的代价。敌人要发起十几次冲锋,一次就要伤亡几十人。给敌人大量打击,敌我力量消长。

12军推广了35师的经验,各部队纷纷开始在阵地上挖坑道。随着坑道筑城的基本完成,我军阵地日益巩固,伤亡亦不断减少。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时,敌方平均发射40至60发炮弹杀伤我方一人;1952年1月至8月,敌方平均发射660余发炮弹,方能杀伤我方一人。

坑道取胜

随着坑道筑城战术的发展和成熟,李德生带领的35师不仅有效保存了自己,站稳了脚跟,而且通过坑道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牢牢守住阵地,狠狠打击敌人。

记者在1952年6月24日的采访笔记中,详细记录了35师105团4连1排以少胜多的坑道守卫战实况。

1952年1月23日,35师105团4连1排开始接收师侦察连驻守的612防地。该阵地原是临时性阵地,坑道不仅缺乏,而且不坚固,部队住不开,只能驻守一个班。但是,612阵地位置关键,是我军阵地的桥头堡,关系12军防线上746.5.600、319、690.1四个阵地的安危。612阵地对面是敌军守备的栗洞东山611阵地。敌人要对我军搞“大动作”,非先征服612阵地不可。

611高地地势较高,面积约1平方公里,因其形似圈椅,故名椅子山,为南朝鲜“京畿师”机甲团的8个排防守。

4月,我4连1排派两个班探路,在敌人鼻子底下挖坑道。先是夜里挖,白天回。挖了两三公尺后,他们就不回来了,改为白天黑夜都挖,直到向前推进了300公尺。

经过一个多月奋战,612阵地旧貌换新颜:每一个洞都储存了可用三天的水、四天的粮,弹药室,还有无线电话、有线电话。军、师文工队到612阵地演出,故意把锣鼓敲得震天响,让对面的敌人知道612阵地的“厉害”。过去,612阵地只有一个班的时候,敌人满不在乎。现在有一个排在612阵地上,敌人变得十分忌惮。

5月31日拂晓,300多个敌人携带大量手榴弹、地雷、炸药、干粮、麻包、草垫等,向612阵地发起偷袭,妄图占领612阵地,并以此为立脚点,继续向我纵深阵地进犯。

黎明时分,敌大量炮弹向612阵地倾泻。顿时,山岳撼动,土石飞溅,弥漫而刺激的硝烟充塞了坑道、交通壕,战士们被呛得不行,耳朵嗡嗡直响。排长常国华要求立刻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当敌炮向我延伸射击时,敌军开始集结,从小组、班排逐渐增加到整连,分头向我1排3个班所在的3个山包逼近包围。战士们一个个跳出洞口,隐蔽在交通沟、单人掩体、露天工事里,以短促而猛烈的火力给敌人以迎头痛击。

激战3小时,歼敌一部。在敌人实力占优势,我四面被包围,又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为减少伤亡,1排各班分别转入坑道坚守。表面阵地被敌人占领,1排与敌形成对峙。待我主阵地集中20余门火炮,对612阵地上敌人轰击时,1排战士从坑道内向坑道口附近敌人射击。内外夹击下,敌遭受重大伤亡。战斗持续8个小时,1排共歼敌排长以下150多人,缴获机枪3挺、地雷20个、卡宾枪2支、自动步枪6支、手榴弹8枚、步话机1部。

记者在1952年7月10日采访笔记中,记录了李德生部另一场阵地守卫战的情况,再次凸显了坑道在战场中发挥的独到作用。

1952年7月7日23时55分,敌人炮火开始向位于孤岘西南的李德生部105团9连2排阵地袭来。位于2排阵地最前沿的3班是前哨班,中间的5班阵地设有连指挥所,后面是4班。

7日午夜,敌炮火向纵深延伸。1个小时内,阵地落弹1万余发。此时,9连2排的外围射击掩体均被敌炮火摧毁,前哨班通讯联络线被炸断,无线步话机也被炮弹震坏。在飞机和大量火炮的配合下,南朝鲜首都师1团3营1个连兵分三路,从正面向9连2排阵地猛攻。战士们就在破损的掩体里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一路敌人插到4班后面,4班组织5名战士反击,其余两人前往连指挥所报告。二人行进中与敌人碰面,杀伤敌人后抢了一挺轻机枪,跑到连指挥所。敌人尾随而至,连指挥所瞬间成了前哨班。

8日凌晨2时许,经过4小时激烈战斗后,考虑到敌人炮火猛烈、兵力众多,我方战士转入坑道应战。为了不中断坑道间的联络,战士们用罐头盒装石子,把写有信息的纸条放在盒子里面,然后用毛巾包好,投入另一个坑道。敌人到洞口喊话,被我军击毙。敌人不敢接近坑道,就在阵地上用麻袋装石块和泥土做工事,企图长期占领。

8日8时起,9连2排的指战员们配合我炮兵的反击,连续三次冲出坑道与敌人展开阵地争夺战,每次出击都能有效杀伤敌人。同时,遭到攻击的敌人每次会补充一个排的兵力。19时55分,我军进行第四次反击,炮火向纵深延伸。105团7连2个班、9连1个班,在炮火支援和坑道内人员的配合下,开始全面进攻。由于战士们分工明确——哪些人迂回包抄、哪些人縱深插入、哪些人保持坑道联络——这次反击动作迅速,敌人火力来不及展开。20时53分,我军完全占领阵地,并连续击退敌1个排至2个连兵力的10余次反扑,战斗至9日清晨结束。

此次战斗共毙伤敌人324人(笔者注:另据《李德生回忆录》,战斗共毙伤敌45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8挺、自动步枪24支、卡宾枪1支、地雷9枚、手榴弹2000多枚、子弹3900余发。

7月9日,李德生面对记者关于坑道作战经验的提问时说:“首先是每个坑道干部加强了;再是部队始终在坑道口,未退进坑道里边去,始终保持积极的作战思想;三是我反击信号,坑道内同志可以见到,里外配合,大量杀伤敌人。这次反击45分钟,我们只有4个人负伤,敌人伤亡则有280多人。”

1952年9月,李德生被任命为12军副军长,但他仍在师前线指挥所继续指挥战斗。11月1日,李德生率领35师胜利完成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任务,将阵地转交给第67军防守。

在金城以南地区防御战中,李德生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采用“零敲牛皮糖”战术,深入一线集思广益,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开展坑道筑城,扭转了被动防御局面,有力回答了在没有制空权、没有重武器情况下,我方阵地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实施坑道筑城后,坚守表面阵地的一线指战员们,可以在情况不利时,退人坑道保存有生力量,亦可在巩固防御阵地的同时,把握机会主动出击。

防御作战一年间,李德生率领35师利用坑道攻守转换、小兵群出击,先后与美军第24师.南朝鲜军第3师、6师、8师,首都师进行大小战斗421次,共歼敌1.9万余人,不仅胜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防御作战任务,以较小代价大量歼灭和消耗敌人,显著改善了我军的防御态势,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作战经验。金城坑道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伟大创举,为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工事李德生坑道
推行“家族管理制” 促进工事项目安全自主管理落地
战时指挥所
毛泽东两次当面考察李德生
邓小平说:李德生同志一身清
永远学习李德生老将军的崇高品德
特战狙击手必备之技能
留下落户正定近半个世纪的工事山——古城保护的正确理念
半干旱区石质坡面坑道式造林整地小气候效应观测初报
刘华清、宋任穷、李德生同志贺本刊百期题词
撩开地下长城神秘的面纱——外国贵宾参观北京人防工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