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审题,把握立意

2024-04-18 00:19廖东平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名言原题作文题

廖东平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后汉书·张衡列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红烛》

以上材料对青年的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津】

这道作文题由两句名言构成,我们需要先準确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在于勤奋,如果不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就很难有所收获或成就,它告诫人们要努力求索,体现了勤奋努力、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意思是,你尽管耕耘就好了,不要去担心收获,只要耕耘了,自然有一天会收获,表明人生只要好好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将来一定会有足够的回报。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由于对两句名言的意思理解出错,特别是对“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这句话,不能理解为人生的核心在“索”(收获是目的),误以为两句话的意思相反,就会出现审题偏差。写作本题,要注意理解两句话都在强调“耕耘”“收获”的关系,据此展开辩证思考,尤其要体现“青年”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本题的核心立意有:

1.人生要有收获,得先勤于耕耘。

2.人生努力耕耘,不要担心是否有收获。

3.耕耘未必有收获,“但问耕耘”展现的是一种乐于奉献的人生境界。

猜你喜欢
名言原题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解法一真的不适合学生吗?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让思维的花朵更绚烂
名言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名言趣画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