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破黑夜的星光

2024-04-18 06:51钱先峰
新教育·校园 2024年2期
关键词:关云长修鞋游轮

钱先峰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一部体育励志片,讲述了中国奥运先驱刘长春远赴美国参加奥运会的故事。

1932年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国内民不聊生,政局动荡,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民族危机严重。在东北少帅张学良的资助下,刘长春和教练宋君复开启了奥运之旅,尽管成绩不理想,但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奥运会,意义重大,影響深远。

刘长春是东北大学的学生,在华北运动会上一战成名。他代表中国去参加奥运会的道路异常艰难。那时东北沦陷,学校被迫解散。刘长春拒绝为伪满洲国参赛,为摆脱日本人的搜捕,他乔装易容,艰难地逃到北平拜访体育局局长。局长表面说要上报南京,却转手将刘长春递交的书信撕毁。好不容易得到张学良的资助,如愿赴美,游轮却在中途遭遇风暴,为了能如期赶上奥运会开幕式,他不惜违背体育精神和外国人打赌;而在前往赛场的路上,又突遇堵车,刘长春跳下车一路狂奔……看到这里,我彻底破防了。

电影中催泪的镜头还有很多,比如老父亲看到乔装过来修鞋的刘长春,因特务在场,没有相认,只是一边修鞋,一边说:“跑遍天下,这双鞋子也不会烂。”北上途中,同学被日军的流弹击中,刘长春背着他躲避袭击,同学弥留之际对他说:“你一定要去参加奥林匹克。”游轮遭遇风暴停航,有可能错过开幕式,教练说第二天参加比赛也一样,刘长春却坚定地说:“不一样,我想举着国旗,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也能参加奥林匹克。”在100米失利之后,考虑到政治影响,教练劝刘长春放弃接下来的200米比赛,但刘长春说:“我现在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刘长春比任何人都想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但他一路舟车劳顿,仓促上场,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电影中,反复出现张学良赠送给刘长春的那幅画卷,画上写着:关云长单刀赴会。这幅画的象征意义很明显,是将刘长春比作关云长,这是何等的勇士之举。当时的报纸报道此事,点评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自古以来,成功者固然让人仰慕,但失败者也依然让人敬佩。明知前路艰险,胜算难料,却依然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这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精神。刘长春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虽败犹荣。他不畏艰辛,远渡重洋,在国际赛场上亮相,向世人证明中国人也能参加奥运会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感动和敬佩。

刘长春就像划破黑夜的星光,照亮了中国的奥运之路。他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后来的中国奥运健儿不断进取,奋勇向前。

猜你喜欢
关云长修鞋游轮
走进游轮里面看一看
乘地中海游轮,寻访古罗马历史
修鞋
谜语时间
修鞋摊趣闻
来自未来的游轮
英国修鞋记
我家的“翻跟头大王”
电影《关云长》中关云长的人物形象塑造
范可新:修鞋铺里走出的奥运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