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2024-04-18 13:15路凯飞公亚丽郗朋
高教学刊 2024年38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现实困境实施路径

路凯飞 公亚丽 郗朋

摘  要:为解决高职院校扩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扩招学生生源职业、学历及年龄结构等信息进行调研分析,探讨生源结构多样化、数量扩大化、认知差异化、需求多元化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资源、内容和方法的影响,构建校内与校外、课程与实践、線上与线下、教育与服务的多渠道、多维度、多元化、多方位的育人路径,教育引导扩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和敬业奉献职业素养,进而实现扩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高职扩招;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实施路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2-0189-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conduc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sources, professions, education levels, and age structures of the expanded enrollment students, and explores the impact of diversified student sources, quantity expansion, cognitive differentiation, and demand diversification on the mode, resources, content,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constructs a multi-channel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services, including on campus and off campus, curriculum and practice, online and offline, and education and services A multi-dimensional, diversified, and multi-dimensional path of education guides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practi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e noble moral qualities and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expanded student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xpans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al-world dilemmas; implementation path; college student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同时,教育部连续三年发布关于做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质量型扩招”,严格执行“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深入发展,面对高职大规模扩招,生源逐步多元化,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度和力度,必须坚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全局出发,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在思维、方法、内容、载体和行为等方面转向复杂范式,以最终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精准发力[1-2]。

一  扩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  为党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4]。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生源群体来自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诉求,自身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职业精神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认知,意识形态较为复杂。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重塑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是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相亲相爱的道德要求,是敬业奉献、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职业要求,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必然要求。

(二)  为国育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不断向人才强国、科技强国转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大,需求量高,特别是传承技艺和新型行业空缺较大,高职扩招百万不仅能将人口红利变为人才红利,推动继续教育大力发展,还能全面提升人民思想认识、道德水平、社会实践,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精神文明的需求,助推整体国民素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承担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是以培养职业素养为前提的综合性教育,又是与岗位职业无缝衔接的职业化实践教育。高职扩招能推动职业教育结构性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激活办学活力,创新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教育模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  以生为本,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5]。学校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出台后,为新型农民、退役军人、下岗工人和自由职业者提供了继续深造、提升学历、提高技术技能的机会,对增进人民福祉具有深远意义。经调研,扩招学生选择提升学历,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占比为49.01%,选择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占比为24.26%,选择充实生活、学习知识占比为12.38%。因此,高职扩招无论是扩招生本身抑或是社会层面、国家层面都以追求全面成长成才成功,培养高素质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为根本目标,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追求。

二  扩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  生源结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新挑战

生源结构由统分统招、自主招生、3+2转段等一体化升学生源转变为与社会紧密对接、年龄层次跨度大、职业类型多和学历基础不同的多样化生源特征。2021—2023年的招生生源大致为来自远郊区县的新型农民(23.50%)、部队退伍士兵(23.50%),其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毕业生占比19.31%,待业和自由职业者占比56.44%,工作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约占比22.28%。年龄在30~40岁的占比78.22%。学历为初中学历的占比17.82%,高中、中专或技校的占比为82.18%。面对生源结构多样化,从入学到毕业,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在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等方面协同困难。

(二)  生源数量扩大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面临新挑战

高职扩招启动后,每年在原有招生计划基础上新增数百人,原有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服务保障等供给不足,特别是学生工作一线教师,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资源不足。其次,线上开发课程资源有待提高,当前课程资源主要是针对一体化升学学生,这部分学生入学后是实施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存在灵活授课环节,那么系统的、专业的、多样的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匮乏。

(三)  生源认知差异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新挑战

高职扩招后,不同生源群体学习基础、文化氛围千差万别,对待事物思想认知、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等多个方面差异显著。大部分扩招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其中身份不同,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自我管理、自我要求不同。经调研,扩招生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占比29.21%,共青团员占比13.37%,部队退役士兵占比23.5%。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者退役士兵的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较好,学习进度和内容相对更快、更深,此外,不同生源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也不尽相同。生源认知的差异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日常思想引领等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  生源需求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新挑战

随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扩招学生职业诉求也愈加现实功利化。首先,经调研,有98.51%的扩招学生认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意义重大。喜欢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开设丰富的思政课程(55.94%),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43.5%),观看思政教育主题视频、电影(54.46%),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话题进行讨论(37.13%)。另外,大部分扩招学生选择线上或走读的形式上课,导致传统的校园内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跟不上。经调研,选择边工作边上学的占比为90.59%,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占比为59.4%。当前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为线上讲授学习的占比为81.19%。

三  擴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6]。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扩招百万的背景下尤为复杂、多元。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时代命题,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探索育人路径、丰富育人内容、创新育人载体和做好育人保障,培育扩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纪意识,以点带面辐射教育,从而提高整体国民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  构建“校内与校外”多渠道育人路径

扩招学生大部分属于半工半读,平时生活工作的地方多在校外。因此,学校急需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模式,向工作企业、校企合作单位借力,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围绕日常工作生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和行情,加深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历练中,坚定信念,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加强与扩招学生工作单位、生活社区联系,探索聘用校外成长导师,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各自优势,了解扩招学生生活学习现状、思想状况、心理健康和工作情况,及时准确地回应不同群体的思想困惑、理论诉求、实际困难,促成教育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充分利用离退休干部优势资源,鼓励有丰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退休党员干部给扩招班学生讲授思政课,开展讲座、报告会等,贴近学生,走入心里,为扩招学生答疑释惑,强化思想引领,深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拓宽评价主体,由原来传统的仅限“学校评教、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拓宽为包含“企业评价、社区评价、家庭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教育服务学生,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  构建“课程与实践”多维度育人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面对扩招学生丰富复杂的社会阅历,固化的思维模式,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需更加注重课中、课后的研讨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家国情怀,自觉将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中,将个人命运同党的命运、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在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生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7-8]。面对扩招学生思想认识、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性,鼓励思政课教师在尊重教材内容和逻辑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灵活调整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材章节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重新搭建教学体系,理解体系,重塑思想认知,填补知识空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扩招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支教帮困、社区服务等,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自觉投身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感受“奋斗创造幸福”的精神内涵。积极推动“红色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党史馆、革命纪念馆、抗战遗址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感悟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历史成就,扎根内心,筑牢爱党、爱社、爱国热情[1-2]。

(三)  构建“线上与线下”多元化育人载体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自媒体不断涌现,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学习形式越来越普遍,学生学习知识更广泛,学习方式更灵活,学习时间更机动。经调研,喜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扩招生占比为54.46%。因此,思政教育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发线上精品课程,构建教学资源库,提供菜单式、模块化的课程清单,扩招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专业所需,按需导学。加强“互联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打造贴近学生、适合学生、学生喜欢的系列微思政课、网络文化作品,结合时事政治,及时回应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牢牢站稳宣传主阵地,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广泛播撒正能量的种子。持续提高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推动党团班建设在线下空间和线上空间的有效联动和功能互补,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务工作者、银龄讲学者担任兼职辅导员,通过深度辅导、现身说法、示范引领,实现价值塑造和素质养成,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构建线上线下思政教育同步发展,虚拟与现实共存的教育场域,聚焦新时代和新问题,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资源融入线上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主动权,创新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  构建“教育与服务”多方位育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命运,是关乎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关键教育,要旗帜鲜明地推进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面对扩招生多元化特点,思政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目标协同、资源协同、落实协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服务、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由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校内资源对接企业导师、社区导师,融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认知教育,引导扩招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职业素养,主动将课堂所学和乡村实践相结合,将专业知识和职业发展相结合,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建立扩招学生全方位服务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编排行政班级,做好服务保障,为每一名扩招生成长成才建立档案,全面立体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最大程度实施订单化培养,挖掘每名学生潜能,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成才[10-12]。

高职扩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面对的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连续三年扩招百万是稳定和扩大就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战略选择,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扩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需求。

1)高职扩招生源结构复杂性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新颖化、扩大化、个性化及多元化。

2)校内与校外、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和教育与服务的育人路径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扩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扩招生源学生的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建新.高职扩招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应对与路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5):54-59,79.

[2] 倪亚丽.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思政的逻辑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19):104-107.

[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5] 习近平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22-8-19(1).

[6]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7] 李聪冲,刘志锋,隋秀梅.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破题方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2):78-83.

[8] 靖庆磊.百万扩招背景下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0(12):40-46.

[9]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0(1).

[10] 王鑫,陶思亮,齐久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三同”线上线下协同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10):107-111.

[11] 陈明霞,吴一鸣.百万扩招后高职院校治理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10):13.

[12] 路凯飞,雷凯.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学情分析的实证研究——以北京經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9):87-89.

基金项目: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支持课题“精准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幸福教育路径研究”(XXSZ2022ZC57);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危化品安全监管实验班智慧顶岗实习模式的构建及其过程管理的数字化研究与实践”(2022GJJG479);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多维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学习过程管理的数字化研究与实践”(GJXH2021-210);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校级课题“高职扩招生源多元化背景下精准思政路径探析”(21YBB03);华北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HKJG202217)

第一作者简介:路凯飞(1988-),女,蒙古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郗朋(1990-),男,汉族,安徽淮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控制技术及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现实困境实施路径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