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常人”到“糖尿病患者”的历程

2024-04-18 23:09周熙尧
家庭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正常人糖分抵抗

周熙尧

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机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受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胰岛素被誉为“生命的甜蜜调节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血糖。当我们摄入食物后,食物中的糖分会被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这时,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转化为能量,从而降低血糖。如果一个人拥有正常的胰岛功能,能够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就能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发生胰岛素抵抗,这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将葡萄糖带入细胞内。这就意味着,胰岛素分泌细胞为了弥补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长期以来,这种过度分泌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细胞逐渐衰竭,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发生糖尿病。此外,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在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胰岛素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关键。如果胰岛素受体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对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将受到影响,导致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减弱,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超重是引起胰岛素抵抗最重要的获得性因素

看到这里,您肯定会问,那引发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且不同人、不同组织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也有差異。因为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依赖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PI3K-磷脂酰肌醇磷酸依赖的激酶(PDK)通路,该通路任何环节的异常皆能引起胰岛素抵抗。此外,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等因素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这些问题过于专业,就不展开说了。但现有的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获得性因素,特别是内脏性肥胖。据统计,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有60%为超重或肥胖,即10个糖友中就有6个肥胖患者。同时,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40年间持续增长,与肥胖流行趋势趋同。

运动+调整饮食,预防胰岛素抵抗

看来,要想预防糖尿病,就是要预防胰岛素抵抗。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身体的代谢状况。当我们进行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肌肉的活动,这就需要燃烧更多的糖分。因此,身体会释放更多的胰岛素来帮助糖分进入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频繁的胰岛素释放和利用可以训练身体更有效地使用胰岛素,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累计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多做主动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以增加肌肉的含量。

再者,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进一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我们应该控制总热量摄入,同时选择那些能够提供稳定能量、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食物、豆类、蔬菜和水果都是很好的选择。

通常,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法,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当然,这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如果已经发生胰岛素抵抗,且经过生活方式调整仍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比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它们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猜你喜欢
正常人糖分抵抗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如果只喝可乐不喝水会发生什么?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影响食品饮料中糖分检测的因素
正常人视交叉前间隙的MRI形态特征
正常人大脑皮层言语分区结构性不对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