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防控有要点

2024-04-18 23:09李向荣周标罗松江
家庭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风疹飞沫腮腺

李向荣 周标 罗松江

春季气候变化大,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流感、麻疹、风疹等,其次就是比较少见但更致命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常由病毒和细菌引起,这些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的唾液飞沫)和直接接触等传播途径传播,感染后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打喷嚏、咳痰等症状,有的还有皮疹、腹泻等症状。人群对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因此,我们要注意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当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春季高发需警惕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机体而引起的感染有传染性的疾病,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在喘气的时候吸入了能够引发疾病的“犯罪分子”。机体在经历过寒冬以后,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免疫力水平还没有调整到最好状态,而春季气温变化频繁、剧烈,一个不小心,就容易“中招”。

春季气候回暖,许多人会增加室外活动的时间和频率,特别是老幼体弱人群整个冬天都在室内活动,十分渴望在春暖花开之时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但室内外温差较大,且自身免疫力较低,同时在室外也会接触到可能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的人群,因此患病可能性较大。另外,本身就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呼吸道的保护能力较弱,且春季花粉、柳絮等外源性致敏因素较多,更容易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导致免疫能力下降而易感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5类要分清

流行性感冒 是一种可经大气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4日,平均2天。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烧、头痛、肌肉疼痛、乏力、鼻塞、喉咙痛、咳嗽等症状。另外,流感还会使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恶化,或导致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等,尤其是老年人、有多种慢性病、体质虚弱的人,在感染流感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控制流感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易在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爆发或流行。感染后,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没有任何症状,但可能会出现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而腮腺肿大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可呈现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不仅会使患者脸部发生变形,还会引起局部疼痛、过敏反应,尤其在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感更加明显。腮腺肿大一般持续5天左右,然后逐渐减退,整个病程通常为7~12天。

目前,接种相关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除接种疫苗预防,平常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病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开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春季,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非常强,潜伏期10~14天,典型的麻疹具有“发烧3天,出疹3天,退疹3天”的特点。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性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起病第2~3日,在颊内黏膜上相当于第二磨牙的外侧,可见白色斑点(科氏斑),发热3~4天出现红色斑丘状皮疹,从耳后、头面部向全身扩散。在皮疹出齐后,会依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皮肤上会有脱屑和色素沉着,同时体温下降,7~10天后痊愈。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是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大规模接种疫苗的地区,成人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淤斑等。

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有些病例不表现发热和皮疹,易被人们忽视。但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如果感染风疹,导致胎儿流产或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风险较大,会造成儿童先天性耳聋、视网膜病变、智能障碍、畸形、心脏疾病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预防风疹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接种疫苗。

预防做好这7点

(1)注意保暖,接种疫苗。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而言,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其耐寒能力下降,因此保暖防感冒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这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还能够为基础肺部疾病患者提供额外的保护。

(2)勤通风。保持工作、生活场所的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非常重要。为了保持空气的流通,建议每隔30分钟就要定时通风一次,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除了保持空气流通,戒烟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成员以及周围的人都应该主动戒烟或者接受规劝,以减少家庭内的油烟刺激。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煤烟和粉尘的污染。所以,在家庭使用燃煤或者处于尘土较多的环境时,要保持空气的清洁,减少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的卫生也非常重要。无论是饭前便后还是外出归来,都一定要洗手。另外,在打喷嚏、咳嗽或者清洁鼻子时,使用纸巾进行掩盖,这样可以防止细菌和病毒通过手传播到身体,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4)勤换衣物。衣物和被褥容易积聚灰尘、细菌和过敏原,对呼吸系统造成负担,而定期清洗和晒干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勤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習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6)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低于病毒的侵入,还有利于体内病毒的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7)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需到医院、商场、车站等人员聚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需提醒的是,一旦出现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佩戴口罩尽早就诊治疗。若确诊为传染病,应遵医嘱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以免传染周围家人朋友。

猜你喜欢
风疹飞沫腮腺
高速列车客室内呼吸道飞沫传输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船舶飞沫结冰研究综述
面对面呼吸飞沫传播和防护的流体力学初步分析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我们咳嗽时,飞沫中的细菌能传播多远?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风疹
春暖花开,预防风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