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培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之方法探索

2024-04-22 12:27曹娜支艺博
求知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高中英语

曹娜 支艺博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是培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的沃土。《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提到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应包括迁移创新类活动。就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在提升学生迁移创新能力方面还有欠缺。介绍迁移创新的本质,多维度揭示当前迁移创新类活动的缺陷,以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迁移创新类活动为例,从逻辑性、语篇文体特点以及主题语境三个角度阐述如何通过迁移创新类活动提升学生迁移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迁移创新类活动;迁移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专项课题“英语学习活动观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立项编号:CERA2021Z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 娜(1973—),女,辽宁省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支艺博(1995—),男,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

一、初识迁移创新之本质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元思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类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1],其中,思维品质维度对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设计和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由于《新课标》在思维品质维度上对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以及创新性等思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开始用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概念引领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整体结构设计。在该活动观的框架下,迁移创新类活动能够充分体现思维品质要求,它是衡量学生把握英语阅读语篇主题语境内涵的重要手段。

高中英语阅读迁移创新类活动并非局限于类似传统英语阅读课堂中“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y)的形式,活动中任何课堂教学形式皆有可能出现,如写作、口语表达等,甚至包括借由学科交叉产生批判性或创新性观点。这些丰富的形式充分体现了迁移创新类活动的三大特征——推理论证、批判评价和想象创造,学生从活动中获取关于主题语境的深层次知识,进而将其运用于全新的语言或生活背景中[2]。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对于迁移创新类活动的精心设计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和趣味性,给学生提供更多培养迁移创新能力的机会,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迁移创新类活动是教学中把握主题语境内涵的部分,是帮助教师获得学生反馈的手段以及直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生成的重要视角,而这一视角正是本文探索如何提高学生迁移创新能力的出发点。

二、反思迁移创新之应用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一书提到,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能够从本节课收获的预期结果。英语阅读课活动如果仅是让学生关注浅层次的阅读内容,或是简单地搏学生一乐,而不能真正引领学生在知识学习上有所进步、在智慧上有所发展,那么其在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方面就不能体现课程蕴含的大观念和思维品质[3]。没有主题语境的引导和对思维品质的关注,教师只能发挥单纯的展示和说教作用,这样的阅读课无法培养阅读者应具备的批判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能力,即学习者对阅读内容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创造性应用的能力[4]。

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部分高中英语教师没有予以迁移创新类活动足够的重视,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课堂上很少培养甚至不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没有重视对迁移创新类活动进行打磨,迁移创新类活动流于形式,无法为学生提供自我行动的机会。这种概念性失误体现了教师对超越文本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设计的忽视,会导致阅读课程无法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5],变成纯粹的语言训练。

第二,学生在迁移创新时无法灵活利用所学知识。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类活动与迁移创新类活动出现了断层。这种断层源于教师对主题语境把握不准确或者过于肤浅,缺乏对文本价值的基本尊重以及对文本内涵的深层挖掘[5];也在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忽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跳跃性过强,导致教学逻辑不清晰、学生评价不深入、创新活动缺乏铺垫,未达到分析、评价和创新层面的要求[6]。

第三,学生的迁移创新没有往高阶思维方向发展,尽管迁移创新类活动在教学设计上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学生几乎没有自我探索、表达观点的机会。分析问题产生原因,首先是活动缺乏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环节,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创新和研究[7]。另外,将“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混为一谈,虽然活动中有一定的知识迁移环节,但是学生的反馈是固定且无创造意识的,不能体现创新性。换言之,就是超越文本的活动形式单一,局限于回答问题、课文填空、简单讨论和采访等常规活动,缺乏对文本的拓展[5]。

三、探索迁移创新之实践

本文以笔者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设计为例,阐述如何通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培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

(一)从应用实践活动出发,在迁移创新中逐层深入

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形成的深层次知识源于“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两个环节中的前置知识,应用实践类活动中的“情景操练”能为迁移创新类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迁移创新能力培养是高中英语阅读活动的高层次目标[8],所以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首先要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学生后续能够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学生的前置知识同迁移创新类活动相联系,通过知识重现、示例和启发性课堂用语,让学生合理、准确地利用前置知识提升迁移创新能力。

以外研社“陽光阅读”系列高一下学期用书中的文章“Hoppy”为例,这篇文章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讲述了主人公Hoppy在海边帮新朋友Gerald摆脱校园霸凌者,两人友谊得以加深的故事。由于文中出现的人物较多且各有特点,因此在本课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活动中,笔者将学生分组,让各组选择故事角色,分别总结其性格特点。到了迁移创新类活动环节,每组学生首先要反思分析角色性格特点,包括定位记叙文中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选择合适的词汇描述人物性格特点等,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分析记叙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接下来,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将上述分析流程倒置,以个体详细描写自己的经历为起点,最终表达个体在此经历之后的感受,这也是日记的大致结构(如图1)。

上述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之间的衔接,利用了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的活动方式和成果,为接下来的迁移创新类活动提供语言知识和实践方法。同时,在培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上,这一设计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迁移创新能力时应有据可依。

(二)挖掘语篇文体特点,让迁移创新大放异彩

迁移创新类活动从整体上看属于语言输出活动,教师可以依托阅读文本中的词汇、情节,甚至是某个具体的语篇特点启发学生思考语篇主题语境背后不同层次的内涵。新颖的视角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使迁移创新类活动更有价值。

回到笔者的教学设计,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各组学生需要根据本组选择的故事角色进行组内合作,从所选角色的视角完成日记,日记内容为对海边事件的回忆与感受。在先前教学环节中,各组都分析了角色的特点,因此学生要将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以所选人物角色的视角和口吻完成日记。以他人视角写日记是该活动设计的创新点,既能让学生揣摩不同角色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感受,又能使其通过切换视角撰写日记的方式,充分利用在前面活动中总结的人物性格特点。在撰写日记时,学生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换位思考培养道德品质,从而落实英语课程的育人任务。

(三)结合日常生活感悟,让迁移创新有温度、有深度

迁移创新类活动是对主题语境的深入探索,这种探索不只存在于英语学习中,还应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迁移创新类活动要建立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此外,情境创设应关注学生熟悉的话题,否则会影响学生探索的兴趣,削弱他们探讨的动力[7]。真实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主题意义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新经验[9]。因为阅读语篇基于特定的主题语境,所以教师要通过具体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流程帮助学生见微知著,构建“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从知识中获取思想,从思想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积累新经验”的阅读课和阅读学习流程。

承接上文的教学案例,在学生完成日记撰写并进行小组展示之后,笔者利用类似图形组织器(Visual Organizer)的形式(图2),引导学生根据本组选择的角色来思考如何应对校园暴力。这一思维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一方面,每个角色都见证了友情和校园暴力之间的碰撞,而不同人物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应对;另一方面,在经历选文中的事件之后,每个角色又对友情或校园暴力产生了新观点。上述教学设计体现了KWL(知思学)教学思想中的“L”,即“What I learnt from re-thinking”,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与角色的理解,使其在批判与评价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实现高阶思维目标[6]。

结语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迁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内容要求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大维度,高中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词汇和语法知识上,更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迁移创新类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沃土,也是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全新考验,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还要准确、深刻地挖掘阅读语篇,从而启发学生的心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从逻辑性、语篇文体特点以及主题语境三个角度探索了优化迁移创新类活动的方式。优化迁移创新类活动任重道远,这一探索之路既是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路,也是学生人文情怀、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Wang Q, Luo S. Shifting from Teaching the Subject to Developing Core Competencies Through the Subject: The Revised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2017 Edition) in China[C]. Second Handbook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witzerlan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Education, 2020.

Wiggins G, McTighe J,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Expanded 2nd Edition) [M]. Alexandria, Virginia US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005.

Krashen S. Writing: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M].Oxford: 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1984.

钟群,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迁移创新類活动的设计[J].高考,2019(24):15.

陶宇,图形组织器在阅读课迁移创新类活动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3):41-44.

吴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迁移创新类活动设计的原则及运用[J].校园英语,2023(5):123-125.

李玉娟,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迁移创新类活动探究:以“You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为例[J].甘肃教育,2022(20):98-102.

陈玉松,迁移创新类阅读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J].江苏教育,2020(83):69-70.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教给方法,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