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灵韵消逝的时代

2024-04-22 09:54王一心
科学导报 2024年20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

王一心

关键词:艺术作品;灵韵;机械复制技术;艺术民主化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一部讨论当代艺术的重要著作,作者为美国文化批评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机械复制技术的发明使得艺术作品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对于艺术本身的定义和意义产生了深刻影响。

灵韵的消失。灵韵是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曾被译作光韵、光晕、意韵等。它意指本真性、即时即地性,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本雅明说:“在艺术作品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灵韵。”通俗而言,灵韵其实就是艺术作品被创作过程中“与其所在场地的关系,与其外部语境的关系”[1],当下人的身心体验与物紧密融合,有着一种独一无二的感受,一旦脱离了当时的身心体验,灵韵便不复存在。

传统艺术本具有灵韵,而现代社会机械复制手段的产生,一方面为原作带来了人类不可比拟的影响力,又一方面导致了灵韵的丧失。无数艺术作品通过机械复制产出模样相同的艺术复制品,其外形相似度可达百分之百,甚至能够放大、捕捉到肉眼看不到的原作部分。手绘艺术品通过复印打印等方式被推向更广阔的现实市场,创造巨大效益。另外本雅明将戏剧和电影进行对比分析,展示了机械复制致使灵韵丧失的一大表现——与戏剧相比,电影缺乏本真性。戏剧演绎的过程中,演员、灯光、旁白等众多舞台因素相互配合,才让整个舞台表演连贯和浑然一体,观众在瞬间被散发的“灵韵”所触动,给予舞台相应的即时反应,形成良性互动。而电影中的演员表演是拼凑和零碎的,整个影片拍摄过程中演员的神情、动作和意旨、手段是拼贴而成的。本雅明为此举了一个例子,电影导演对演员表演被敲门声吓一跳不满意,于是在演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从背后开了一枪,将演员惊慌失措的表现剪贴到影片之中,而不同于戏剧舞台上连贯的敲门声和真实的慌张表现。灵韵有着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又超越体现着伴随人的身体对自然的感性体悟,它是历史的见证,是物质与人的结合。

艺术接受价值的转变——展示价值取代膜拜价值。“艺术在单纯作为巫术——宗教之膜拜对象时,其与接受的关系也就是纯信仰的关系,而不是审美的关系,膜拜者在艺术品那里所看见的是神圣者或神秘的力量,而不是艺术美,即他们得到的不是审美感受的满足,而是信仰观念的满足。”[2]“最早的艺术作品起源于仪式服务,首先是巫术仪式,其次是宗教仪式”[3],具有崇高性和内在神秘性。在本雅明生活的年代,法西斯大肆宣扬“崇尚艺术,毁灭世界”的口号,利用艺术来制造领袖崇拜和纳粹思想,达到控制群众和社会的图谋。传统艺术的灵韵和膜拜价值结合后极易成为法西斯主义所利用的政治工具。而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五花八门的艺术复制手段使它越来越适于展览,从此撵弃了灵韵,不再具有神秘性。艺术作品从放置在教堂和神坛上受顶礼膜拜,发展到置于展馆和群众可视领域被人观赏,或者借助互联网、电视等媒介,拉近了普通大众和艺术品的距离。现代社会中物质层面的满足,使得大众增强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向往,竭力打破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垄断,接受者也可以随时成为创造者或者生产者。总而言之,“膜拜价值”隐匿了艺术作品,使它成为少数人所享有的特权和能深入接触的神圣物;而“展览价值”则是解放了艺术,艺术作品从此真正走进生活,并使之成为一种功能全新的创造而被更多人看见和欣赏。

艺术感知方式的转变——由专注凝神式转向娱乐消遣式。专注凝神的对艺术品的感知方式是指欣赏作品者气定神凝,专注在作品的意境之中,由此抒发对艺术作品的虔诚和敬仰,进入一个忘我的陶醉的境界。[4]而娱乐消遣的感知方式是指面对机械复制艺术,欣赏者减少了膜拜心理,不完全专注于作品的内核世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相对心神涣散的心境。面对艺术,人们不仅仅是毕恭毕敬地视作神坛之上的创造,而是更多地走向茶余饭后的日常生活。[5]例如梵高的《星月夜》出现在街口的报亭杂志封面,再或者是维纳斯雕塑的复制品屹立在街道,为城市风光增添一抹亮色。艺术已经在以这种更为大众接受和更易被大众欣赏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表现出一种消遣的娱乐式的感知形式。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论述重点在于当代艺术中机械复制技术的应用。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艺术生产模式,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规模复制和流通,从而使得艺术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的形式。然而机械复制技术也带来了问题,例如如何保护原创作品的权益,如何判断复制品与原作品的价值等。

此外,这本书探讨了机械复制技术对于藝术作品的本质影响。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失去了原作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艺术作品成为了可以随意复制和大规模传播的商品,这也导致了艺术品的消费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

最后,这本书也关注了艺术作品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作者认为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社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体现。机械复制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改变了艺术本身,也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文化观念的演变。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机械复制理论在现今折射出的启发光芒也弥足珍贵。“本雅明仍旧眷恋传统艺术的灵韵,眷恋艺术作品的膜拜价值,对现代艺术进行批判,认为这是对灵韵的撵弃,剔除了人的自主行为;另一方面,他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是包容和肯定的,他认为机械复制技术代表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科技造就了新艺术,推动了艺术作品走向市场。”[6]本雅明思想上的矛盾也正启发着我们面对现代性问题,不应断然地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在两个极端之间也许能找到能合适的解决矛盾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鲍里斯·格洛伊斯:《艺术力》,杜可柯,胡新宇译.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

[2]毛崇杰.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之三:20世纪中下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49.

[3]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4]徐琦玲,林志明.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本雅明论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6.

[5]周婉月.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0.

[6]蔡曦.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研究[D].湖北大学,2013.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罗拥军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