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成因及教育保障机制构建研究

2024-04-22 09:54林丽专
科学导报 2024年20期
关键词:困生资助心理健康

林丽专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以下简称:“家困生”)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他们往往被贴上“特殊群体”这样的标签,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受自身家庭经济贫困的影响,承担着不可抗拒的经济压力,导致其在校生活方面产生困难,这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这包括自卑、焦虑、缺乏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等,这些情绪的存在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害的,长期下去会导致他们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学业发展。目前,国家和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经济物质方面给予的高度关注,已经发展和完善到了“七位一体”——“奖、贷、助、勤、减、补”和绿色通道的资助阶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困生的基本需求。高校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贫困”问题。从心理层面上脱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和痛点,因此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制定出有效且可实施的解决方案,是刻不容缓的。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的主要表现

  (一)自尊与自卑的同化交织引发敏感脆弱

在家困生这个大群体中,存在自卑的心理是相当普遍的,究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达不到所预期的效果,他们渴望得到更好的生活,可现实的经济状况是实现不了的,这就使得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周围同学(非家困生)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活相对于中学而言,是崭新且多样的,不再是中学时期“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而是充满了各种诱惑与挑战的,社会大环境日益刺激着学生的消费欲望。以校园里高频率出现的先进电子科技产品为例,当家困生看到同学人手一台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先进电子产品时,他们的内心是渴望拥有的,可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偶尔宿舍聚餐时,他们也会羞于无力支付聚会费用而选择推脱。诸如此类的生活常见情形,无疑会给家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容易使其萌发“处处不如别人”的想法,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二)生活与学习的双重压力引发焦虑抑郁

焦虑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的心理问题,而家困生出现此类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自身进步来改变他人对于家困生固有的“差”印象,以此来获取与他人公平的对待;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家困生迫切进入到社会上工作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但又想通过学历上的提升来换取选择工作的主动权。考取研究生也就意味着还要再交3年学费,还得再从家里要3年的生活费,这显然和他们的实际困难是相矛盾的。特别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期间,部分家困生的这种焦虑心理会达到顶峰。

  (三)孤僻与偏执的性格内化导致责任意识淡薄

少部分家困生过度依赖外界资助,没有勇气去克服自身家庭经济困难,把本该用于保障基本生活的资助金用在了与自己经济条件不匹配的高额消费上,对国家给予的资缺乏有感恩意识,对学校、社会、国家没有做出应有的回报和贡献,缺乏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此外,部分家困生的思想包袱过重,长时间自我封闭,缺乏目标导向,自我理想追求不明晰,常常陷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无法自拔,不关心周边的人和事,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

  (四)家庭与阅历的差异失衡诱发悲观情绪弥散

部分家困生由于父母离异或为单亲家庭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完整的家庭关怀,从而在心理上长期处于失衡的状态,加之社会资历和经验的不足,让其缺乏能够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当面临学业与工作上的挫折与困难时,部分家困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而且认为自己无力改变,开始否定自己。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的干预及保障机制构建

高校在做家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把“资助育人”贯穿全过程,覆盖全体家困生,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读得起书、上得了学,资助工作不仅是要解决学生生活贫困问题,更要体现资助育人、育才的教育功能。要解决家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最重要的是引导该群体加强心理建设,帮助其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自身强大起来,“自助”克服心理贫困。

  (一)建立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援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就是解决实际问题,造成该群体“心理贫困”的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的经济贫困。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其实际问题就是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使家困生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可以自然、勇敢地表现自己。目前,“奖、贷、助、勤、减、补”和绿色通道“七位一体”的资助政策已基本满足在校家困生的经济需求。教育者要走进学生群体中,做到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从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在和学生交往中的同时,掌握家困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根据家困生不同的心理特征,选择最恰当的资助方法对其进行引导和帮扶。目前,国家已建立健全的资助政策,除了国家助学金外,家困生可以根据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和需求,选择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来缓解学费所带来的压力,贷款学生到校后可通过学校为其设置的“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可保证家困生顺利报到注册,直接缓解了家困生因担心交不上学费而产生的焦虑心理。我们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以国家资助政策为契机,认真审核家困生递交上来的申请表,从中了解学生家庭人口组成、负债、收入等情况;其次我们还要对家困生的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全面摸排,并为其建立心理档案,分析家困生所存在的心理隐患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该群体选择合适的心理排泄和咨询方式。

  (二)建立个体心理访谈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预防为根本的心理育人工作,其目的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引导他们积极走出负面心理的阴霾,使其健康成长。“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级网络体系。在具体的工作落实中,学校要持续关注家困生这个特殊群体,定期开展家困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及时发现心理异常学生,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后续跟踪反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家困生为中心,设计“扶贫+扶智+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多方面多层次对其进行教育。学校应建立家困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创新心理咨询方式,开展“无接触式”心理健康咨询,这样既可以保护家困生的隐私,还避免了正面说教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教育者要善于运用“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对家困生进行循循善诱式的教育,使积极正面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入心,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建立外部服务保障与家庭内部关怀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可有效地把社会所倡导的精神和品质潜移默化地注入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中。例如,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指导家困生学会自我调适;对受奖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讲座,提升其感恩意识;开展“资助宣传月”系列活动,开展资助征文、演讲、书法比赛,组织家困生到福利院、敬老院、乡村小学等地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还要着重引导家困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其奉献精神和感恩意识,提升家困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我们要引导家困生正视自己的贫困和生活现状,不因家庭贫困而影响自身健康发展,要树立“人穷志不穷”的信念,以积极、顽强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貧困。其次,要引导家困生进行自我教育,鼓励家困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信心,勇于展示自身所长,对自己的优点给予肯定,积极参加校园活动来获得自信和他人认同感,同时引导他们学习心理相关书籍,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最后,鼓励家困生主动向优秀朋辈榜样学习,例如:校园自强之星、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以朋辈为榜样进行自我教育,寻找朋辈身上的闪光点,反思自身的不足和进步的空间,以此来激励自己前进。

  结语:

高校学生工作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在开展学生帮扶工作及保障进程中,应当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换位思考,理解他人,避免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创伤。要用温暖的语言、真诚的态度与心理敏感的家困生进行交流,与学生共情,以此来获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放下戒备心,通过架通心灵桥梁,给他们灌输勇气和力量,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桂林理工大学2020年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西南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及资助方式选择研究(编号:GUT20FD36)”项目成果。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困生资助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家困生的积极品质
心理健康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德困源于心困
——小学德困生现象及心理辅导策略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