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品牌500强:中国居第三 需警惕三风险

2024-04-22 07:04胡燕妮刘光浩
中国经济报告 2024年1期
关键词:领域能源企业

胡燕妮 刘光浩

提 要: 2023年12月13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我国共48个品牌上榜,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三,成为大型经济体中唯一逆势上升的国家。但仍需警惕我国先进科技“硬实力”面临短板,美西方打压对我互联网品牌声誉损害,“双反”调查对我能源品牌出海冲击。建议密切关注国际化运营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品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做大做强中国品牌。

一、美国保持品牌第一强国位置,我国首次跃居全球第三

从全球表现看,美国上榜品牌减少但仍蝉联榜首。2023年,美国占据世界品牌500强中的193席,较2019年疫情前大幅减少15家,但依然以较大优势占据并保持世界品牌第一强国位置,且前三名的微软、苹果、亚马逊均属美国。法国入选品牌49个,排名全球第二。细分领域中,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消费重心向居家消费转移,食品与饮料业强势复苏,本年度共35个品牌上榜,较2019年增加2个,位居榜首;汽车与零件业依然稳健,共32个品牌上榜,位列第二;零售业同步回暖,共28个品牌上榜,排名第三;欧洲能源危机引发连锁反应,传统能源行业重回上升趋势,本年度共28个品牌上榜,较2019年增加6个,排名并列第三;ICT相关领域发展迅猛(含电信、互联网、软件、计算机与通讯领域),上榜品牌数量从2019年的71个增加至本年度的77个,其中美国37个,中国10个,中美之和占比超过六成。

从中国表现看,上榜品牌逆势增长跃居全球第三。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上榜品牌数量逆势增长的国家,上榜数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我国品牌上榜48个,较2019年疫情前增加8家,首次超越日本(43个),跃居全球第三,国家电网、腾讯、海尔在中国品牌中位列前三。与此同时,美国、法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品牌上榜总量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2023年新增的25个品牌中,我国占据6席(美国5家),分别是保利、抖音、中国华电、通威、中国航油和波司登。细分领域中,ICT相关领域品牌上榜数量最多,达到10个,占我国总量的20.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5.4%。尽管我国品牌上榜数量大幅增加,但头部品牌与美仍存较大差距,我国在前十名头部品牌中仍为空白,而美国占据8位;前100名中我国仅入围10个,而美国占据半数(50家)。

二、我国品牌影响力跃升的主要原因及潜在风险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在先进科技“硬实力”方面仍落后美国。从计算机与通讯领域看,2023年我国企业上榜4家,分别是华为(第55)、台积电(第99)、联想(第126)、小米(第392)。与2019年相比,新增小米公司;臺积电上升384位;华为、联想排名分别下滑4位和27位。一方面,虽受到美国实体清单、出口管制、“清洁网络”等排华措施影响,但我品牌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2023年8月,搭载麒麟芯片9000s的华为手机Mate 60 Pro的成功推出,标志着我国在迈向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取得了关键胜利。榜单显示,自2019年以来,华为品牌一直保持在50名左右。另一方面,在系统软件、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核心技术方面,我品牌优势明显不足。榜单显示,软件领域7家企业均属美国,包括微软、甲骨文、奥多比(Adobe)等,且这个领域自2019以来一直由美企独占;人工智能领域只有美国企业OpenAI上榜。虽然我国在计算机与通讯领域中占据4席,但主要优势集中在手机、电脑等终端制造,反观美企有11家,包含英特尔、英伟达、高通、博通、超威半导体等5家先进芯片设计与制造企业。

(二)互联网模式创新引领全球,需警惕美西方打压致使我品牌声誉受损。从互联网领域看,2023年我国企业上榜4家,较2019年增加1个,分别为腾讯(第34)、阿里巴巴(第120)、百度(第309)和抖音(TikTok,第342)。其中,抖音首次上榜且成为榜单中最年轻的品牌。与2019年相比,腾讯排名上升2位;阿里巴巴与百度分别大幅下降45位和86位。一方面,以TikTok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出海势头强劲,中国品牌的中国模式已引发各国企业跟随效仿。据Sensor Tower统计,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TikTok已连续第12个季度位列全球下载量榜首(Instagram第二、脸书第三),表现出中国品牌在移动应用市场中无法撼动的领导地位。尤其是TikTok凭借创造性的算法推荐技术,引发全球头部社交媒体平台迈向“短视频时代”。如Meta(脸书母公司)推出同类短视频应用Lasso;YouTube发展短视频模块Shorts;脸书和Instagram上线短视频新功能Reels。但这些新应用新功能在用户规模、下载量和使用时长等方面尚无法与TikTok相提并论。另一方面,美为维护其互联网领域霸主地位,不断对我出海经营设置障碍,严重影响我企业形象与品牌声誉。如鼓吹TikTok威胁美国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要求政府设备不得使用和下载,甚至提出全面封禁中国社交媒体应用(含腾讯旗下WeChat);污蔑我跨境电商(含阿里巴巴旗下速卖通)强迫劳动、偷税漏税;谎称我国云服务商(含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存在安全隐患,计划对我实施制裁。

(三)“一带一路”拓展能源企业市场发展新空间,需高度关注美西方“双反”调查对我造成的负面影响。2023年上榜的28个能源品牌中,我国占据四分之一(7个),超越美国成为占比最高的国家。相较2019年新增的6个能源品牌中,我国品牌贡献半数(中国海油、中国华电、中国航油)。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助力能源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十年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日趋紧密,能源领域累计投资额约占我国对沿线国家总投资额的40%,其中电力部分占能源投资一半左右,为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等能源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业务板块成为传统企业新的增长点。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攻坚期,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加快布局新能源领域,逐步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2022年,中国石油开工建设47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新能源新业务方面投资76.7亿元,同比增幅252%。但是美西方“双反”调查愈发频繁,恐将限制我能源品牌海外拓展。近年来,美欧等国不断针对我国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数次加征关税。同时,欧盟也正在考虑对中国风电机组启动反补贴调查,恐将进一步筑高我能源产业国际市场准入门槛,对我能源领域品牌出海造成冲击。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品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我国自主品牌培育发展。加大对半导体首台套装备、集成电路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关键软件产品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专项基金、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多种工具,给予高科技领域龙头企业以全方位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研发能力和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其对技术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二)鼓励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加快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谈判进程。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强与东盟、日韩等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领域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强化与共建国家在跨境电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深度合作,为我企业海外拓展、打造全球化一流品牌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品牌对外宣传,持续通过中国品牌博览会、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等活动,展示中国品牌形象,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三)警惕国际化运营的地缘政治风险,妥善应对美西方无理打压。密切跟踪美西方国家对我企业打压态势,建立政府牵头、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与重点企业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协助相关企业做好风险预警与评估,并向其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和政策指导。针对企业面临的歧视性措施和政治性打压,可利用我超大规模市场对各国经济的杠杆作用进行适当制衡。

(作者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领域能源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领域·对峙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