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2024-04-22 05:18
红领巾·萌芽 2024年4期
关键词:茵陈蒿华佗茵陈

故事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和董奉、张 仲 景 并 称 “ 建安三 神医”。

华佗生活的时代, 正值东汉末年。那个时候,天下分裂,战 乱频繁,气候也很异常,不是水灾就是旱灾,导致各种疾病 横 行,老百姓的日子非常艰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受到病痛折磨,官员也不例外。有大官看中了医术高明的华佗,但是,华佗一心治病救人,放弃了做官的机会。他每天东奔西跑,给大家治病 疗 伤,从不在意对 方的贫富贵 贱。

在黄疸病流行期间,华佗发现茵陈蒿的效果不错,但就是不稳定。于是,他花了三年的时间去研究,最后发现三月的茵陈蒿的药效最好,后来,他用这味药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流传着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 ”在给老百姓治病的过程中,华佗发现了各种妙招,比如用青苔制成的膏药可以缓解被马蜂 蜇 后的肿 痛; 用紫苏叶可以解除 吃了鱼蟹 后 的中毒症 状 ,等 等。

华佗擅长区分不同的病情,根据病人的身体差异,对症下药。一天,官吏倪寻和李延都出现了头痛和发烧的症状,结果,华佗给两人的药方截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却是发汗的药。 两人感 到奇怪,寻思难 道自己被区别对待了?

华佗看到两人阴晴不定的脸色,解释道:“你们二人虽然症状是一样的,但是致病原因却不同。倪寻是因为积食,李延是因为 受 凉,因此你们的治疗方法也就不同了。” 两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果然,他们按照 华 佗开的方子,各自吃药 后,第二天就好了。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WFi)书·华佗传》。

释义

这个成语的本意是针对病症用药,现在用来比喻(yM)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cuHshU)。

活用

1.多亏姐姐“对症下药”,经她的妙手,我的电脑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2.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你可别退缩(tuKsuT)。你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找到学习中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去解决它。

活学

和“对症下药”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不少。考考你,你能从下面把它们找出來吗?

(答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成语“红”了

猜你喜欢
茵陈蒿华佗茵陈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Chemical characters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Baqi Lingmao formula(巴芪灵猫方)on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茵陈蒿汤煎煮工艺的优化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利胆退黄夸茵陈
华佗学医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