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

2024-04-22 17:21茹天陈应玮
三角洲 2024年9期
关键词:标志设计标志传统

茹天 陈应玮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包含了教学过程中的前期——文化性导入、中期——传统文化符号的提取、后期——多媒介手段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是课程中的一个难点,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富有逻辑的创作流程,通过观察和分析的方法进行创意思路的梳理,用视觉研究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跨维度的设计表达,这种教学实践的方法是扩展课堂知识边界、突破学科限制、发挥学科创意优势的有效路径。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使农民增收,其中助农、兴农品牌的打造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使农特产品、乡村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消费者,是现代设计者应思考的重要问题。助农品牌的打造需要更多的设计人才以创意与智慧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之中,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引导、设计方法讲授、设计观建立培养新时代设计人才。

标志设计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文化内涵与品牌精神内核的集中呈现,标志所传递出的文化性、审美性特征,以及其背后的品牌效应是实现农特品牌塑造并以此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以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标志设计》为例,课程主要通过结合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创意思路、制作方法、设计技巧以及应用表现,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整套完整的标志设计方案,在专业实践课堂中,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将服务社会与民生的实际项目顺畅地导入课堂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进行标志的系统化设计时能够发挥潜能,以创新的设计手段、丰富的艺术创造,探索服务于乡村振兴项目的视觉创意方法。

前期引导——设计的文化性研究

乡村振兴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农民增收,那么助农品牌的塑造就是《标志设计》课程实践项目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基于具体项目的文化背景,再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属性,探索能够进行创意与设计实践的有效切入口,因此,设计文化引导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是启发创意产生的好方法。

在实际的助农品牌塑造中,设计者面对的往往不是单一项目的设计,而是面对一个区域的综合地理精神标识、自然标识,以及文化资源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对于助农品牌的塑造,强调历史性、民俗性使得这一类设计项目往往不局限于农特产品的包装宣传上,而更倾向于对于某一农业地区的整体品牌化包装,包括了农特产品、农业旅游、历史文化宣传等方面,正因如此,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助农品牌打造上往往会融入一定的民间艺术元素以强化其地域性特征、历史元素或民俗趣味,学生在设计调研阶段,面对大量的信息往往会感到迷茫,进行前期资料整理与收集时常会只关注于具体的造型或形象,忽视形态背后的文化性特征,因此在教学中,设计的文化性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设计教育不应该只培训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需要培养具有文化修养和内涵、人文科学知识丰富、专业技艺精湛的创意人才。在助农品牌的打造中,文化性研究能够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品牌定位与产品“生存土壤”,使学生在进行形象提取时能够快速地捕捉到关键信息或形象,进行有效的视觉联想与符号化研究。以2021年福建省永福县永福花卉标志设计项目为例,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项目引导时,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的调研,并与学生共同进行了前期的文化性挖掘,总结出永福花卉的“绿色创新精神”“现代化集中经营模式”,以及该地区所存在的红色文化基因,在造型的提取中,以永福花卉的代表性花卉——杜鹃花为主要形态进行视觉研究,以永福地区的革命精神、勤劳朴实的花农形象、不断创新的永福镇花卉行业现状为文化背景依托,进行头脑风暴与小组讨论,产生了许多基于文化性导引的有效创意点,对于文化形态的挖掘是在项目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关键词进行的视觉形象推敲。在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由一个抽象的文化问题进行多种视觉形象的探索,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创意性思考,并鼓励学生以草图推敲的方式进行文化内涵的概括与整理,这种方法启迪了学生的创意迸发,辅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中期实践——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觉研究

标志对于建设系统化的視觉识别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项目导向型教学中,助农品牌的塑造应强化以标志设计为核心的品牌塑造过程,使学生了解品牌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例如,可以在普适性的象征图形基础上,融入更多的乡土文化与民间艺术语言,使标志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更明晰,便于突出品牌个性,而对于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语言的挖掘,可以附着于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视觉语言转化上,使现代设计形式与传统文化元素、民俗艺术、乡土文化相结合,焕发新的生机与力量。

在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觉研究需要教师以大量的实际案例为启发,使学生明白传统艺术形式的艺术化表达方式,避免陈旧老套和返古,启用现代的视觉设计观念,展示富有民族韵味的新颖别致的形态。

启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觉研究,是项目导向型教学的一种创意启发方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助农项目,往往具有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因此,在中期进行设计实践时,依据具体项目的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引导,是教学中启发学生形象创造的有效方式。

对于传统元素的挖掘可以从文化意义、元素内涵、形态启发等多个角度进行。例如,2022年镇巴毛尖标志设计项目中有同学以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篆刻艺术为创意的切入点,从传统文化所提供的形象特征入手,赋予现代视觉语言进行造型的创造,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效果。在前期教学中,学生对于视觉形态的捕捉多停留在插画或绘画的直接表达上,对于镇巴毛尖的整体印象表述缺乏文化根基与视觉氛围,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转化教学思路,从造型创造的辅导转向为启发,学生以传统文化符号为根基,以“形”“音”“意”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并通过桌边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归纳与总结中国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元素特征,分析这些元素背后的形象表达、精神诉求、指代含义,启发学生从标志设计的信息传达功能出发,融合审美追求,进而探索传统图形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的中期阶段,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与挖掘能够使学生捕捉标志设计的符号化、集约式信息传递效果。传统文化元素所包含的色彩体系、文字构造、图形图案本身就是形式审美的集中体现,对其挖掘有助于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提升,而其中所蕴含的图形、字体、色彩、编排组合规则,使学生能够快速地在形象提取阶段搭建起基础的美学结构。标志设计课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不仅仅直接应用传统艺术中的图形、色彩或组合规则,也可以从自然景物入手,以具有东方韵味的视觉表达方式出发,以传统文化资源或视觉形态的民族化表现为切入点,将标志设计的美学表达付诸具体的设计实践之中。

在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研究,依据具体设计项目而进行,由于在助农品牌打造中往往以标志设计作为核心,农业品牌塑造的诞生土壤与传统文化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效地进行传统元素的视觉符号提取,将有助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快速捕捉到造型提取的规律及方法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有效挖掘,也能使学生从认知层面加深对于助农品牌文化土壤的认识,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视觉符号的提取,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有针对性的视觉符号提取能够快速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并且在消费者的心理层面上树立起对于该品牌良好的第一认知,以具有民俗性、乡土化的艺术手段增加以标志为核心的品牌视觉印象,从而使助农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

后期应用——标志延展中的综合表达

《标志设计》课程后期,启迪学生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表达是非常关键的教学步骤。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理解往往止步于设计方法的成功训练,以及完整设计形态的塑造,课程后期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标准制图或标准手册的制作,但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仅仅完成以上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不断涌现的新工具和新媒体使艺术创作的表达空间不断扩大,传统的基于印刷媒介的标志应用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时代发展,跨界的设计、综合的创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设计者的必备技能。因此,在课程后期对学生进行标志延展的综合表达启发是非常关键的,这一环节不仅需要启发学生进行多媒介的标志应用尝试,也要鼓励学生以多种媒介手段进行设计方案的整合,并为依托于标志设计的品牌塑造奠定基础。

亚历克斯·怀特在《标志设计的五大法则》中曾经提到,“设计发散思维,用来生成创意;聚合思维,用来整合优势,产出最终研究”。这就说明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既包含了具有发散性的创意表达,也包含了设计方案的整理与聚合,以及与其相关的产出与应用。现代标志所具有的品牌属性,整合了具有时代性的应用方式、动态的呈现效果,已经成为标志应用过程中的一种趋势,因此,在项目的收尾阶段,要让学生了解标志设计与后续衔接课程的重要关系,并进行多维度的延展与应用。

标志设计延展部分分为静态应用和动态应用两个层面,在依据不同媒介表达的两大视觉系统中,标志形态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既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特征,同时也具有多维度的表现空间。对于标志在多种媒介上的尝试,可以使学生体会标志图形所具有的生命体特征与符码特性,标志视觉符号的连续性、动态性、交互性、空间感都将成为标志设计应用中的亮点。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对动态软件或三维软件的介绍及初步讲解,以及基于标志设计的動态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当标志设计的基础方案确定之后,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路的整理,会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一方面进行三维形态的探索,另一方面进行动态方向的实验,以草图和脚本的形式确定标志方案在三维或动态空间中的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固守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领域,而在多维空间进行视觉探索,这种教学方式的拓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专业技术过硬的新型创意人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探究是提高授课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以实际项目为导向的标志设计课程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专业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对接市场需求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与业务实践平台。

《标志设计》教学实践方法探索,本身也应是一种富有创意的设计行为,对于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将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创作潜能,使新颖的设计创意、专业的设计手段、富有家国情怀的设计责任融入专业教学之中,为农民增收、为助农兴农品牌的打造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茹天,博士,西安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设计。陈应玮,1994年生,女,浙江诸暨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20届学生。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跨媒体艺术、艺术设计。本文系西安美术学院2023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设计美育助力乡村振兴在标志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JY01)成果。

猜你喜欢
标志设计标志传统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探析标志设计中的简繁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