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风险事件的全程管理措施与应急响应

2024-04-22 20:53白海洋高慎波
三角洲 2024年3期
关键词:预案舆情应急

白海洋 高慎波

当今社会社交媒体高度发达,公众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观点表达、间接传播逐渐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热点话题中的活跃群体,显然已经成为影响舆论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高校必须面对的舆情风险事件,面对舆情风险,高校如何实现全程管理,同时做好应急响应,成为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高校网络舆情风险事件波及范围与影响机制

一、舆情主体特殊且传播迅速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参与主体往往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迅速传播事件,扩大事件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虽然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起初可能只涉及一小部分学生,只有少数学生会参与舆论话题,大多数学生可能只是观众或被动接收者。但是若舆情风险事件没能及时管控,风险事件将持续恶化,最终导致舆情波及范围持续扩大,造成难以挽回的名誉损失和群体伤害。

二、泛化异化炒作及表达失真

在网络舆情事件中,信息往往经过泛化、异化和故意炒作,导致事实真相被扭曲和模糊化。部分传播者可能会夸大或夸张事件的程度,甚至发布虚假信息和谣言。这种失真和误导会进一步加剧事件的复杂性和舆论的不确定性,很多在校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辩证分析判断能力,所以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三、线上线下交织与群体极化

网络舆情事件通常涉及线上和线下的双重传播,线上观点影响线下思考,线下人群也可能随时转移线上发表观点。参与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伴随事件持续推进而出现极度分化,形成不同观点和立场的群体,并且在线上社交平台上进行激烈争论和辩论。严重时线上舆论情绪化、极端化,因而衍生网络暴力。更为严重的是极端人群也会渗透到线下,引发现实生活中的冲突,甚至是暴力事件。高校学生若处于舆情波及范围,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更有甚者可能随时成为被害者或施暴者。

高校网络舆情风险事件的全程管理措施

一、风险潜伏期:“早发于未然”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机制

潜伏期通常发生在舆情事件爆发之前,此时舆情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但潜在的风险正在积聚。在潜伏期舆情风险信息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新闻媒体等渠道传播。这些渠道能够快速传播信息,引发公众关注。虽然此时舆情风险尚未形成明确的趋势和态势,但是通过及时观察舆情的发展态势,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潜在的风险。因此,高校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舆情风险的潜伏期,高校应建立起全面、及时、准确的舆情监测机制。通过监测网络社交媒体、新闻媒体、论坛等渠道的舆情信息,及时察觉和预警可能引发的舆情风险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高校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舆情监测软件、数据挖掘等工具,对各类信息渠道进行持续性监控和分析,及时获取与高校相关的舆情信息。监测内容可以包括高校的名字、师生及校友的相关关键词等,也可以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追踪监测,还需要尽量将监测范围锁定在本校区所在城市。通过对社交媒体、新闻媒体、论坛等平台的信息搜索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引发舆情风险的事件或关注点,并进行预警和标注。同时,建立起与学校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确保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能够快速传达到相关负责人或团队。

二、风险爆发期:“临危不惧亦不乱”加强舆情管控与危机处置

舆情风险全面爆发时容易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并在各种渠道上得到广泛报道和讨论。舆情风险事件通常呈现出激烈态势,不同观点相互冲突,公众情绪可能波动剧烈而且相关话题迅速扩散和蔓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超越特定群体或地区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此时,舆情风险已经进入紧急状态,演变成为舆情危机,可能导致严重的声誉损失、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准确了解具体情况、科学应对是有效管理和控制舆情风险的关键。

在舆情风险的爆发期,高校应加强舆情传播管控和危机处置的快速响应,可排出专业危机公关处理特殊危机事件,缓解舆情朝向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舆情风险管控需要尽量联合外部力量,高校应加强与网络平台、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共同推进网络舆情事件的管理和治理。与网络平台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删除虚假信息和谣言,追踪发布者的真实身份;同时,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监管,依法打击恶意造谣、煽动暴力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关于舆情事件的危机处置应尽量公开透明。高校危机公关团队可以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做好事件解释和说明,以及与涉事方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消除谣言和误解,稳定事件舆情。同时,要留下证据和记录,便于后续调查和解决。

三、风险治愈期:“筑牢阵地正风气”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舆情判断力

舆情风险治愈期的时间长度无法确定,不同的舆情事件具有不同的复杂性和影响范围。治愈过程中涉及高校自身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手段,以及媒体、社会公众、学生、教职员工等的积极参与。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因此,高校需要迅速反应,发布正面信息以控制和纠正负面舆论。即使舆情事件已经平息,其对高校声誉和公众认知的影响可能持久存在,因此,在治愈期内,高校需要持续关注和管理相关舆情,并采取措施进行声誉修复和重建。通过积极主动的措施,高校能够有效处理和解决舆情风险,保护自身的声誉和形象。

在輿情风险的治愈期,高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舆情意识。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和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辨别能力,增强对网络信息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高校可以组织专门的舆情教育活动,邀请媒体从业者、专家学者等进行演讲和分享,让学生了解舆情事件的本质、形成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通过开展舆情分析和辩论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对待舆情事件,不被情绪冲动所左右。此外,高校还可以建立学生舆情监测团队,由学生自主组织,负责搜集、监测和分析校内外的舆情信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舆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提高他们对舆情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正确解读舆情信息,避免意见偏激和错误传播,培养他们成为网络文明的传播者和引领者。除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外,高校还应注重构建良好的校园风气,提升整体师生素质。学校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高校网络舆情风险事件的快速应急响应体系搭建

一、建立应急响应团队

设立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成员包括高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的舆情管理人员。团队成员应具备较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舆情分析能力。应急响应团队在舆情风险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运作,确保在舆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响应和处理。团队成员具备较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舆情分析能力,能够快速反应并判断舆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他们负责调配所需资源,包括信息发布渠道、公关部门、法律顾问等,并通过制定和发布正面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引导舆论走向。舆情事件结束后,应急响应团队还负责总结和评估,以不断改进和提升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应对的水平和效果。综上所述,应急响应团队的工作能够帮助高校保护声誉和形象,有效处理舆情风险。

二、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预案是高校应对舆情风险的重要措施。高校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预案,明确舆情事件发生时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处理措施。预案要包含舆情监测、信息收集、危机评估、信息发布、舆情引导等内容,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预案的执行性和有效性。预案应当合理规划舆情事件发生时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处理措施,为舆情应急响应提供具体指导。其中包括舆情监测、信息收集、危机评估、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等关键内容。预案需要经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各部门的配合和预案执行的有效性。在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时,高校应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和可能面临的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预案应明确指定舆情事件的级别和相应的响应措施,以便能够在不同情况下迅速作出适当的响应。此外,预案还应包含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方式,以及公众关系管理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影响和引导舆论走向。为了确保预案的实施和有效性,高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在预案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改,及时更新预案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舆情环境。

三、快速反应和信息发布

一旦发现舆情事件,应急响应团队需要立即启动预案,迅速展开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同时,及时发布正面信息,有效回应公众关切,控制并引导輿论,避免负面舆情的蔓延。首先,团队将展开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以获取准确的舆情信息,并评估舆情对高校声誉和形象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团队还需迅速制定发布正面信息的策略,以回应公众关切,有效控制和引导舆论。正面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高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发布会等渠道进行。信息内容应力求真实、客观、全面,并注重传递积极、理性和专业的态度。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应急响应团队需要密切关注舆情反应和公众意见,及时进行舆情引导。这包括回答相关问题、解释事实情况、澄清误解、提供合理解释等。通过不断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互动,团队可以建立积极的互动平台,增强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和支持。在快速反应和信息发布的过程中,应急响应团队需要牢记传播信息的原则:及时、准确、透明和可信。通过快速反应和发布正面信息,可以有效地控制负面舆情的蔓延,维护高校的声誉和形象。

四、事后总结和改进

每次舆情事件结束后,应急响应团队需要及时进行事后总结和评估。通过回顾事件的处理过程和效果,归纳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找出改进的方向。这有助于团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舆情事件。在事后总结中,团队可以评估预案执行的效果和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能及时发现和评估舆情事件,是否能迅速反应和发布正面信息,是否能有效引导舆论等等。同时,也要注意分析舆情事件引发原因,找出潜在的问题点。基于总结和评估的结果,应急响应团队需要对应急响应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这可能涉及预案的流程、职责分工、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等方面的修改,以提升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能力。此外,团队还应设立持续学习和培训机制,提升团队成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响应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适应舆情风险的挑战。通过事后总结和改进,高校能够不断提高网络舆情风险应对的水平和效果。经验教训的积累和预案的完善,有助于高校更加有效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舆情事件,保护声誉和形象,维护良好的公众关系。

作者简介:

白海洋,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慎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课题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风险治理体系构建研究”(编号:SZ2366)、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风险治理体系构建研究”(编号:SZ2366)、2023年度吉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高校易班工作队伍‘双提升、互促进建设模式研究”(编号:JJKH20230736SZ)成果。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预案舆情应急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舆情
舆情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