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艺术类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2024-04-22 20:59孙晓庆
三角洲 2024年7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产教工匠

孙晓庆

产教融合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的有机融合,有效发挥共享校企的资源优势,深化对高职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对工匠精神内涵理解深度不够,教师等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需求不符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承载着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養为例,接轨企业和市场,深化产教融合,把握好“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优化艺术类人才工匠精神培养和实践路径,切实提高艺术生的专业能力以及未来职业长远发展能力。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2016年,“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是指从事某一专门行业且具有特殊技艺的匠人,随着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工匠精神”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仅包括了熟练的、精湛的技艺,还包括了精益求精的理念、敬业奉献的状态、开拓进取的品质和专注坚持的职业韧性。当代工匠精神具体表现为: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怀、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专注坚持的职业韧性。

产教融合下对高职艺术类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促进了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提升了人才的培育质量。工匠精神强调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的培育,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专注并刻苦学习,实现追求卓越品质的目标。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等综合环境条件,校企共同对高职艺术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工匠精神强调爱岗敬业和创新意识的培育,关系着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和就业的成功率。产教融合共同培养艺术类人才工匠精神的新模式,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

我校以校企合作九鼎学院为引领,探索建设校企综合实训基地,培育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行职场化育人教学模式,“产业引领项目教学、项目教学引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引领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师资培训、课程共建、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人才中,也不同程度加强了工匠精神的培养,采用宣讲工匠人物、学习中严格工匠标准考核等方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不足之处有:

一、工匠精神理解不足,内涵有待挖掘

在人才培育过程中,艺术类相关专业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不足,忽略专业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内涵是什么,没有深化标准的应用,育人效果并不理想。高职院校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对工匠精神的重视不够,依然强调学生技能方面的学习,培育目的不明确,使得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并不全面。从合作企业角度来看,部分企业侧重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缺乏规划,培育效果不明显。

二、工匠精神培养未融合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

首先,培养模式单一,大部分校企合作仅限于理论框架,并未发挥双方合作的优势和实践,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仍局限于校园内,不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其次,培养模式不完善。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校企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面系统的培养模式,如专业考核标准和方式,日常生活中渗透培养等。第三,校企双方缺乏统一的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教师通过交流合作,共同制定工匠精神培养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使学生在校园环境、课堂和企业实习环境中贯彻工匠精神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艺术类专业课程建设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培育除了系统的理论模式外,还需要完善的课程建设理念和实现路径。我校艺术课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第一,课程建设理念仍是传统思路,需要不断更新。专业教育教学中未将工匠精神融入具体职业和岗位中,学生无法领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工匠精神的践行方式。第二,课程建设未与行业企业和市场接轨,部分课程内容脱离了企业生产实际,要根据社会生产的发展,注重实效性并做出调整。第三,课程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不紧密。如校企双方在工匠精神方面的教学进度不一,课程实施过程中配合不统一等,不利于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中践行工匠精神。

产教融合下高职艺术类人才                     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专业类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式深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我校九鼎学院订单班为例,2010年12月7日,九鼎装饰企业与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合作,成立九鼎学院。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师资培训、课程共建、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九鼎集团为学校提供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和一批优质企业导师,实现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和有效整合,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艺术类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第一,优化课程建设。九鼎学院将工匠精神贯穿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相关企业岗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专业的标准和品质工匠。首先,校企联合制定专业类课程,如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选修课程、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选取课程内容,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具体的每门课程中,建立和完善教学项目资源库,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补充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块,真正实现将企业岗位所需要的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学。第二,全面共享在线开放精品课程。校企共同开发专业类精品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和工匠实际案例,使学生随时可以学习到优质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专业特色工匠精神学习的全面覆盖。第三,九鼎学院订单班是由室内艺术设计、软装设计、平面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等多个专业组合,与九鼎装饰企业共建和共治。

第二,实训基地情境化。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环境,例如在校内实训室展示九鼎装饰等企业文化、职业操守、产品生产标准、典型人物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等工匠精神,严格要求和规范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学生可以在企业文化熏陶情境中完成专业实践的学习,树立对职业的敬畏精神和对技艺的执着精神;在企业实习基地中,企业给学生提供了实际工作场所,学生通过跟岗、顶岗实习,对企业的文化氛围、实际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深入了解和学习,通过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和设计项目,以工匠精神培养为主,将企业对职业人员的岗位要求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中。校企合作通过订单班的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有效培养艺术生的专业特色的工匠精神。

第三,技能证书同步化。校企订单式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化教学,将职业能力具体化和目标化,在专业培训中引入企业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观念,共同制定学生专业比赛培训和职业技能证书方案。如校企共同开展项目化教学,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赛,教学融入社会责任、人文关怀设计、创新意识、生态文明等,对废旧的室内空间设计进行更新和再利用,由此提高学生设计作品的实践性和质量,从而获取相关的职业和专业证书。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文化的融合,文化融合是产教融合的生命力,将工匠文化内化到高职人才培育中,使学生在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学习熏陶过程中获得工匠精神。首先,高职院校校企订单班在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坚持贯彻素质教育,如企业岗位所需的爱岗敬业、不断创新、勤奋刻苦等工匠精神。通过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活动,如遵守标准、制度、流程,注重专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培养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高职院校在艺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具体专业确定素质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例如艺术与设计专业强调精益求精,突破和创新等精神,并融入艺术职业品德教育和品牌意识。例如通过对设计大师影视欣赏、交流口才与表达等,融入艺术职业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以“匠”为豪,崇尚工匠精神,如引入国画大师白石老人等案例,鼓励学生树立职业信心和积极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第三,在学生自我管理中加入九鼎装饰等相关企业管理文化内容。从教学课堂、教学实训基地、学生宿舍等在校生活中,培养学生自律和自理、合作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向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发展,更好地成为企业所需的一线人才或管理人才。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也让他们提前认知了企业职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将来学生到职员的顺利过渡做好充分准备。

三、依托校企管理平台,师资共享

产教融合下人才培育的过程离不开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产教融合的更好实施。师资融合是高校顺利开展产教融合的引领和保障。校企开展师资融合,通过定期交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师资和资源优势共享,共同建设专业课程等多层次合作,建设校企合作双师型工匠教学团队,为高职艺术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有力保障。首先,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在职培训、挂职锻炼和访工学习。在校教师每年都会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至少为期3个月的挂职培训,了解挂职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发展趋势,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相关岗位职责,熟悉企业所需工匠精神、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其次,我校九鼎学院聘请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企业工匠等定期来校内指导教学工作。工匠大师和优秀导师等工作经验丰富,深度融合工匠精神教学,通过熟练、标准化的技術演示展示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知识,更好地诠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有效完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第三,我校艺术学院建立了兼职教师数据库。与九鼎装饰企业等多家单位校企合作,师资共享。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艺术类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契合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有利于落实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通过全面调研,了解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产教融合下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探索专业特色工匠精神和共有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以校企师资融合为保障,共建管理平台,建立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融合下高职艺术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运作,促进高职艺术类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质量的提升。

作者简介:

孙晓庆,女,浙江衢州人,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教学。本文为以下基金项目成果:浙江省教育厅2022年度高校国内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 FG2022353),2023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暨“智慧教育与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专项课题“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 KT2023026),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创新研究”。作者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产教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工匠神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