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符号融入体育赛事的传播效果与文化价值

2024-04-22 22:50詹晓雨刘海琨
三角洲 2024年4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符号传统

詹晓雨 刘海琨

体育赛事是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流和传播平台,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载体。近年来,中国成功举办了多项国际体育赛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3年成都大运会等。在这些赛事的申办和筹办过程中,中国充分利用了传统文化符号,如会徽、吉祥物、奖牌、口号、歌曲、海报、纪念品等,来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风貌、价值和理念,传递中国的声音和形象,增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和理解,促进文明的交流和互鉴。

傳统文化符号在                                       体育赛事中的应用模式

一、视觉符号模式

视觉符号模式是指利用图形、色彩、图案等视觉元素,将传统文化符号设计成具有辨识度和美感的体育赛事标志,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传达体育赛事的主题和理念。例如,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承载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卡通人物形象,组合名为“江南忆”,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它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宸宸”“琮琮”“莲莲”,分别代表世界遗产西湖、良渚古城遗址和京杭大运河。亚运会奖牌“湖山”和火炬“薪火”设计灵感同样取自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样也是杭城的特色标识。通过将良渚文化元素融入亚运会的视觉形象体系,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也可以以此作为连接杭州和世界的纽带,突出杭州作为亚运会主办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城市个性,增强杭州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语言符号模式

语言符号模式是指在体育赛事口号、歌曲、誓词的编写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神,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营造体育赛事的氛围。例如,由爱乐合唱团演唱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歌《雪花》,通过描绘雪花的美丽和独特性,以及雪花聚集成家庭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儒家理论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歌词中的“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强调了个体的融合和团结,反映了儒家强调社会和谐与共荣的思想,实现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无缝衔接。同时,雪花作为一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经常用来象征纯洁与坚韧。歌词中提到的“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暗示着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希望,与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追求的理念相呼应。整首歌结合演出形式营造了一种富有情感、纯洁而温暖的意境,使得观众在冬奥会开幕式上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对家国的深情。

三、行为符号模式

行为符号模式是指利用身体动作、仪式礼仪、文化活动等行为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理念表现在体育赛事的场景和过程中,以展示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传播体育赛事的文化和精神。例如,北京冬奥会的火炬传递,以“飞天”为原型设计的火炬,沿着“冰丝带”路线,穿越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冰雪胜地,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和冰雪资源,传递了中国的冬奥情怀。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超过1亿名亚运数字火炬手集结而来,形成了震撼人心的“亚运数字火炬人”阵列,这种高科技的视觉呈现与开幕式“潮起东方”相呼应,以高科技动态的形式展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开放姿态,演绎了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成都大运会的志愿者服装,以“天府红”为主色调,形成了一种中国化的视觉观感,并通过志愿者的具体行为,传播了中国的大运理念和大运风格。

传统文化符号在                                       体育赛事中的应用场景和传播效果

传统文化符号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展示,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符号通过体育赛事这一平台,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声音和形象,讲述了中国的故事和理念。传统文化符号在体育赛事中的传播效果,可以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认知效果:深化观众对文化内涵的认知

通过在体育赛事的奖牌、吉祥物、会徽等视觉符号和器物设计上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借助体育赛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全球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度。这种认知效果同步体现在视觉造型和设计工艺两个方面。以成都大运会的奖牌设计为例,奖牌正面刻有成都大运会会徽及“太阳神鸟”,辅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鸟、商周青铜人形器和甲骨文等元素,全面展现了成都悠久而多元的文明传承。奖牌绶带则采用传统蜀锦织造技艺,其宝蓝底面绣有成都特有的芙蓉花,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背面选用中国红,配以金色祥云纹,突显了古朴典雅之美。这一工艺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为观众呈现了高度精湛的工艺技术。这样的奖牌设计不仅在体育赛事中具有象征意义,更是一种文化使者,通过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向全球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国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情感效果:激发观众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仪式是社会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也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和释放的场所。通过在仪式中应用传统文化符号,可以充分实现传统文化符号的情感效果。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的入场礼仪服和领奖服都是由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团队精心打造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的结合。礼仪服的主色调是红白相间,寓意“开门红”。礼仪服的图案是牡丹花,选取自故宫明代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碗”,展现了中国特有的美学品质。礼仪服的细节处还有五角星、祥云、锁甲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表达了中国运动员的团结拼搏、为国家荣誉而战的精神风貌。而入场音乐则是由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的《悠扬的号角》,是一首结合了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方交响乐的作品,这首音乐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与中国队的服饰和步态相协调,营造了一种欢快和祥和的氛围,使观众为之感动。这种情感效果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激动和自豪,更深层次地激发了观众对国家文化传承的情感认同,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基础。

三、行为效果:引导观众积极参与文化体验

在增进了解、激发认同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可以引导观众产生积极的行为反应。通过在赛事期间推出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商品或互动环节,观众将更有可能参与其中,形成一种深度的参与体验。具体而言,可以借助以下场景实现:第一,在赛事现场设置文化展览区域,观众可以通过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传统服饰试穿等方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积极参与的行为效果不仅使观众在赛事中得到全方位的体验,更在行为上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第二,在体育赛事的周边活动中,通过传统文化主题的商品推广,引导观众将对文化的关注转化为实际的行为。推出以传统文化符号为设计灵感的纪念品、文化衍生品等,观众在购买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满足了对文化的喜好,更是在经济上支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实际行为的角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可持续的基础。

传统文化符号在                                       體育赛事中的传播策略和建议

传统文化符号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责任。为了提高传统文化符号在体育赛事中的传播效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传播策略和建议:

一、整合传统文化符号于体育场馆设计与布置

在体育场馆的设计与布置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同时也成为体育赛事的独特亮点。通过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场馆建筑、座椅设计以及场地陈设中,不仅可以强化观众的情感共鸣,更能够通过媒体传播,将传统文化符号有效地呈现给更广泛的受众。这样的设计策略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体育赛事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传播效果上来看,这样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观众对体育赛事的兴趣,也为媒体报道提供了更为生动和引人入胜的素材。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传统文化符号在体育赛事中的独特呈现将成为话题焦点,进而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样的传播效果不仅能够提升体育赛事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平台。

二、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深化传统文化符号的互动传播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平台以其快速传播、多媒体展示、用户互动等特性,成为体育赛事传播的关键驱动力,更是传统文化符号得以传达和弘扬的有力工具。

社交媒体平台的性质决定了传播方式的即时性和广泛性。通过在平台上创建专门的传统文化符号互动话题,赛事组织者可以邀请网友分享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个人故事、照片或创意作品。例如,鼓励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与传统文化符号有关的回忆、体验或创作,通过用户生成内容的方式,拉近赛事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形成传播的热点,也能够激发更多人参与其中,实现传统文化符号的互动传播。

三、建立跨界合作,推动传统文化符号在体育赛事中的深度融合

传统文化符号与体育赛事的深度融合需要通过建立跨界合作的机制,引入更多的文化专家、艺术家、文化传承团队等,实现在赛事中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注入更多创意和文化元素,更有助于传统文化符号在体育赛事中的深度展现。

创新的跨界合作方式是与文化机构、艺术家合作,共同策划体育赛事的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例如,可以邀请知名的舞蹈团队或文化表演艺术家,将传统文化舞蹈、音乐等元素融入开幕式或闭幕式的演出中,通过艺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演出不仅能够增加赛事的观赏性,也为传统文化符号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

传统文化符号是一种文化的表征和象征,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在体育赛事中,传统文化符号可以有效地展示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软实力。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符号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和传播将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有望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讲好更多、更丰富的中国故事,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新的篇章。

作者简介:

詹晓雨,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媒介文化传播;刘海琨,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电影文化。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符号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学符号,比多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符号的由来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变符号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