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持续性和群体化

2024-04-22 06:02蔡心澄
三角洲 2024年9期
关键词:教育者美育艺术

蔡心澄

美育社会化的意义

人类是作为群体成员出现而存在的,是具有社会性的,任何人都必须通过学习和文化的熏染,习得语言、规范、社会行为等,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文化,才能成为一个独立存在并符合要求的社会成员。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社会就是由善于相互模仿的一群人组成的,而人类与社会互动是贯穿一生的,其中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能够影响人格和人性,让从事生物意义的人真正成为社会人。

当下,社会认为绘画是昂贵的,是学习不好的孩子的退路,美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也许一张美术馆的特展票只是一张电影票的价格,但在大多数国人心里这依然是奢侈的。如何改变大众对绘画艺术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在千年前绘画和文化就是相辅相成的,谢赫说“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柏拉图的《理想国》也涉及艺术教育,就近而言席勒在18世纪出版了《美育书简》,而我国在20世纪初,由蔡元培先生提出“五育并举”,美育也是其中之一。美术教育可能在当代人的意识里还没有完全普及,但其实它一直存在,并且艺术对于大多数学科是有着交叉性的,我们当下更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好发挥艺术的光芒,让绘画在创新中产生可持续的影响,让其成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类的独有资产,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对话中来。

如今互联网时代,技术的革新带来了“数字人文”,无论是对于教育还是艺术,新的大浪潮已经席卷而来,我们是否能借力站在浪头上,改变“实用性”“功利性”为主的教育大环境,使人们对美育产生正确的认识和正向的态度。当我们提及我国21世纪时的绘画,我们究竟以什么词语去总结,这对于现在的美育从业者有着极大的挑战。在这有利有弊的时代下,社会态度尤为重要。大多数家庭及学校,相较于美育更重视主课的培养。因为考虑到金钱的配比、孩子的时间,我们无法改变个体认知,但是在潜移默化中可以通过社会环境来引导,让孩子的娱乐时间更加艺术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的前操作阶段:儿童学会使用和理解符号,学会说话,开始产生描摹客体的想法。并且在美术教育中认为“审美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用以“把握、确认反映世界的方式”,儿童描摹世界的动机来自直觉、天性、潛意识,是本能地参与社会、与世界保持互动的活动,学校与家庭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主体。在这些机构中,学校显得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专门的机构,它系统地、有组织地和有针对性地向社会成员提供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社会规范。一、问题的提出作为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实施系统教育。除传播多种知识、技能之外,孩子们还经由正规学校教育获得了他们生活于这一社会文化传统所需的能力与态度。二是学校重要功能也体现为其特殊的架构。因为每一所学校其实都是个小社会,都有着自己独立的身份、价值标准、规范等。这一切,为他们日后步入成人世界埋下了伏笔。但因很多教育者自身的认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和学习能力较大程度地被扼杀了,尤其像美术教育这种实践较多的科目中,学生不愿实践、不愿自己主动思考,等待老师给出范例,这更多应该从教育者自身来反思。每一个教育者都要加强艺术素养,增加艺术史知识与自身所教学科产生串联,只有改变教育者的态度,从而才能真正地提升美育在学校系统中的传播。

就目前的环境,全国大多数学校所营造的教学方式正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下,在信息技术开放、联通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与共享,教师、教材的知识权威性受到来自网络信息的冲击,学校教育机构也受到来自企业行业、社会培训教育机构的强力冲击,不难看出目前国内的交易系统普遍存在类似的文化。而文化描述的是人民群众如何认识当下环境的特征,而不是他们是否喜欢这些特征。换言之,文化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把文化与是否对艺术感兴趣区分开来。文化代表了群众的共享认知,只有当社会中来自不同背景或者处于不同层级的群众都用相近意思的词语来描述文化,有关该地区文化的陈述才是有效的。美术教育者应该致力于充分发挥当下互联网带来优势,整合信息资源,增强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深入挖掘与传承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形成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

美育当下的相关概况

2020年5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为学校美育的开展奠定了夯实的政策基础,以美为媒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将“以美培元”应用到当代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

在当下,美术更像一种符号,是一种概念化的文化,有着自带的文化底蕴,就像达利《内战的预警》、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它们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外,更多代表当时战争的残酷、伤害,是对处在战争下人民的慰藉,更是对战争本身的批判,同样给后人留下关于战争的图像记忆,为后世和平作出了贡献。他们的画作更多是反战的符号,它起到界定道德的边界,对个体和群体的选择有极大的影响,它推动了当时的人民群众产生超越个人利益以及对更深层次事物的认可,提高了社会体系的稳定性。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提高同学们的审美素养。而教育者更多的引导是一个美的概念、一个审美的标准、一个道德氛围,去描述一个构图、一个意向、一个起源于的故事,不断地重复引导,追求过程中的快乐,让接受者认识更多美术形式的变化,不拘泥于以开拓创新为主。同样这也是可以跟公共资源互相配合的,就像现在各个旅游城市面对的“盖章热”。在游玩参观的时候,群众有了更深刻的文化记忆,是否也是对当地版画艺术不同形式的宣扬?在盖章的册页上能不能加上设计说明或者是版画的历史,让人们更进一步了解艺术制作的过程,潜移默化进行美育,使其逐渐深入人心?

正如我们已知的情况,美育在有了政策扶持的现状下仍难维持活力,并不能在个体的学习生活中持续存在,美术教育应不再拘泥传统,培养一种属于当下的美术文化。在2022年中国美育研究述评中提及当下我们面临着“过宽”与“过窄”和“刻意”与“无心”的问题,尤其是主体性的缺失,没有办法对学生起到健全其人格的作用。

笔者从美术教育者视角谈谈参与公共文化部门开展的研学活动。首先参与对象年龄层次为10~17岁青少年,男女比例均衡。70%的孩子没有课外培训过美术,我们所设计课程将中国画的概念灌输给孩子,有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等概念,并带其欣赏名画,讲述翰林画院选拔的故事,提供空白卷轴画供其创作。在此群体里女生的完成度、认真度高于男生;较多的孩子选择创作图像是按课程中提供的构图模式,色彩却是随心所欲,并不能理解所讲述演示笔法。因这几年大众传媒上青绿山水较为流行,有孩子选择模仿,因没有任何中国画基础,更多模仿创作的是其构图和色彩,但因为此次体验让其对绘画产生了兴趣。20%的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较强,但不愿参与平面创作,在后面的泥塑环节和瓷器表达上有优秀表现,后经了解是因为其平时喜欢拼搭立体形象,也有系统地去学习建模,但后期并未对平面作画展现兴趣。最后是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其全部出现只用所接触过的、熟悉的构图形式来表达,更有甚者拒绝我们提供画具而自带工具,在他们作图时不能接受意见,被其“程式化”困住思维,后续在整体赏析时能发现当时老师在作画途中指出问题。在此群体中男生接受意见会比女生迅速很多,但有时学生会提出“很难”的问题,要求老师一笔一笔指出错误或者老师帮其完成该画。

我们大多数学生对绘画表现出来的是系统的概念缺失,他们知道某一幅名作,但不知其时代、国家、画种,能知道的仅仅是画名。我们所有的学员,都已经经历了学校的美术教育,而我们所在公共文化部门所开展的研学活动,也是对家庭的一种选择,统计中父母亲受教育水平都在本科及以上,其日常教育都较为注重人文教育,在后续反馈中,我们看到有父母此次系统地参加研学,青少年自主向父母了解宋画知识,也有父母在完成研学后带领孩子看此方向的纪录片和书籍等,让青少年有一种文化氛围后主动与父母探讨这个方向的知识。

因此,我们后续在学员里举办了演讲比赛,追踪他们对研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积极报名参加的占總人数的40%,他们都较好地了解了自己对该方向感兴趣的内容;而未来参加的大多数反馈则是因为要完成主课的学习。

美育的革新

美育的革新应当先从成人开始,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后会形成一段稳固时期,他们不断深化自我的精神世界去探求和摸索,美育则是很好的辅助。正如席勒所说:美是形式,因为我们观赏(反思)它;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感觉它;美同时是我们的状态和我们的活动。个性鲜明的个体总是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表达,并找到群体交流学习,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社群。同时,成年人的自主学习总是根据自身需求带着较强目的性、功利性对生存技能的革新,更好地让自己在社会中有竞争力,这会给人带来疲惫感。而美育更偏向感性,审美的过程是从感官到直击心灵的体验,是使人思想上获得共鸣、精神上得到升华、身体上获得享受,审美活动对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深受人们喜爱的美术馆、博物馆、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等,具备社会属性和功能的公共场所,是成年人在工作后,通过潜移默化地实施“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从当下较年轻的95后群体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有去艺术场所的习惯,但这群人中的大多数是为了追上“媒体”的热度,在会场中拍摄,并不想深入了解艺术品背后的精神内涵,更多是对形式的追求。他们忽略了审美真正能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的愉悦,浮于表面地被吸引,浅浅地欣赏了内容,但对自己审美能力的提升收效甚微,更难以获得审美价值,这种风气下带来的“热点”依然将艺术场所陷入形式主义之中。这可以看出艺术场所目前无法与美育和谐地融为一体。

艺术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公共社会教育,要投身于公共社会教育中,与具有一定相通性的小群体进行小范围的教育,把握方式方法,更多地融入日常生活与现实场景,与其所期待的视野联合起来,逐渐培养形成社群。“只有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打破传统成人教育的模式,追求真善美,提升全民欣赏水平,把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注入成人教育理念中,将成人掌握的知识、科学技术与审美真正融合,才能促进新时代成人教育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的增强。”

美育在成人教育中应该形成一个“社群”,有一定的辐射力度,可以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美育活动,有长期的吸附力、创新力,并能对其组成的家庭产生影响。家庭成员是儿童最常接触的观察模仿对象,成长期的正确审美发展可以使儿童真切认识到“真、善、美”,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里和社会环境中尽到自己的义务,完成美育的社会化,美育的影响在个体和群体中起到调和作用,促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美育的改革与发展应做到“持续性”和“群体化”,这是在跟随公共环境不断变化和美育从业者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结果。互联网时代,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美育也应当有相应的新方向,并不断总结反思,在发展中完善,也为本世纪的美术人才培养做铺垫。相应的,它们也应积极加强所有公共面向大众的教育者的美育素养,而作为大众,人类本能地会开始关心下一代,会从子女的发展看到自己的成长潜力,我们要加强成人美育,让成人更多地接触到美育,让成年人自觉意识到美育的必要性,并根据自身情感需求与审美价值形成群体,从家庭教育开始影响到下一代,这正是美育一直可持续的发展。让美育与教育一同发展,为中国文化开辟一条辉煌的道路。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猜你喜欢
教育者美育艺术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