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腹胀、腹痛程度的影响

2024-04-22 06:33朱海滨李艳梅马红周长城欧阳兆云胡照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腹痛

朱海滨,李艳梅,马红,周长城,欧阳兆云,胡照洋

(1.泰安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山东泰安 271000;2.泰安市中医医院妇科,山东泰安 271000)

腹腔镜胃肠手术具有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阶段广泛运用于各类胃肠疾病的治疗中[1-2]。近年来,由于居民生活习惯的变化,胃肠疾病的患病率有所升高,由此使腹腔镜胃肠手术的应用率亦有所上涨[3]。虽然该手术为微创术式,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情况,影响患者术后恢复[4-5]。 中医学认为,腹腔镜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属于 “肠痹” 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手术克伐正气,脾胃虚弱,升降失调,导致腑气不通而引起。穴位贴敷为中医常用外治法之一, 通过将中药贴敷在特定穴位,由此发挥通经活络、行气消痞等功效。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10 月—2022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100 例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为对象, 通过分组对照,分析穴位贴敷对此类患者的具体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具有良好的依从性;(2)生命体征平稳。 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2)妊娠期、哺乳期女性;(3)严重精神障碍者;(4)严重感染者;(5)有传染性疾病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 对照组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为21~63 岁,平均年龄(47.49±3.58)岁;体质指数(BMI)为17.3-25.4 kg/m2,平均BMI(23.49±0.52)kg/m2。观察组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龄为24~65 岁,平均年龄(47.58±3.36) 岁;BMI 为17.1~25.6 kg/m2, 平均BMI(23.53±0.41)kg/m2。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患者术后予以抗感染、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持续治疗3 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药方由肉苁蓉9 g、牛膝9 g、当归9 g、升麻6 g、枳壳12 g、桂枝9 g、丁香9 g、黄芪30 g、青皮6 g、木香9 g、高良姜9 g、荜茇9 g 组成,上述药物研磨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并制作成直径约1 cm 的药饼,贴于中脘、天枢、足三里穴并固定,8 h 更换1 次,持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后24 h 内排气、排便,腹胀消失为治愈;治疗后48 h 内排气、排便,腹胀消失为显效;治疗后72 h 内排气、排便,腹胀有所缓解为有效;治疗72 h 后各项症状无变化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腹胀、腹痛严重程度:①腹胀。腹部隆起,肠鸣音正常,有轻微腹胀感,计1 分;腹部隆起,显著高于胸部,肠鸣音减弱,腹胀明显,计3 分;腹部显著隆起,肠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存在显著胃肠道反应,计5 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腹胀越重。 ②腹痛。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量表共10 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腹痛越轻。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 d 后的腹痛、腹胀严重程度。 (3)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统计两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4)不良反应:包括呕吐、头晕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腹胀、腹痛严重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腹胀、腹痛严重程度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胀、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腹胀、腹痛严重程度对比[(±s),分]

表2 两组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腹胀、腹痛严重程度对比[(±s),分]

组别腹胀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V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 值P 值3.96±0.43 4.01±0.35 0.638 0.525 2.01±0.26 1.28±0.17 16.617 0.000 5.23±1.37 5.30±1.29 0.263 0.793 2.49±0.63 1.05±0.34 14.223 0.000

2.3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h]

表3 两组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h]

组别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 值P 值18.69±2.47 14.33±2.06 9.586 0.000 20.57±3.53 17.41±2.64 5.069 0.000 39.84±5.26 35.35±4.16 4.734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 论

腹腔镜胃肠手术属于常用的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7]。 然而,手术为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造成损伤,术后较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现象[8]。该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还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等后果,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寻求更好的治疗措施对此类患者十分重要,以便使患者有良好的预后。

针对此类患者,既往西医多通过胃肠减压、补液等手段治疗,但其起效比较缓慢,难以达到临床所需。中医学认为,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多与脏腑功能失调、腹部气机运行不畅、脾胃内伤或不和等关系密切,因而在治疗上需注重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之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腹胀、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穴位贴敷可减轻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术后的腹痛、腹胀症状,加速胃肠功能改善。分析其原因为,穴位贴敷药物中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牛膝能够活血通经、补肝肾;当归可润肠通便、活血止痛;升麻可升举阳气;枳壳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桂枝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丁香能够温中降逆、散寒止痛;黄芪可健脾补中、益卫固表;青皮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木香可行气止痛、调中导滞;高良姜能够温胃散寒、消食止痛;荜茇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作用。 诸药配伍,共奏活血通经、行气止痛、温中散寒之效,由此减轻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同时,本研究根据患者病机取穴,其中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通调腑气等作用;天枢穴可补益气血、理气止痛;足三里穴能够和胃健脾。 将上述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 能够于腹部直接发挥药物的药理效应,使得药效能够直达病灶,促进经络血气运行,疏导大肠腑气,进而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改善[9-10]。 另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肉苁蓉内的多糖成分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胃肠道,可加速肠胃蠕动,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与再生;当归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提示穴位贴敷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但本研究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少,临床还需增加样本量的纳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由此更全面地了解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的有效性,确保其可取得一个优良的预后。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可缓解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的腹胀、腹痛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改善。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腹痛
肚子总是“咕噜噜”叫是怎么回事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