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出土帽饰文物浅谈新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

2024-04-22 00:09田茹
西部皮革 2024年6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西域帽子

田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乌鲁木齐 830091)

0 引言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理环境独特,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新疆人文历史的独特性。新疆的特色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新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遗址、墓葬、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众多可移动文物[1]。这些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新疆作为多元文化交汇之地的独特魅力。

在新疆出土的服饰类文物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各种帽子。帽子作为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从颈到头的演变过程,帽子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裘衣温暖裹我足,帽檐暖和覆我头”精准地揭示了帽子的实用性,如抵御寒冷、防止中暑、防护风沙等。此外,帽子还具有装饰美化、标识身份以及象征意义等多重功能。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帽饰类文物在国内各地的古代遗址中均有发现。新疆地区出土的帽子最早可追溯至距今约3 800至4 000年前,最晚的则延续至明清时期,显示了帽子使用的悠久历史。这些帽子的材料多样,包括毡、皮、毛布、毛线、丝绸等,形态各异,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帽子的重要地位。这表明在我国历史上,帽子始终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这些不同质地的帽子也证明了新疆地区古代居民已经掌握了各种制帽技艺,为新疆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新疆古代服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服饰文物不仅见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历程,也展示了古代新疆各民族在服饰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古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生活习俗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代表了古代新疆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新疆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文化遗产得以良好保存,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新疆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面貌。

1 各个时期的帽饰

在我国中原地区,服饰传统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在此期间,男子二十岁之际需遵循冠礼之制,佩戴冠帽,以昭告其成年之身份。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冠礼这一传统习俗,佩戴帽子的风尚乃为后来传入中原地区。然而,在新疆地区的早期社会中,戴帽现象已相当普遍,这一点从新疆各地考古发现中可得到确凿的证据。

1.1 青铜时代

经过3 500年的历史沉淀,从新疆若羌县小河墓地中发掘出的各式毡帽,为我们揭示了其时代独特的工艺技巧和审美观念。这些毡帽以羊毛为主要材料,展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其中,一款插羽毡帽(图1)尤为引人注目。该毡帽采用白色毡布精心缝制,表面装饰有7道棕色毛绳,并附有伶鼬皮作为点缀。帽子左侧巧妙地插入了两根羽毛,不仅增添了整体的美感,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装饰艺术的独特追求。帽檐下方,两侧各缝有一根加捻的粗毛绳,使用者可将其在颈下系结[2],这一设计既实用又别致。从这款毡帽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该地区畜牧业经济的繁荣,以及其在装饰艺术上的独特魅力。

图1 2003 年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青铜时代 插羽毡帽

1.2 西周春秋时期

西周春秋时期,尖帽作为一种服饰文化现象广泛存在。1985年,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群5号墓中,出土了一顶西周春秋时期的男性棕色尖顶毡帽(图2)。这顶毡帽由两片近似长三角形的棕色毛毡对接缝合而成,同时以黄色缝线作为装饰线。帽子的口缘外翻,帽缘至帽冠部分设计成斜坡样式,帽冠顶部则呈现出流畅的流线体造型,尖顶部向后弯曲并填充有毡块,整体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经过精心设计,帽冠被塑造为鸟头形状,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时尚,而且非常适合骑行时佩戴,为骑行者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时尚感。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西周春秋时期服饰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2 1985年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出土西周春秋时期 棕色尖顶毡帽

尖顶帽在历史长河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流传。这一点在多个时期的墓葬中得到了充分印证。例如,哈密市五堡青铜时代墓葬、洛浦县山普拉汉代墓葬、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以及中亚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公元4-5世纪墓葬中,均发现了尖顶帽的存在。此外,西安出土的唐三彩骑驼胡人俑和江苏扬州骑马胡人俑中,也有胡人佩戴尖顶帽的形象。这些发现不仅展示了尖顶帽在不同地域的广泛流传,更证明了其存在时间的悠久。尖顶帽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传播的帽饰,无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3]。

1.3 汉代时期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为东西方交流铺平了道路。至公元前60年,汉朝成功统一西域,并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历史的新篇章。随着时间的演进,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彼此影响逐渐加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原的丝绸文化对西域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疆各地的汉晋时期墓葬和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与服饰文化紧密相关的珍贵遗物。

1995年,位于民丰县的尼雅遗址出土了一顶保存完好的“德、宜、子、生”铭文锦帽(图3)。此帽设计精巧,工艺卓越,堪称汉晋时期帽饰的杰出代表。其高度为24厘米,口径为30厘米,展现出卓越的织锦技艺。帽面以白色为底,经过精细的绣制,呈现出茱萸、云气和人物等纹样,采用蓝、绿、绛三色绣制,风格独特。帽子上巧妙地融入了“德”“宜”“子”“生”等隶书字样,为帽子增添了几分庄重与高贵。同时,帽内以素绢为衬,使佩戴者感到舒适。帽口镶有5厘米宽的缂缘,进一步凸显了帽子的庄重感。帽后缀有两根湖蓝色绢带,增添了整顶帽子的雅致。整顶帽子的精致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4]。帽子上精心绣制的人物形象,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备受尊崇的东王公与西王母。这一神话故事在我国汉代时期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东王公,作为道教神话中的男神始祖,被尊奉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他的居所位于神秘的东方蓬莱仙岛。而西王母,则被誉为女神之母,她的宫殿坐落于遥远的西方昆仑山之巅。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中,活动于西域的少数民族女首领常被尊称为西王母,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会见故事。这一神话与历史的交织,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更深刻揭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紧密而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1.4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作为中华文化与经济腾飞的巅峰时代,其政权统一、社会稳定及经济繁荣的景象为服饰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唐朝的冠帽,既展现出宏伟气势,又保持着简洁朴实的外观,成为当时大国风范的缩影。在继承汉族服饰文化的基础上,唐朝广泛吸纳了印度、西域、伊朗等地的外来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服饰的多样性。这种简洁而大气的冠帽服饰文化,不仅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色与开放包容的态度,更彰显了深沉的民族自豪感。

唐朝时期,国家疆域辽阔、政局稳定、物质丰饶,为对外开放的文化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融合对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以胡服的广泛流行最为显著。胡服文化的影响深远,其中幂篱和帷帽的出现便是其重要的衍生物。这种在现代看来带有高冷气质的时尚面纱,实际上是唐代女性的日常装扮。幂篱起源于多风沙的西北胡羌民族,最初作为遮蔽风沙的实用工具。然而,随着这一习俗的传播至中原地区,它与儒家思想中“女子出门必掩蔽其面”的观念相结合,使得幂篱的功能逐渐从实用转变为遮羞。这一转变,恰好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封闭与束缚观念[5]。

据史书记载,帷帽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始盛行,普遍认为其基于幂篱加以改进而来。幂篱构造是在毡笠或藤条帽架上覆盖缯帛,并在帽檐四周附加长纱障身。帷帽则采用坚韧藤条或席片构成骨架,其上覆盖布帛,并加缀一圈与脖颈等长的纱网,既美观又实用。至永徽年间,皂纱缩短至颈部,称为帷帽,主要遮挡面部。据《旧唐书·舆服制》记载,自永徽后,帷帽逐渐流行,裙摆拖至颈部,服饰渐趋浅露。唐朝中期,帷帽广受欢迎,幂篱逐渐淘汰。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封建礼法约束减弱,帷帽成为女性个性与时尚的选择[6]。此风尚不仅在中原流行,还传播至西域,宫廷与民间妇女纷纷效仿。同时,帽檐纱障逐渐被网子和珠翠取代,幂篱外观愈发华丽,时尚元素逐渐显现,为后世盖头奠定基础[7]。

在深入吸收并融合唐朝长安城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后,西域地区各绿洲城邦的居民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诠释技巧与卓越的艺术才能,成功塑造出大唐盛世下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魅力。1972年,位于吐鲁番市的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尊精美的彩绘骑马仕女泥俑(图4)。这尊女俑面部轮廓圆润饱满,眉毛描绘得细腻而生动,肤色粉嫩如桃花初绽,双唇小巧玲珑,酷似樱桃。她的头顶梳着高耸的发髻,佩戴着方锥形的黑色高帽,帽檐下悬挂着轻盈的纱帷。整体造型线条流畅优雅,静态之中流露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这顶帷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围帽,一种在藤席编织的笠帽上装有一圈纱网的头饰,女性在外出时佩戴,既能遮挡阳光,又能防止灰尘侵入[8]。

图4 1972 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出土唐代 戴帷帽仕女骑马俑

在唐朝时期,骑马春游成为了贵族女子极为喜爱的休闲活动,这一风尚在张萱所绘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此画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唐玄宗统治下,贵族女子们春天出游的场景,充分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审美观念。尽管吐鲁番夏季的气候条件适宜外出游玩,但因其酷热且多风沙,故贵族女子在出游时,为了呵护肌肤,常会选择穿着轻薄柔软的丝绸衣裳。此外,她们还会佩戴一种特别的帽子,即帷帽。这种帽子以网纱制成,既能遮挡强烈的阳光,又能保护后颈不受日晒,为她们提供了周全的防晒保护[6]。

据王叡所著《灸毂子》记载,席帽最初为羌族服饰,以羊毛制成,秦汉时改用旧席为面料。女子亦常佩戴,帽子四周垂有网子,并饰以珠翠,称之为席帽。隋炀帝曾巡游江都,登紫云楼观市,为了一睹女子容颜,下令去掉网子。帷帽原为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出行时防风沙的装束,传入中原后,逐渐演变成贵族妇女出游时的时尚配饰。此次发现的俑像,不仅证明了唐王朝政令在高昌地区的全面执行,同时也显示了帷帽已成为当地女性追求时尚的重要元素。

1.5 宋元时期

在五代、宋、辽、元的历史时期,西域地区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通过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西域成功地生产出了多样化的手工制品。在这一时期,新疆居民的服饰文化也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在若羌县阿拉尔地区出土了一顶锦面镶皮尖顶帽(图5),据考证,这顶帽子属于北宋时期。这顶帽子采用了织锦、兽毛皮和细毡等材料精心制作而成,呈现出鲜明的游牧民族风格。帽子的帽檐部分使用了兽毛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翻卷或垂下,有效地保护双耳和后颈免受风雪侵袭。在寒冷的冬季,这一独特设计无疑为佩戴者提供了重要的保护。

图5 1957 年若羌县阿拉尔墓葬出土北宋时期 锦面镶皮尖顶帽

此外,帽子的帽面采用了蓝底显黄白色的连珠纹和云雁纹织锦,这种设计不仅确保了帽子的保暖效果,更赋予了其高雅和美观的外观。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展示了当时西域地区居民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

2 结语

经过对新疆古代服饰文化的系统性审视,我们确认其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服饰不仅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更展现出内涵丰富、色彩缤纷、形式多样的艺术特点。考古发掘所得的帽饰,其历史跨度广阔,材质多样,数量庞大,每一件都堪称服饰艺术的珍品。自古代至清末,各民族、各地区的服饰在交流与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体系。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各民族的习俗与审美观,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新疆古代服饰文化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历史文化的有力见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魅力为中国服饰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沟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这里的历史与现代相互交织,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的繁荣发展交相辉映,为世界呈现出一幅独具魅力的文化画卷。新疆古代服饰,作为这片土地上璀璨的文化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生动记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我们探寻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新疆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和科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充分展示了新疆地区的历史发展、民族演变、宗教变迁以及文化融合的历程。经过深入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这些出土的珍贵服饰文物已经清晰地揭示了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广袤疆域的历史事实,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区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外,这些发现也充分证实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西域帽子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八月西域行印记》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