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冲突的社会逻辑:不对等关系的形成及其破解

2024-04-23 13:32唐晓菁
教育家 2024年13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家庭

唐晓菁

近年来,家校合作面临严峻挑战,各类家校冲突事件不断见诸媒体。如何理解合作共育的美好愿景与现实中家校关系紧张之间的落差?家校冲突的社会症结在哪里?如何寻求解决之道?笔者认为,针对家校冲突问题,仅从个体层面出发,无益于探寻结构性冲突的形成逻辑与破解之道。家长与教师、学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由社会结构所形塑,只有将具体事件置于社会关系变迁的宏观语境中,才能更好地洞悉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地讨论解决方案。

家校之间何以冲突:从边界不清到关系不对等

从我国近些年家校矛盾与冲突的案例来看,家校权责分界不清是一个突出现象。比如,如今的中小学家长普遍承担着沉重的作业监督与学业辅导任务,有些学校甚至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而原本旨在促进家校沟通的“班级群”,却成为不少家长的“压力源”。每日的作业打卡、日常的教师点名,以及为校内各类活动出钱出力的额外任务,这些看似主动实则被迫的参与,严重挤占了家长的空余时间,改变了当今家庭的生活方式,甚至影响到家长的日常工作与正常作息。从另一角度来看,家长主动介入学校工作,随意对教师的教学与教育方式提出批评意见,也干预了教师的工作自主权。对此,若对家校之间的权责分界予以区分,如将家庭划分为生活、学校划分为教育等,这一类理论上的划分并不符合当前的社会现实,也缺乏改变社会实践的基础,因此有必要从社会变迁的逻辑首先厘清当今家校关系的结构形态,再探讨应对之策。

20世纪以来,随着教育理念与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变革,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家校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过去家庭教育的实践模式进入了学校,如当今的学校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重视师生之间的日常交往,要求确保孩子在校内如同在家中那般作为独特个体受到关注,而随着家校共育理念的广泛推行,家庭也被要求配合、参与学校教育。家长的角色内涵被重新定义,“好家长”不仅意味着照料好子女的日常生活,具备充沛的情感教育能力,而且需要掌握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一系列现代教育技能。

自此,过去家校之间职责功能的明确分工与互补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领地”的相互渗透与交织、功能与实践模式的交叠。这些变化可能为家庭与学校带来相互理解与沟通的空间,但也可能由于缺乏对等关系与信任,而引发形成竞争或支配关系。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后者占了上风,竞争、支配、不信任等现象普遍存在,家校之间更多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紧张关系中。

虽然现今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多元,教师的知识权威性被削弱,但相较于家长,仍然占据优势地位。比如,学校总是对校外生活产生影响,家庭的生活形态与家长的角色内涵被学校重塑,家长在学校的“推动”下成为“好家长”。事实上,在“家校共育”成为一项基本政策的情况下,学校与教师容易对家长产生过高期待。于是,学校开设各类“家长课堂”,要求家长“正确”履行家长职责(包括监督、陪伴及参与子女的家庭作业)。出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急切渴望或者出于对自身职业压力的转嫁,学校与教师的权力滥用也成为普遍现象。家长成为教师实质上的“助教”,其家庭生活被严重侵占。而一些原本无意于“望子成龙”的家长,也可能由于教师传导的压力,被动卷入“鸡娃阵营”。

然而,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并不是单向度的。近年来,学校办学已日益服从市场逻辑,家长群体通过“学校消费者”的角色对学校系统的运作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比如对学校制度、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等进行直接干预,或者通过校外补习的形式对学校教学进行间接干预。同时,花费巨资购入学区房的家长消费者们,出于对教育的各种理想愿景与补偿心理,对学校教育也有着不尽相同的需求。尤其是随着各种新教育理念的层出不穷,家长期待学校能够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给出令自己满意的答案。由此可见,家长也同样对教师报以过高期待,家校之间呈现出割裂的双向不对等关系。在教育功能与实践相互交叠且双方关系不对等的现实情况下,拉近家校关系,找寻教育共识的种种举措,更为家校冲突的发生制造了空隙。

建立对等且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

重塑教师的职业自主性。当今家校联系看似频繁,但实际合作内容却极为有限,大多围绕学生的学业成绩展开,具有较强的工具属性。这种情况加剧了家校之间的消费与被消费关系,使得学校与家庭、学校与校外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形成同质化竞争关系。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教师的职业自主性逐渐丧失。学校被社会对于教育的工具性需求所裹挟,职业神圣性与权威性被削弱。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好的学校总是同时承担多重社会功能,包括社会筛选与流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化,以及对人的培养与教育。其中,校内社会化具有社会规训与道德内化的意味,其受限于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真正的教育则着眼于培养学生具备应对与迎接社会变迁的精神素质与能力,具有一定的反思性与超越性。因此,重构教师的职业自主性,让他们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避免被社会裹挟,是建立当代家校良性合作关系的重要一环。

建构关于“人的教育”的基本共识。在重塑学校功能与教师职权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教育的基本共识,是家校展开持久合作的重要前提。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学校与家庭才能彼此承认,寻求合作与共赢。当然,在教育理念与诉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形成所有人所接受的共识并不容易。但是,建构关于“人的教育”的基本共识是可能的,这是一个社会教育体系能正常运作的基础。当代越来越多的家长努力在尊重孩子与学业成功的教育追求之间进行兼顾与平衡,这就要求学校在明确自身的多重社会、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与家庭沟通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底线,提升校内教育、教学方法的对外透明度,在“人的成长”的维度上理解和承认学生家庭生活中非正式知识及学习的重要作用,避免对学生家庭生活时间过度占用。学校应努力寻找教育的共同地带,才能不断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与相互承认。

借助第三方的专业力量提升共育能力。在确立共识、彼此信任与共同意愿的基础上,家校合作最终需落脚在合作共育的实践能力的形成上。这里的实践能力包括教育能力与合作能力,是指个体需具备教育相关的一系列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中灵活运用,促使合作双方在转换视角、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重构实践。现实中,常常有家长或者教师囿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与运用场景,对于拥有不同知识类型与运用方式的主体缺乏理解,因而难以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近些年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借助第三方的专业支持,有助于帮助教师和家长突破各自的局限。比如,邀请社工、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心理学者、家庭教育专家等,以活动、小组讨论、工作坊等形式,围绕具体的事件、人物经历进行深入反思与研讨,切實提升家校双方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家庭
家校距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庭“煮”夫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