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衣服”款式多

2024-04-23 06:16袁少波
关键词:反坦克小军弹头

袁少波

坦克,人送外号“陆战之王”。从诞生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了,一直“耀武扬威”、威风八面。可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武器设计人员们也一直都在闷着头研究应该怎么对付坦克——各种反坦克武器层出不穷: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导弹、反坦克步枪……还有虽简陋却很有效的路边土炸弹,都给坦克惹了一身的麻烦。

面对这种十面埋伏的状况,坦克也不得不频频升级,费尽心思来改进自己的“衣服”——坦克装甲。说啥也不能丢掉“陆战之王”的称号哇!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坦克不同款式的“衣服”。

第一款:钢板“厚棉衣”

要想防弹,把装甲钢板做厚不就行了吗?对,这是最简单的办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坦克刚诞生,它的装甲钢板连15毫米都不到。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装甲钢板厚度已经超过了150毫米。

厚实自然耐打,一般的轻武器根本打不穿坦克的钢板“厚棉衣”。但坏处就是——坦克太笨重了,跑不快呀,跑不快反而容易多挨打。而且身子太重的话,油耗也就高了,要想多装一些油就没法多装弹药……此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反坦克武器的技术进步得特别快,厉害的穿甲武器已经可以打穿120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了。坦克要是把“外衣”加厚到这个程度,那就变成铁疙瘩了,跑都跑不动。看来,光靠穿“厚棉衣”不行,得另外想招儿。

第二款:钢铁“三明治夹克”

小军迷们在观看抗日影视剧时有没有看过八路军用土制防弹衣抵挡日军子弹的情节呢?在《小兵张嘎》里就有类似情节:游击队队员身披一床湿棉被,在棉被外面裹上黄土,黄土外再裹上一层浸湿的棉被。日军的子弹“咻咻”地射过来,但就是打不穿。

坦克的钢铁“三明治夹克”和这个原理很像:这件防弹“夹克”分为三层,最外层和最里层都是钢板,两层钢板之间夹着一层陶瓷等非金属材料。这种防弹“夹克”的效果特别好,明显好于同样厚度的装甲钢板,它的学名叫复合装甲。怎么样,是不是很像三明治呢?

小军迷课堂

钢铁“三明治夹克”

原料:钢、铝合金或钛合金等金属,陶瓷、玻璃纤维等非金属。

制作方法:以“金属+非金属+金属”的形式结合在一起。

钢铁“三明治夹克”为啥能挡住反坦克武器的攻击呢?秘密全在夹层上。常见的陶瓷装甲就是把一层厚厚的块状陶瓷夹在两块优质合金钢装甲中间。陶瓷的抗压强度比钢强10倍,它会消耗掉来袭弹头的大部分能量。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陶瓷装甲这么厉害,为啥不全部采用陶瓷材质呢?因为陶瓷虽然抗压强度高,但是没有钢板有韧性啊!钢板加陶瓷,刚柔并济,才能笑傲江湖!

第三款:“羽绒服”装甲

坦克还有一款“羽绒服”装甲,它有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名字——空气装甲。

羽绒服中的羽毛之间充满了空隙,这些空隙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小军迷们一定清楚,占据这些空间的物质自然都是空气呀。

但是,空气为什么能当装甲呢?这就是“羽绒服”装甲的奇妙之处——这款装甲专门对抗高爆反坦克弹,坦克外壳的两层装甲钢板之间设计有一定的空间,来袭弹头一旦命中坦克的外层装甲,喷射出的金属射流遇到空气层就会被拉伸变细,失去后劲儿,再想打穿里层的钢板,就是很有难度的事情了。

第四款:以“爆”制暴的“炸藥背心”

每次坦克穿上了新款防弹装甲,反坦克家族也会相应地研发出新的打击武器。这不,反坦克武器里又有了贫铀弹、高动能穿甲弹这些反装甲高手,它们的特点是材质超级坚硬、特别重,飞行速度也快,甚至能达到音速的好几倍!又硬、又重、又快,打击威力倍增!上文提到的三款装甲肯定都挡不住,那该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武器设计人员又研制出了“炸药背心”这种神器,它的学名叫“爆炸反应装甲”,是可以用来以“爆”制暴的!

“炸药背心”其实就是一个个扁扁的金属盒子,盒子里装着钝感炸药。钝感炸药在一般的打击下不会爆炸,拿重机枪扫射都没用,但是一旦遇到反坦克弹头之类的武器就会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把来袭弹头或者来袭的金属射流“炸飞炸歪”,从而降低对方的穿甲厚度。

这种防弹方式听起来似乎颇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思,其实不用担心,钝感炸药的爆炸威力不足以击穿坦克装甲,但是能破坏掉反坦克弹头,能达到这个目的,已经算得上是“以毒攻毒”的典范了。

第五款:“主动防护系统”

从兵法上来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老是被动挨打,再好的装甲也抗不住,坦克就应该主动出击!

如今的坦克,早已有了最新型的“主动防护系统”,由探测器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容组和钢板发射装甲组成。坦克在进攻时,会扫描四周,一旦发现有炮弹飞来,计算机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发出指令,钢板发射装甲就会向外抛出一块钢板,正对着来袭弹头的方向飞去,在敌方弹头飞到其身边之前就撞毁它。怎么样,像不像导弹的防御系统?

此外,这种“主动防护系統”还能施放烟幕来诱骗和干扰对方,以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提高防弹能力,坦克的设计人员除了不断研发各种款式的“防弹衣”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没少下功夫。比如为了降低坦克前方装甲被击中的可能性,设计人员特意把坦克前方装甲设计成倾斜式的,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跳弹”的可能性,还能增大装甲的虚拟厚度——因为坦克被反坦克弹头垂直击中的话受伤害最大,但是如果弹头是斜着打过来的,要么会因为角度太斜,弹头被弹飞,变成“跳弹”;要么会难以打透。

看来,坦克不仅穿什么衣服很重要,衣服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也至关重要。

亲爱的小军迷们,等你们长大了,如果成为武器设计师,你们会给坦克设计什么样的“防弹衣”呢?

猜你喜欢
反坦克小军弹头
拉斐尔反坦克长钉导弹
热身管下小口径枪弹弹头壳材料对其膛内运动的影响规律
反坦克火箭筒
小军迷解谜
小军迷解谜
小军迷解谜
导弹突防概率解析与仿真计算结果差异分析
小军迷解谜
时间距离像消隐时弹头进动与结构参数估计
“反坦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