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化和中国化

2024-04-23 10:41诸大建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报告责任企业

诸大建

2024年2月8日,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同步发布可持续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公开征求意见,这三份报告指引的结构和内容完全相同,只是针对不同对象有措施上的差异。这是三大交易所首次起草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这一事件将成为中国企业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将引导中国企业规范化、有规模地向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转型。

以制度型开放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ESG是联合国倡导的推进企业和组织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制度性工具。ESG强调企业等组织活动不应仅着眼于经济指标,同时应考虑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治理成效等多方面因素。ESG使企业从被动地他组织转向主动地自组织,进行上下游的供应链管理和价值创造。制度型开放涉及的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相对商品和要素来说,开放的層次更高、难度更大,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三大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意见稿,就是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的中国制度型开放,是基本规则的国际化和相关内容的中国化。

其中,国际化的表现主要体现为:一是用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名称替代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名称,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精神相一致,估计今年开始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会大量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二是实施时间与ISSB相一致,指引在2025财年开始生效,要求可持续发展报告与财报同时发布,即2026年4月30日开始按照指引发布202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2025年是两年的过渡期;三是报告的结构与ISSB相似,指引共六章,核心内容四章分别是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般要求加上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三个领域要求;四是主要对象的强制性,包括上海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圳1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其他是半强制与自愿性要求,指引将对所有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五是财务—影响即双重实质性分析与GRI和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一致,四个核心即治理、战略、 影响(风险与机遇)、指标(指标与目标)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和后来的ISSB一致,不仅要披露结果(what)而且要披露流程(how)。

中国化的表现主要体现为:一是从高质量发展角度强调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要提升五个能力,即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二是按照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差异,在引用国际化的指标时,降低某些方面的具体要求,如碳排放范围3为有条件披露;三是在强调定量的同时,对暂时不可定量的要求可以定性披露,2026年首个报告不要求进行同比;四是ESG三章共8节,环境部分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循环经济等三节,其中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中国特色;社会部分包括乡村振兴、供应商与客户、员工等三节,其中乡村振兴、减少中小企业欠款是中国特色;在治理部分包括了治理机制、反商业贿赂等两节。

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五个动向

A股核心企业于2026年1月完全报告可持续发展和ESG信息,有2年的过渡期,笔者判断这期间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变化。

A股市场可持续发展和ESG报告会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减少。指引指出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同时可以不再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某种角度上,义利分离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前科学,义利整合的ESG管理才是真正超越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模式,使企业可持续性成为常规科学。未来2年A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和ESG报告会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减少。在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文件要求下,信息披露会兼顾两者即ESG兼社会责任。但是即使沿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结构与内容会大幅度转向可持续发展报告和ESG报告。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将在企业非财务报告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非财务报告进入专业化和规范化时代,与报告的形式变化相一致,报告的主体和受众都发生了变化,上市公司非财务报告受众主要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将会在企业非财务信息报告上发挥更重要作用,特别是ESG 报告存在第三方鉴证的需求,将推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进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将急速加强可持续发展与ESG 方面的人力资源和能力训练。

董事会及审计审核部门介入ESG的全过程管理。以前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是企业公共关系和社会交流部门的事情,现在的ESG报告是董事会主导下的战略研究部的事情,需要对ESG事项进行全过程的决策与管理,包括事先有计划、事中有审核、事后有应对。加强ESG治理,估计一些领军企业会尝试设立实质性的CSO(企业可持续发展总裁),与CFO(首席财务官)相辅相成直接对CEO(首席执行官)负责。企业董事会成员会加强ESG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增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独立董事,像审核财报一样对ESG报告进行专业化审计审核。

企业能源转型和碳排放从定性的选择性介绍到定量的财务化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讲碳排放,信息披露定性化和破碎化是可以容忍的。现在将需要系统地按照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的范围1、范围2和范围3进行管理和信息披露。企业的能源和碳排放信息,要按照物理成本和转型成本计算和公布减少碳排放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就企业运营而言,物理成本要计算如天气变暖带来的能源消耗变化和碳排放费用变化,转型成本要包括如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带来的财务成本,等等。碳排放情景分析需要研究机构来做。

社会上的综合性评级会减少,专业性的研究会增加。在统一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及指标以前,各种财经媒体和社会机构热衷于自设标准搞综合性评级,国内每年年末都有各种各样的企业评级、排行和评奖活动。未来在企业非财务报告要求和指标走向统一的背景下,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综合性评级会减少,留下少数权威性的机构发挥作用,如国际上的MSCI、S&P、Suatainalytics等。以前的财经类媒体和研究机构可以在行业性的研究分析上发挥作用,使企业ESG按照行业和领域走向精细化发展。

做好ESG要认清本质,抓住核心

当下,对ESG讨论最热闹的是技术性的信息披露、绩效评级、ESG融资,但是根本初心还是推动企业从单目标的利润最大化向多目标的商业和社会双重价值企业转型。要想在指引框架下进行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最基本的前提还是要理解ESG的本质,并且从实践层面做好。不同于传统的CSR是企业做大了花钱搞公益,ESG是要在解决社会痛点问题中赢得商机,其中蕴含着解决社会问题带来的抵抗风险能力和发现商机的能力的提升。企业想长期盈利,就需要规避风险,不断发现商机,只要有这样的想法,ESG企业就比传统的利润最大化企业有战略优势。

“怎么做”是ESG企业治理层面最核心的问题,包括对象、主体、过程三个方面的原则和操作性做法。在对象层面,要用重要性分析把双重价值做实,企业不是只有单纯的财务重要性,也不是漫无边际的社会重要性,要识别企业与社会交界面上的少数最重要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义生利;在主体层面,需要内外利益相关方的整合管理,对外要与包括股东在内的主要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对内要把部门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整合起来,因此这是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企业整合战略问题,所以要有董事会—管理层—执行层的架构;在过程层面,从企业运营管理到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管理,要有全生命周期的物质流、能源流和碳流分析。

编辑|胡文娟wenjuan.hu@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报告责任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