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脉迷雾

2024-04-23 19:29徐徐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木乃伊线条

徐徐

横跨七国的美洲“巨人”地理学家的参考坐标

安第斯山脉是地球上最长的陆地山脉,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南美大陆,纵跨67个纬度带,被称作“南美洲的脊梁”。它全长约8900千米,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穿越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在内的七个国家。

来自地壳深处的力量,造就了地球陆地上最长的山脉。亿万年以来,太平洋板块的海床多阶段向东俯冲,来自海底的沉积物不断挤压南美洲板块西侧,导致南美大陆西侧历经多次褶皱、抬升,以及断裂、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最终形成了南北纵列的安第斯山脉。如今,这样的地壳活动仍在继续。

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近4000米,毗邻太平洋,海拔落差大,造成海陆差异显著,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山区天气变化无常。而自南向北流动的洋流是形成赤道厄尔尼诺现象的主力来源,其轻微的波动也会造成临近地区巨大的气候异常,导致安第斯山脉拥有世界上最不稳定的高山气候。

山脉本身也是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住来自东西两大洋的湿润气流。只有山脉以东,面积广阔的亚马逊平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能受到深入的大西洋气团影响,形成多雨气候,继而在赤道附近形成南北对称和按纬度延伸呈东西排列的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类型。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赤道隆起,位于厄瓜多尔安第斯山脉的钦博拉索山,山顶距离地心比地球表面其他地方都远,可以说是一座“另类”的世界最高峰。

1802年6月,德国科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的亚历山大·冯·洪堡,与他的同伴们尝试攀登安第斯山脉,挑战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山峰的钦博拉索山。他们雇佣一批当地挑夫一起登山,先是骑骡子穿过荒草蔓菁的平缓山坡,直至海拔超4000米的岩石陡峭之处,他们把骡子留在原地,继续步行攀登。然而天气开始变得恶劣,寒冷的雨雪时不时袭来,远处的山峰始终笼罩在浓雾中,令人望而生畏。当到达被西班牙人称为“刀锋”的地方时,挑夫们拒绝继续前进,洪堡只好与三位同伴带着仪器,手脚并用地沿狭窄的山脊攀登。

这时候严寒已经冻僵了攀登者的腿脚,高原反应引发一阵阵头晕恶心,他们的每一步都沉重而艰辛。即便如此,洪堡仍旧每走数百步就停下来架设仪器,测量温度、气压、湿度等数据,收集样本,最终,他们在海拔约5900米的位置停下,这已经超越了当时所有探险者曾到达的高度,包括热气球的飞行高度。

返程途中,洪堡开始绘制《自然之图》,画面主体是一幅钦博拉索山的剖面图,展现着这座雪山的微观宇宙,从山谷间的热带乔木到雪线附近的苔藓地衣,不同海拔生长的植被种类各异。画面左右两侧则是提供对应高度气压、湿度和温度等重要气候数据,除此之外,他还在旁边列出了世界其他代表性山脉的高度。这些交互参照的数据,以图表方式揭示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系统,而非同时代科学家所认为的限定于分类学的部分,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外星人的着陆点?纳斯卡文明迷雾重重

20世纪30年代,一项来自南美洲的惊天发现轰动全球:在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的纳斯卡地区,近千平方公里干燥的赭色砂石地表上,散布着众多深几十厘米、长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的巨大线条。这些线条,从地面上难以发现端倪,只有通过卫星或乘坐飞机从数百米高度的空中俯瞰,才能窥见全貌。

研究人员对这些神秘线条做出种种假设,有人猜测这是古印第安人的灌溉系统,也有人认为这是某种图腾崇拜,还有人将这里看作古人举办宗教仪式活动的场所,更有甚者,认为它们是外星人飞行器所使用的跑道,是外星人存在最强有力的证明。

纳斯卡地区的文明可追溯到公元前。公元前100年至公元700年,印加纳斯卡文化在秘鲁南部沿海地区繁荣兴盛,而这些奇异的线条图案,正是由公元前200年至公元300年左右的纳斯卡人留下。

经研究发现,纳斯卡线条是将地面本身棕褐色的岩层表面刮去数公分,露出下层的浅色岩层,而形成的一道道坑道似的线条。这些线条组成的图案,有規则的几何形态,也有绘制者对于动植物的朴素描绘,甚至研究者发现,在一个巨大的蜘蛛图案上,还清晰地描绘了其生殖器官。又因为这片地区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数千年来几乎没有降水,也没有强风,所以纳斯卡线条得以保存至今。关于纳斯卡线条的用途,目前接受度较高的说法是,这些图案和线条是古纳斯卡人分配水源的标记,因为在大部分图案覆盖的地下都分布着水渠。但是古纳斯卡人在当时是如何绘制出这些庞然大物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

纳斯卡的神秘远不止于此。2017年,就在纳斯卡线条附近的洞穴,几具类人形生物(也有外国媒体称其为外星人)木乃伊被发现。

一具木乃伊以“玛丽亚”为代表,它身高与人类相似,从外形上看,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有6个关节,指纹也并非环状而是横向的细直纹,另外,全身总骨骼数量远多于人类。研究人员通过碳年代测定、CT扫描、X光照射等手段,证明玛利亚并非伪造而是一具真正的尸体,死亡时间可以追溯到1700年之前。研究人员还将玛利亚怪异的手指、脚趾与身体其他部位骨骼进行比对,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同时,CAT扫描结果也证实,木乃伊的所有内脏均为完整,并非傳统意义上的木乃伊。经过生物学家近一年的基因比对发现,玛丽亚的基因组仅有25%与任何已知人类基因匹配,剩下的75%不属于任何现代人类,也不符合地球上任何物种。库斯科的英卡利研究所所长特里·哈明会长曾表示,“玛丽亚有可能是人类与外星人结合的产物”。

另外的木乃伊身高只有六七十厘米,骨骼构造与人类完全不同,CAT扫描后也看不到明显的器官。但在其中一个木乃伊“约瑟芬娜”身上发现,其胸部有半透明金属植入物,腹腔内有三个卵状物,疑似是卵生生物。当然,从发现伊始,外星人木乃伊就带来了许多争议,包括秘鲁文化部曾对科学研究进行否定、阻挠与指责。但随着检测工作的深入,许多疑问似乎即将真相大白,研究人员特意邀请文化部官员参加研究结果发布会,以进行公开对质。紧要关头,官方一改之前的嚣张跋扈,连发布会都没有参与。

从冰雪高原到火山山顶打破生命极限的动物们

安第斯山脉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地球上最不稳定的“高山气候”。在这片山区的最南端,有着除了极地以外最大的冰层,覆盖面积超过18130平方千米,这里也受到全世界最强风力的侵袭。即使是在盛夏,也常常一片冰天雪地,冰层上没有生命,但在冰层边缘,生存着超过40种哺乳动物。

原驼,在安第斯山脉的生态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是美洲狮、灰狐等食肉动物,以及卡拉卡拉鹰等食腐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这种外表呆萌、人畜无害的野生羊驼拥有一身密实厚重、保暖性极佳的皮毛,以抵御山区的极寒天气。它们细心呵护自己的皮毛,时刻保持皮毛的最佳状态,因为这关乎存亡。同时,为了在低氧的环境中生存,原驼的血液能够携带更多的氧气。与大多数食草动物一样,原驼家族由一只雄性、多只雌性及其幼崽组成,当遭遇危险时,它们会发出类似大笑的声音来提醒同类。当面临攻击时,它们会口吐高达两米的口水和对捕食者进行踢打。由于生活在几乎无法躲避危险的环境中,原驼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56千米,而刚出生的幼崽最快在5分钟内就能学会站立。

安第斯山脉上最大的瀑布伊瓜苏瀑布,水流量达到了170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约1756立方米/秒。然而就在这个水流最大最猛的瀑布中心,生活着一种大黑雨燕,水幕背后的潮湿崖壁是它们的巢穴,这里是躲避天敌卡拉卡拉鹰的绝佳地点。

大黑雨燕敏捷有力的双翅和防水羽绒能够让它们轻松穿过湍急的瀑布,但就在每年雨燕雏鸟开始学习飞行的时候,恰好是伊瓜苏瀑布上游的水电站为避免水位过高而开闸放水的时刻。短时间内,伊瓜苏瀑布的规模就扩大了一倍,激增的水量迫使雨燕父母只能放弃栖息地。雏鸟被孤零零地留在了水幕后,它们还没有长出像父母那样的防水羽绒,极易被突如其来的洪流夺去性命。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本能的驱使下,一部分雏鸟可以奇迹般地挣扎着拍打尚未丰满的羽翼,飞向水幕之外的自由天空。

安第斯山脉的另一端,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39米,是全球最高的休眠火山,空气稀薄,寸草不生,极其不适宜居住,美国宇航员甚至还在这里进行过登陆火星的训练。20世纪70年代,一群考古学家在尤耶亚科火山发掘印加文明遗址时,偶然发现一具老鼠木乃伊,这在当时并未引发关注。数十年后,一群登山者在攀登尤耶亚科火山时,目睹到一只老鼠在山顶雪地上窜过并拍摄下这段视频,这让一些人开始对那具老鼠木乃伊的来源产生了怀疑。到了 2020年初,进化生物学家杰伊·斯托兹带领团队来到此地探寻老鼠的踪迹,果然找到了黄背叶耳鼠活体,还发现了它们的洞穴。

研究人员认为,黄背叶耳鼠已经进化出从呼吸到循环系统结构的一系列变化,躲避捕食者可能就是它们选择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原因。这意味着,迄今为止,黄背叶耳鼠是世界上居住得海拔最高的哺乳动物。

猜你喜欢
木乃伊线条
羊头木乃伊
神秘兮兮的《木乃伊》
线条之美
线条的秩序美
恐龙木乃伊
木乃伊
震惊!沙漠中出现奇特木乃伊
精致线条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