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2024-04-24 00:43马如飞孙宜文张淑欣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7期
关键词:穴位针刺肠道

马如飞,孙宜文,张淑欣

(北京燕化医院,北京 102500)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便秘属于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30%~6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问题,以大便量少、大便干燥或无法排便、排便耗时较长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2]。脑卒中便秘多与脑卒中类型、严重程度、发病时间、发病部位、预后有一定关系[3]。中医“脑-肠轴理论”认为人脑与肠道具有密切关联,便秘可通过“脑-肠轴”引起中枢神经问题,还可诱发其他疾病,增加住院周期,甚至危及生命,增加患者家庭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阻碍康复进程[4-5]。研究表明,中医外治法治疗老年性便秘具有显著疗效[6]。本研究应用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具有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北京燕化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1 例,女9 例;平均年龄(62.83±12.59)岁;平均病程中位数8.35 周;平均体质量(71.96±16.76)kg;平均身高(169.76±7.14)cm;脑卒中类型:脑出血9例,脑梗死21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78±13.28)岁;平均病程中位数10.55周;平均体质量(73.26±13.96)kg;平均身高(166.00±8.00)cm;脑卒中类型:脑出血7例,脑梗死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伦理学要求[7]。

1.2 诊断标准 ①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参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9]、《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10]中的诊断标准制定;所有患者均进行脑CT 或MRI确诊。②便秘的诊断标准参考《便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11]、《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武汉)》[12]中相关诊断标准制定: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和/或排便困难,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时需手法辅助等。

1.3 纳入标准 满足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5~80岁;意识清醒,无明显认知障碍,能理解临床内容者;脱离危险期,能配合针灸及干扰电治疗者;发病前无便秘病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存在认知障碍且无法配合治疗者;有便秘史、消化道手术史者;患有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肠结核及肠易激综合征等其他继发严重肠道器质性病变者;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无法接受干扰电治疗者;对针刺治疗恐惧或不能耐受者。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入组后未按照研究方案完成治疗者;资料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大活络丹、阿司匹林口服)、康复训练(偏瘫侧肢体综合训练、运动协调性训练、肢体平衡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病房翻身坐起训练、身体清洁、作息饮食、排便习惯指导等)。

2.1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选取中脘、天枢(双侧)、关元。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将4个电极分为两组,交叉放置,采用一次性衬垫,用清水渗透后拧干放在吸盘内,将吸盘吸附在以上腧穴,中脘、关元为一组,双侧天枢为一组,治疗电流调至固定频率4 000 Hz,变频输出30~50 Hz,治疗强度以患者腹部肌肉出现明显收缩且患者无不适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5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4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选穴足三里、上巨虚,均取双侧。患者取仰卧位,裸露双侧小腿,针刺前在穴位处用酒精棉球消毒,采用0.25 mm×40 mm 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器械厂,东邦牌)直刺25~40 mm,施以提插捻转补法,以患者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留针20~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4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该量表共8个评分项,总分30分,15分以上判定为便秘,评分越高表明便秘越严重[13]。②Bristol大便性状(BSFS)评分。该量表根据不同性状的粪便在肠道中存留的时间作为评分依据,分为7 个等级,分别对应1~7分,评分越低表明存留时间越长。③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该量表共28个项目,总分112分,评分越高说明便秘问题越严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越严重[14]。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1~2 d排便1次,大便变软,排便时通畅;有效:排便周期为3 d 以内,大便变软,排便时欠通畅;无效:3 d以上排便1次,大便硬,排便不通畅[1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CCS、BSFS、PAC-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CS、BSFS、PAC-QO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SF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CS、PAC-QOL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便秘临床评分量表评分、便秘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便秘临床评分量表评分便秘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观察组 30 治疗前 1.98±0.87 17.83±3.58 79.21±5.19治疗后 4.21±0.58△▲36.93±4.28△▲对照组 30 治疗前 2.12±0.35 8.42±1.87△▲78.93±5.24治疗后 3.49±0.43△18.34±2.73 10.89±2.69△42.76±5.83△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及人们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脑卒中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后便秘问题也应被重视。研究发现,如果粪便长时间堆积在肠道内,肠道内菌群会发生发酵反应放出毒素,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进而影响神经系统[15]。当排便困难时,过度用力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危及生命安全[16]。随着现代医学对“脑-肠轴”研究的推进,胃肠道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阐释。“脑-肠轴”是联系大脑和胃肠道的双向信号传输通道,可以直接作用和反馈互动的复杂集合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合体系,控制应激反应,调节身体多项活动[17]。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脑卒中后发生便秘的原因,除疾病本身导致排便中枢受损影响排便外,还与药物、长期卧床、饮食结构改变、液体摄入不足、排便习惯及心理因素等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迷走神经,造成胃肠功能下降有关[18]。临床治疗脑卒中后便秘以心理干预、康复训练、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等行为干预,以及口服促胃肠动力药、泻下剂、灌肠及手术等方法为主,但行为干预效果较差,而口服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具有依赖性,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19]。针刺可以激活穴位区域细胞膜上的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将物理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触发穴位微环境理化耦合机制,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产生针刺效应[20]。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穴位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直肠肛管压力[21]。干扰电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经皮电刺激治疗,可收缩平滑肌,使内脏血液循环得以改善,调节内脏自主神经功能。

脑卒中后便秘属于中医“便秘”范畴,认为其病灶在大肠,中风后机体中气虚弱,大肠无力传化糟粕,糟粕内停,导致便秘。该病病机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年老久病、阴液不足、气血亏虚导致肠道失于濡养而发便秘;实者多因胃肠燥热,气机阻滞,升降失调,传导失司导致便秘。便秘多与肠道功能紊乱有关,肠胃的蠕动是顺利排便的基础保障,肠胃传导能力与脾、胃、大肠、任脉、三焦等经络有密切联系。阳明经包含胃和大肠经络,当两经经气不通时,可影响肠胃传导。本研究结合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病机制及经络辨证理论,以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便秘症状为目的,选取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取得较好的疗效。中脘具有调和胃气、通腑泄浊之效,天枢具有升清降浊、破气导滞、调和胃肠、畅利三焦之功,关元具有调畅气机、固本培元之功,以上三穴借助干扰电的物理作用,结合穴位的特殊作用,共同治疗脑卒中后便秘。赵守法等[22]研究发现针刺治疗可促进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肠胃蠕动,促进肠道排空,缓解脑卒中后便秘症状。谭明敏等[23]发现康复护理技术联合干扰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应用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后CCS、BSFS、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提示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便秘症状;观察组在干扰电穴位电刺激基础上给予针刺足三里(具有健脾和胃、化积导滞之功)、上巨虚(可调整腹部脏腑经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后的CCS、BSFS、PAC-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入组患者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存在干扰因素、未进行远期随访等,下一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进行远期随访,为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穴位针刺肠道
肠道脏了翻出来洗洗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