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研究

2024-04-25 07:34王志坚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轴对称分层学科

王志坚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繁荣路学校,山东 潍坊 262233)

传统教学往往采用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未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表现得相对滞后.而核心素养强调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分层教学成为更贴近学生需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发展潜能的教学方式.

1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分层教学作为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能够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转化为实际操作,这种教学策略更贴近学生实际水平,有助于弥合学科知识的差距,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材施教的理念源自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深刻认知,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发展需求,而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划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科发展需求.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统一化教学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成为破解学科知识差距的关键.分层教学通过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根据其核心素养水平提供差异化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1].因材施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也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学生在适应自己水平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建立对知识的理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科学习,教师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提升学科学习的效果.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对于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正是通过提供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2].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通过差异化的教学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环境中迅速适应,并逐渐释放其潜能.同时,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前提.通过向每个层次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科内容,学生更容易建立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其学习潜能.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设计有助于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分层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伙伴,形成学习小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至关重要.此外,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准确地为其规划学科学习的步骤和方向,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通过设定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学科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掘和释放学习潜能.

1.3 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会直接影响整体课堂的氛围和效果,为数学教育带来新的活力.首先,分层教学提供了更具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身水平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的差异化教学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为个性化,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分层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度.通过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学科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更为扎实的理解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整体的学科水平.同时,分层教学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任务设置,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助于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制定差异分层的教学目标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和能力差异,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学科发展[4].以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为例,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能够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对于能够熟练运用基础知识的学生,目标可以进一步要求其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提高其解题的独立性;而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包括深入了解方程的实际应用,并能够在更复杂的情境中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通过这样差异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明确地了解每个学生在该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更侧重于解释基本概念,提供更多的例子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或案例,引导其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开展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讨论,激发他们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制定差异分层的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位学生都在合适的学习层次上取得进展.有助于打破传统的统一化教学的局限,充分地发挥核心素养的优势,促使学生在个体化、差异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更全面的数学素养.

2.2 设计分层教学的学习活动

通过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科发展需求,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以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为例,通过设计差异化的学习活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与运用.在课堂上,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图形,比如三角形或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坐标系中标注各个点的坐标,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坐标系的概念,理解横纵坐标的意义,并能够简单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掌握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组问题,例如,在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3),点B的坐标是(6,3),求AB的距离.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坐标系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提高了他们的解题能力.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坐标系与数学函数的关系,举个例子,可以设计一个问题,例如给定函数y=2x+1,在坐标系中绘制其图象,并讨论函数图象的斜率、截距等特征.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坐标系,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提升数学思维.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学习活动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布置科学分层的课后作业

通过差异化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以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平行线”这一知识点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并在课后作业中巩固和拓展这些知识.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作业可以设置为一些简单直观的练习,例如在图中找出两条平行线,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这样的作业设计有助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平行线的基本概念.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推理和证明的作业题目,例如证明与平行线有关的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这样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能力.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作业可以更加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例如,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要求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论证.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更全面地理解平行线的深层次知识.通过布置科学分层的课后作业,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差异化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还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深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进行分层的教学效果评价

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能够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水平,进而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在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简单而直观的方式,如课堂练习、小测验等,评估他们对轴对称概念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道题目:在下图中找出轴对称的图形,并标注出对称轴.通过这样的题目,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能够在图形中准确地找出对称轴.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评价可以更倾向于中等难度的问题,如综合性的练习、实际问题的解答等.如,教师可以设计一组题目:给定一个轴对称的图形,通过坐标系求出其对称轴的方程,如此,教师便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学评价的重点可以放在更高层次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上,通过开放性问题、研究性任务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轴对称性质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任务:通过构造轴对称图形,讨论对称轴的位置是否影响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通过这样的评价,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轴对称概念的深度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发展水平.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3 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制定差异分层的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学的学习活动、布置科学分层的课后作业等途径,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轴对称分层学科
说说轴对称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超学科”来啦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