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建构路径

2024-04-25 07:34吴香喜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中心探究

吴香喜

(福建省邵武市通泰中心小学分校,福建 邵武 3540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倡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遵循“学和教的统一”,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及时做好角色转变,切实做好学生知识探究之旅中的引领工作.面对这一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标准作出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领悟新课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构建真实有效的评价,使学生在思考、操作实践、交流碰撞中,逐渐走进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1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1 教学目标设置不当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不仅要明确数学知识点和核心素养的内在链接点,还应精准把握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则常常忽视这一点,致使设计的目标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局限于知识中,缺乏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教学目标过高,与学生的需求不相符;教学目标统一,致使班级中“两头”学生难以获得发展.

1.2 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将“教”和“学”统一起来,灵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宰者,很少给学生提供交流与探究的机会,致使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非常低下.

1.3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所沿用的方法也非常单一,基本上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流程,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灌输.可以说,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尚未发生变化,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长期埋没,学生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1.4 教学评价缺乏科学化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关键.教师要想明确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要想知道当前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哪些弊端,必须集中于客观、真实的教学评价.但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教学评价的教师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以学生的最终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在这种片面、失真的评价模式下,教师无法从中获得有效的教学参考,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停滞不前[1].

2 以学习为中心数学课堂概述

在新课程视域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学生展开,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活动和能动作为中心.可以说,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探索、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引领价值,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以及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另外,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再是知识,而是跨越知识目标,逐渐进入到育人层面中,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一阶段,逐渐形成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3 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路径

3.1 以学习为中心,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3.1.1变革教学观念

新课程真正回答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促使教育行业从“教书”转变为“育人”,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必须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及时调整教学观念,并在正确教学观念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层次解读,深层次剖析数学知识点和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精准把握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向;另一方面,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厘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探究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大胆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促进知识的建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等.

3.1.2完善教学目标

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教学目标.鉴于以学习为中心数学课堂的内涵,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应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之间的链接,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学情,使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既聚焦数学新理念,又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2].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就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解读.之后,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标准、教学内容及五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发展水平,将教学目标确定为:①理解百分数的函数,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写出百分数;能够将小数化为百分数;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表达,并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②通过自主和合作探究两种方式,完成百分数意义探究,促进探究、合作能力发展;正确辨析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③运用百分数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感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2 以学习为中心,激活课堂参与动机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潜能.

3.2.1创设教学情境

经教学实践证明,情景是激发学生动机的最佳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为了激活学生的探究动机,教师就围绕“分数的概念”,依托生活中常见的素材,为其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周末琳琳过生日,她邀请了7个小朋友.在切蛋糕的时候琳琳犯了难,如何切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大小相同的蛋糕呢?通过这教学情境,学生的探究热情瞬间高涨起来,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教师又抓住“一个蛋糕、平均分”等关键字眼,带领学生进入分数概念的探究学习中.

3.2.2融入数学游戏

数学知识严谨、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相对比较大.面对这一矛盾,单向灌输不仅效果不佳,甚至还会导致学生滋生出诸多不良情绪.鉴于此,教师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时,即可遵循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将数学知识和游戏结合到一起,使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3].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鉴于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我发号,你做动作”的数学游戏,在这一游戏中,教师发号施令:请你指出前方、后方、左边、右边的同学,学生则作出相应的动作.如此,通过数学游戏的融入,数学课堂氛围空前高涨,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在游戏中变得具体、直观,不仅有效扫除了理解障碍,也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

3.3 以学习为中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搬运工”,而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在这一过程中,鉴于小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为其设计出层层递进的探究任务,帮助学生搭建起知识探究的“支架”.同时,为了保障学生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教师不仅仅要给予必需的辅助和引导,还可以结合实践情况,引领学生以小组为载体,通过交流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最终完成数学知识的深度探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如果直接按照传统的模式,将“三角形面积公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很难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无法满足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鉴于此,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所学的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入手,引领其进行思考: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②带领学生回顾长方形、平行四边面积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面积是不是依然可以运用小方格测量的方式进行?如果不可以,应该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③围绕你的猜想,动手量一量、数一数、想一想,验证其是否正确;④运用所学的数学语言,将“三角形面积公式”规范地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就将“三角形面积公式”变成一个新知识探究的过程.

3.4 以学习为中心,进行科学评价

鉴于课堂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必须及时突破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束缚,积极推进教学评价改革,使其从“单一测试”过渡到“综合性评价”中.首先,教师在开展课堂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全部表现,将学生的课堂上的发言和探究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都纳入评价中,确保将学生的真实状态反映出来;其次,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思维、态度都纳入其中,使教学评价逐渐走出“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最后,鉴于以学习为中心的内涵,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还应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持久发展的动力,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肯定和鼓励,持续强化其学习动机,促使其以更好的状态投身于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4].

4 结束语

在新课程视域下,传统师本课堂显然已经落伍,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唯有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内涵,坚持观念先行的原则,重塑教学观念,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数学课堂教学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情境和数学游戏唤醒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兴趣;依托探究任务和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依托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驱动数学课堂在持续完善中不断进步,真正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中心探究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