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

2024-04-25 07:34李巧玲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创设化学情境

李巧玲

(闽侯县昙石山中学,福建 福州 350100)

情境化的教学素材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较强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将此情境引入到化学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化学的压力,从而改变化学枯燥的教学形式,向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方向发展.

1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1.1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教育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已经从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主导的探究式学习,从而改善了课堂的氛围.通过引入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化学知识转换成有趣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深入探索的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最适宜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的综合素养.

1.2 有利于学生理解重难点

由于课时有限,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通过使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这种教学方法既简单又有趣,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3 有效落实化学学科素养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上,由于教师的授课模式和步骤过于死板,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看似无关的概念,并通过猜测来建立它们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1].

2 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专注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创造有趣的游戏情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讲“制取氧气”时[2],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两盆水,让学生们在水里憋气,观察学生们的反应.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动植物呼吸、医疗救急、金属切割”等图片,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制取氧气”的内容.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2.2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应该遵循“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原则.通过深入探究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能,减少学生对枯燥的化学知识的厌学感.课堂上引入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授“水的组成”时[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个神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存在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液体,它是动植物的必需品,用竹篮装它完全会漏掉.然后,学生们一起来猜测这个谜底:水.通过“水的组成” 这一谜题,结合微课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氢气的燃烧”实验,从而更好地掌握它的应用,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再如,通过学习环保汽车的制造技术,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利用氢气作为燃料,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2.3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作为一门具有极大实用价值的自然科学,其实验过程更加复杂.因此,针对初中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利用课堂上的实验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讲授“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可能含有酸和碱?判断一种溶液是否具有酸性,需要从它的酸味来进行评估?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够使他们在课堂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且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4].

2.4 创设微课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在初中阶段,微观的化学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观看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方式,这种方法基于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5].

例如,在讲授“分子运动”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时间,制作flash动画和小视频,并结合自身的理解,添加精彩的文字来阐述.通过将flash动画和小视频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先了解微观世界,从而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物质的运动和变化[6].本节课结束之后,让学生通过微课复习本节课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并且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从而为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2.5 创设直观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直观展示,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当我们想要创造一个直观的情境时,使用多媒体设备是非常有用的.多媒体能够提供多维度的信息展示,包括图像、视频、文档等.这种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的方式对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例如,以“奇妙的二氧化碳”为例,随着全球变暖事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二氧化碳气体来直观地展示出来,而是应该将这种情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资源,将有关气候变暖的灾害的图像、音频和实际场景呈现给学生,比如物种灭绝、冰原融化、传染病蔓延等,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本次实验将让学生深入探究二氧化碳的功能、性质及其影响范围.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二氧化碳的知识,从燃料燃烧排放到其他环境污染因素,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危害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6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探知欲

过去,由于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他们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也削弱了学习的机会.现今的化学实验教学应该重视探索和实践,通过利用实验的特点和原理,让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体会到知识的深刻含义,从而唤起他们对化学的热爱,开启他们的学习之路.

例如,当讲“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程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会先准备一个烧杯,里面倒入NaOH溶液,然后慢慢地将酚酞和稀盐酸混入,并且一直搅拌.这样,我们就能够让学生更加专心地听讲.在进行实验演示之前,教师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会产生红色的现象呢?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是否会消失?通过讨论,学生们仔细研究了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最终发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们将深入研究导致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出现红色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了解其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探索红色是否会消失,变得毫无痕迹? 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对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

2.7 运用化学史实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而许多经典的实验结果与发现,则成为教育的宝贵财富.通过历史教学情境,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演变过程,并且让他们明白知识的持续更新,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考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我们还能够从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中获益,激发我们的求知欲[7].

3 结束语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情境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但是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有效的学习,就必须有一个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唤醒他们学习热情的环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来改革初中化学课堂.这种改革应该包括引入一些情境教学的方法,让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通过全面的教育,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助力他们能够在未来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创设化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护患情境会话
奇妙的化学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