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视域下“三元五环七步”联片教研模式在初中化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2024-04-25 07:34林良捷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联片实验设计教研

林良捷

(连江黄如论中学,福建 福州 350501)

城乡教育差异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难点之一.“三元五环七步”联片教研模式作为一种教育创新的尝试,强调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协同研究,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创新思维方式.基于此模式,研究探讨如何通过该模式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初中化学义务教育差距.

1 “三元五环七步”联片教研模式理论解析

1.1 三元:教研联动的关键要素

“三元”是一种以学生、教师和教研团队三者之间通过问题为纽带连接起来,并循环产生相互作用的闭环.在这种教研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师,而教研团队则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同伴互助团队.这三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模式的核心.

1.2 五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

五环是一种教学模式,包括了备、研、教、评、思五个环节.

备: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研: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环节.

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3 七步:教研深入推进的具体步骤

七步教研模式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包括:

(1)确定主题:选择一个教研活动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教学中的难点,也可以是新的教育政策或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提出目标:根据主题,制定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测量.

(3)拟定方案:根据主题和目标,制定一个或多个教研方案.这些方案可以包括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等.

(4)交流讨论:与同事或其他参与者分享和讨论方案,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方案.

(5)形成措施:经过交流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方案,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措施.这些措施应该是针对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6)教学实践:将确定的措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要收集反馈、观察效果,并对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

(7)总结提升:在教学实践后,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对今后的教研活动进行改进.

这种教研模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会对教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改进[1].

2 “三元五环七步”联片教研模式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2.1 教学设计路径

2.1.1地区特点结合的创新实验设计

在城市和农村学校联合进行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两者的地区特点,设计一系列既能体现化学知识要点,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变化及性质,同时也使实验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2.1.2问题驱动的实践性教学方案

联片教研模式下,可以将实验设计融入问题驱动的实践性教学方案中.通过提出真实场景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学习.问题驱动实验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2.2 学科研究路径

2.2.1跨学科的联合实验设计

跨学科实验设计:颜色与光谱的奇妙世界

实验目的:①观察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颜色变化;②探究颜色与光谱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③联合物理学科,通过实验展示光的分光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材料:①红色固体:苏丹红染料;②蓝色固体:甲基橙染料;③透明试管;④白光源;⑤凹面镜;⑥分光仪.

实验步骤:

①将苏丹红染料溶解在水中,得到红色溶液;将甲基橙染料溶解在水中,得到蓝色溶液.

②取透明试管,分别倒入红色和蓝色溶液.

③用白光源照射试管中的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④使用凹面镜和分光仪,分析白光经过染料溶液后的分光现象.

实验设计理念:

这个实验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同时结合物理学中的光谱分析,展示了光的分光现象.学生在实验中能够观察到颜色的变化,通过分光仪看到光的分光效应,从而深入理解颜色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这个实验既体现了化学的实验性质,又涉及了光的物理性质,是一次成功的跨学科设计.

2.2.2以实践活动为导向的教研活动

在联片教研模式下,以实践活动为导向的教研活动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一个结合初中化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设计,以液体的颜色为例.

实践活动主题:液体的颜色与溶液的化学变化

活动目的:①观察不同液体的颜色特征.

②研究溶液中颜色的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③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对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技能.

实践活动设计:

步骤一:观察不同液体的颜色特征

①教师准备无色液体水和双氧水、蓝色液体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等液体.

②教师组织教研团队进行观摩,共同观察不同液体的颜色特征,并记录.

③教师对液体的颜色进行初步分类和分析,引导教师思考液体颜色与其中的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步骤二:研究溶液中颜色的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实验,将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逐一加入试管中.

②教师引导教研团队进行观察,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讨论其中的化学变化.

③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不同溶液颜色不同?颜色的变化是否与化学反应有关?”通过研讨,激发教师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步骤三:教师实践与总结

①教师分组进行液体颜色实验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实际授课.

②教研团队成员互相观摩,进行研讨与评价,分享教学心得.

③教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可操作性的实验教学方案,并在后续教学中应用.

实践活动意义与效果: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液体颜色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提高对实验设计的把握能力.观摩、研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有深度的教研成果.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教学策略,通过总结与分享,形成了更加系统和可操作的实验教学方案[2].

2.3 师资培训路径

2.3.1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传播与应用

师资培训路径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关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联片教研模式,城市和农村学校可以共同参与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并将这些理念有机融入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

师资培训的内容可以涉及如何通过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如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等等.培训中可以组织教师互动交流,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从而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

2.3.2化学实验设计与安全管理的专业培训

化学教育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实验设计和安全管理是需要教育者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的领域.城市和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共同参与实验技能培训,学习先进的实验设计理念、实验操作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如何设计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生实际水平的实验项目,如何有效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培训路径将有助于提高城乡学校的教师在化学实验方面的专业水平,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安全性[3].

2.4 资源共享路径

2.4.1实验室设备与教材资源的共享与合作

城市学校可以分享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教材资源,帮助农村学校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而农村学校可以为城市学校提供一些特有的资源,为化学教育增加一些生动的实际案例.这种资源共享路径不仅能够解决农村学校在实验设备和教材方面的短缺问题,也能促进资源的互补与合作.

2.4.2在线平台与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城市学校可以分享其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提供一些先进的在线教育平台和课程资源.农村学校则可以为城市学校提供一些特有的、与当地环境和文化有关的教育资源.通过在线平台,教师们可以进行远程互动,开展联合教学、研讨和资源共建,促进城乡学校之间教学理念的交流和碰撞,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水平.

3 结束语

“三元五环七步”联片教研模式为缩小化学义务教育差距提供了可行的解决途径.通过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教研活动中的合作,不仅使教育资源得以充分整合,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联片实验设计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农村地区学校开展联片校本研修活动的实践思考
哪个凉得快?
城乡联片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无字天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