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的旋律

2024-04-25 05:14凌林岳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九江长江生态

凌林岳

万里长江奔腾到九江,这里被誉为长江最美岸线。

漫步浔阳江畔,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五彩斑斓,独特的设计让人赏心悦目。长江上往来的轮船与琵琶亭、浔阳楼、锁江楼、长江大桥组成一幅动静兼宜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过去,九江一直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它不仅见证了长江流域的变迁和发展,还是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人白居易当年漫步浔阳江头,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琵琶行》。以他为历史坐标,在他之前和之后,无数文人墨客在九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篇。自三国以来,历代诗文名家,在九江创作的诗词、歌赋、摩崖石刻等作品超过16000篇,其中列入中小学教材的有21篇。

历史如一江波涛,翻开这册长卷,细数埋藏在尘埃深处的灿烂与辉煌。九江自秦置郡,西汉灌婴凿井筑九江城,魏晋时成为“七省通衢”的通都大邑,明清时“三大茶市”“四大米市”如雷贯耳……九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文化、诗词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中外文化自然交融,形成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特殊景观。

九江文化遗产众多,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5处。深厚的长江历史文化资源,是九江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坚固基石,而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让过往辉煌随着城市发展复活起来。

2022年4月,九江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坚持“还江于民、便民利民,生态优先、文化铸魂”原则进行建设。建设过程按照“堤内园林景观带、堤外生态绿化带”标准,改造提升琵琶亭、浔阳楼、锁江楼及周边景点,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自然生态空间。群众可通过绿道亲水观江,真正做到还江于民。

在中国的水系中,长江犹如一条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长河,它不仅哺育了繁星般的城市群,更是亿万生命的摇篮。在当前全球提倡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长江的生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长江流经的众多城市中,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城——九江,以其独特之姿在长江的生态保护中谱写了一段温柔而坚定的篇章。

长江的浪花轻轻拍打着堤岸,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与江水共同编织的绿色奇迹。每一滴江水都映照着九江人对生态保护的坚持与智慧。曾几何时,“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环保工作人员披星戴月,建立了一套全面的水质监测体系。他们定期对长江水质进行采样和分析,不仅监测常规的化学指标,如溶解氧、氨氮和重金属等,还关注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和水温等生态指标。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水质是否异常,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这是守护长江的第一步。

污染防治是重中之重,九江在这方面绘制了一幅精细的保护图。升级和优化工业排放标准,特别是对石化等重工业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升级,大大提升了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农业生产中,鼓励使用环保型农药和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那需要何等的魄力,沿江化工企业清理整顿退出攻坚战,在江西长江岸线152公里岸线如期展开,一幅长江最美岸线的画卷在长江中游如朝阳喷薄而出。

最为动人的是九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诗意画卷。自然保护区像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城市之中,湿地的恢复则犹如给大地涂抹上了生机勃勃的绿色。这些措施不仅是对生态平衡的守护,更是对生命多样性的赞歌。这些措施,就像细雨滋润着大地,逐渐让长江的每一处角落焕发新的生命力。

九江所做的这些努力,不仅是对当地环境的改善,更是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健康的珍贵贡献。在这片生态的绿色疆域中,九江成为长江边的一颗璀璨明珠,为生态文明建设奉献着自己独特的模式。

长江的波涛不仅是自然的旋律,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注脚。在这里,经济的脉搏与生态的呼吸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着一个关于平衡与和谐的故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九江面临着一次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考验。工业的轮廓与自然的轮廓相互交织,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渴望与长江生态的呵护之间找到那条细微的界线,成了九江不懈追求的目标。

拥有绿色经济的理念在九江生根發芽,生态农业、清新旅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预示着一种可持续的繁荣。科技的光芒照亮了生态保护的道路,数据的流动和物联网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保护长江的每一滴清波。

拥有长江最美岸线的九江,正以它的智慧和毅力,探索着一条经济与生态并重的发展之路。在未来的日子里,九江将继续打造长江保护的典范,为世界展示一幅和谐共生的壮丽图景。

猜你喜欢
九江长江生态
悠悠的九江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江之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长干曲四首(其二)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鹭鸟如诗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