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评价的有效策略

2024-04-25 07:14陈永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双减初中数学

陈永玲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校本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1]。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特定的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班级的校本作业和有效的评价策略,以确保校本作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前大部分的教学评价是根据作业设计和安排科学合理地进行的,可以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调整教学节奏,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作业完成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全面发展提升。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2-0073-0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及评价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X160)的课题成果。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评价的现状和价值

(一)现状

当前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和评价过程,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复杂,抽象性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经常无法对课业内容进行有效总结,使学生利用作业来巩固知识。通常教师布置的作业题型相对较分散,且作业量较大,未能符合“双减”的教育要求,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在教学评价环节,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精准性的评价。作业评价环节是作业设计的最终环节,不注重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则很难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加以改进。且当前许多教师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只以考试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方法与传统的评价模式无异,并不能反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在校本作业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主体相对单一,经常由教师决定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且许多教师给予的评价内容过于空泛,单一化的评价只以对错论结果,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无法达到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作用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为了达到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的目的,开发校本教材,利用校本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成为了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借助校本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方式,教师可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案。开展科学合理的校本作业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善学习的不足之处,为教学改革工作奠定基础,更符合“双减”教育背景之下的教学原则。在“双减”教育政策的影响下,作业设计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让学生不会花费过多时间在作业上,避免产生较大的学业压力,并得到个人层面的成长。学生在将来高年级阶段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当中,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完成作业内容,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学生不需要承担过重的学业压力,教师也遵循了“双减”教育原则,提高了教学水平[2]。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灵活多样地开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科学合理的作业评价方式,可正向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校本作业评价方式通常灵活宽泛,教师在校本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优化,切记不能采用死板、枯燥的作业评价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灵活多样的校本作业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作业题型、作业量,对学生展开精准化的评价,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优势,让学生在完成校本作业的过程中更具积极性,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馈,课后作业布置也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确认相关题型的特点。该章节的题型相对灵活多变,教师在进行校本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强调作业评价的灵活性。比如,在平面上展示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搭建成小狗模样的地图,让学生判断小狗身体每一个部位是什么图形。教师可以展示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等不同的立体图形结构,让学生通过连线、辨别、有效分析来解答问题。这种题型相对灵活,且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在组内完成校本作业的评价过程。学生在组内探讨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的看法。教师应当在此时注重了解学生的发言和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在交流中的不足之处[3]。对学生而言,这种集体讨论式的校本作业有助于吸取他人的经验,并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充实自我,提高个人的能力。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数学规律,教师也能借助集体探究活动展开校本作业的设计过程,达到“双减”的教育目标。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具有实操性的作业内容,比如让学生通过将平面图形折叠,组成立体图形。另外,教师还可采取随堂讨论的作业评价形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分析和探讨的过程中将抽象的空间思维转化成实操作业。当学生折叠的立体几何图形展现出差异性时,可根据个人对概念的理解,研究差异的原因,对困惑之处进行解答。这种作业布置的方式更具灵活性,在作业评价时,教师也可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采取面对面的评价模式,让学生清楚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将更具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双减”教育政策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二)多元展示去探索

在初中数学课堂实践的过程中,除了知识传输,作业评价也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校本作业评价的方式应当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为主,使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完成校本作业,更具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在开展校本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双减”的教育原则,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核心素养。教师应借助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尽可能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索,让学生在完成校本作业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学科知识的魅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完成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前提下,教师也能立足“双减”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知识教育过程中,由于该知识板块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判定条件和判定步骤较繁琐,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普遍會遇到各种困难。因此,教师在展开校本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应采取探究式的评价模式,就相关知识点以及不同的题目分析步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找到方式方法,更好地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4]。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角的度数和一条边的长度,让学生画出两个三角形。学生在完成实践操作后,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看看画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许多学生画出的三角形并不全等,教师也可根据该现象,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使学生在探究性的作业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在学生理解定理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逻辑思路的障碍、思维判断的误差,教师则可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同一道证明题目,某些学生会用边角边的方式去证明全等,某些学生会从角度的方向去证明全等,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式的校本作业评价,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在进行校本作业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精准评价。教师要注重转变评价方式,不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交流互动,也可积极开展一些学习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更多的解题过程中获得新思路,提高个人思维的活跃性。借助这种交流活动,代替传统作业布置形式,可以达到“双减”的教育目标,避免过多繁琐的题目练习,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知识是灵活变通的过程,不是机械化的重复过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校本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进行发散性思维。

(三)交流鼓励中提高

校本作业评价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言非常关键。校本作业评价的开展应当立足于“双减”的教育目标,提高教学的效率,而非以题海战术压缩学生的课余时间,影响学生的自由成长。以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看重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在“双减”教育政策之下,教师应当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行校本作业评价,也并非只是单一判断答案的对错,而要让学生在完成校本作业的过程中真正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可以从容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找到突破困难的方法。校本作业评价的方式决定最终评价的精准性,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更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所以在进行校本作业评价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和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交流鼓励,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双减”的教育目标,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方法。比如,在“圆”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圆的概念和知识点相对较多,且在知识内容理解上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大部分的题目和知识点会出现在考试的大题中,对学生而言,学习该板块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在该章节的校本作业评价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态度,获知学生对该类题型的掌握程度。在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逐渐突破障碍,提高个人的学习水平,也可达到教师的教育目标。例如,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该知识内容的探究过程中,“在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称作圆的半径”,据此我们也可以获知,点在圆内的时候,点到圆心的距离会小于半径,而在圆外时,距离则大于半径。教师为学生讲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到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交流探讨,给予学生交流性质的作业内容。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进行交流式的校本作业评价,获知学生对点与圆位置关系、线与圆位置关系的了解程度。通过交流探讨,学生可获知当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时,说明直线和圆相切;有两个公共点时,说明直线与圆相交;没有公共点时,说明直线与圆相离。交流性质的活动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具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交流探究式的作业评价要求教师真正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的转化程度,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前提下,教师也可达到“双减”的教育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只有提高校本作业的丰富性,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才可在评价环节上进行多元化的精准评价,真正达到“双减”教育政策影响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当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明确作业评价的方式,尽可能地选择灵活性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数学知识难题的解答。学生也能从完成作业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而随堂性的作业布设形式则需进行面对面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个人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性提高个人的能力,更具学习的效果。另外,教师进行校本作业评价,应当在交流环节中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可以进行灵活思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更好地完成作业内容,正确看待个人的学习情况并加以精进。

(责任编辑:刘婷婷)

参考文献

[1] 魏雪梅 .“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作业设计 [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4):94—96.

[2]郭丽琴.基于《课标》理念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优化设计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17(8):71-72.

[3] 陈燕梅,于泽元.初中数学新授课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评测标准探析[J].福建中学数学,2017(1):11-12.

[4] 李晓婧.“双减”背景下通過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实效性[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12):51-53.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双减初中数学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探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