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兴趣 想象:让游戏玩起来

2024-04-25 07:14周丽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预设目标内容

周丽芳

摘 要:户外混班角色游戏是不同班、同年龄的孩子在户外的公共区域内,按自己的意愿,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模仿和想象扮演人物角色,创造性地表现生活的游戏。笔者以“创玩小街”为例,阐述教师如何预设大班户外混班角色游戏,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主体制订游戏目标;从幼儿生活、兴趣、经验入手,弹性预设游戏内容;要注重自主,让幼儿参与游戏前准备,指导幼儿在游戏中精彩互动,在游戏后充分交流,方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会性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混班角色游戏;预设;目标;内容;组织思路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2-0079-0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教儿童”“尊重学生主体”[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不同群体的活动中去[2]。”教育界发现了“幼儿同伴”的宝贵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尝试开展混班游戏,发现让不同班的幼儿共同游戏,不仅可以促进他们互相交流合作,还能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互帮互助。基于以上背景,我园也尝试开展以儿童为中心的生态自然教育,以“开放和活跃”为设计理念,将园内1、2号户外体锻场地打造成儿童最期待的户外游戏区——创玩小街,该以“染坊、纸浆馆、田甜小院、農场、萌宠园、茶吧、舞台、影像馆、车行、银行”为主题的大班混班角色游戏,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尊重主体,制订户外混班角色游戏目标

《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应“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3]。”因此,混班角色游戏的目标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幼儿能自由、自主、愉悦地参与到混班角色游戏中来。

大班幼儿好学好问,语言表达、观察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能理解一定的人际关系,也会思考社会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在游戏中,他们能反映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角色职责等。由此确定目标。

(二)具有初步的游戏目的性,游戏行为能正确反映角色的职责、角色之间的社会关系。

大班幼儿能参与游戏合作,更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并有计划、有创造地游戏。游戏中,他们能进行较丰富的语言交流,分工合作。因而教师可以更多关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与他人的交流、交往、分工、合作等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及伙伴,在游戏中与同伴大胆交流、分工协作。

混班游戏时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冲突,而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在遇到困境或问题时,他们会利用身边资源或材料来解决。

(四)在游戏中能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五)结合《指南》中关于大班幼儿语言领域之倾听与表达中的目标,大班混班角色游戏的目标可以定为:能大胆与陌生的老师、同伴交往交流,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二、顺应需要,预设户外混班角色游戏内容

从我园的户外混班角色游戏区分布图可以看出,户外的几个游戏场分布合理、紧邻相接,从功能上来看也具有多样性,有传统非遗的染坊、古法造纸馆、乡村气息的农家乐、蕴含农耕文化的种植地、可爱的萌宠馆等游戏场。在预设主题内容时,要顺应幼儿的需要,关注角色游戏的层次性和丰富性,使混班游戏能更快吸引幼儿参加。

(一)预设从教师观察、了解、发问开始,内容源于幼儿生活

角色游戏的主题是指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反映生活中的人、事、人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对幼儿进行足够的观察和了解,便能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预估幼儿角色游戏相关的主题,从而为幼儿产生新的主题投放材料及对其进行谈话启发。

比如,在“创玩小街”,有的孩子被两个灶头给吸引住了,他们说:“我家也有这样的灶头。”“我的奶奶、老太太经常会往里面放稻草、树枝。”“灶头怎么搬到幼儿园来了,难道是要在这里烧饭吗?”孩子们有疑问又有期待,当老师告知他们的想法要在幼儿园实现时,他们都兴奋地跳了起来,说:“哇,太棒了!”“太有趣了!”很多男孩子都争着要当大厨。老师又问他们:“这个锅除了煮饭、煮粥,炒菜,还能做什么好吃的呢?”孩子们一下打开了思路:“还能炒一炒花生、炒一炒瓜子……”老师又问:“那炒好的美食可以做什么呢?”孩子们说:“可以吃,可以卖。”由此,老师可以准备提供一些杯子、生食、包装袋、盘子、切菜刀等,供孩子们进行炒制、包装、售卖、品尝等。

有的孩子对石磨最感兴趣,说:“我在旅游景区见过,我看见过马儿在打转呢。”老师让他们现场进行体验,小手握着杆子,胳膊用力往前推,发现石磨开始动起来了,发现当两个人同时用力时,石磨动不了,经过探索,发现当双人运作时,两个人站立的方向要相对,但都是围着圆盘在走动。有孩子提出问题:“这样转是要干什么呀?”围绕核心问题,幼儿就“石磨”展开了调查。他们发现石磨可以把大米、豆子等磨成粉或浆。他们对豆浆的制作感兴趣,所以教师准备了豆子之类的粮食,供孩子们制作、售卖。

(二)预设从师生讨论、思考、联想入手,内容彰显幼儿经验

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通过和幼儿谈话,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帮助他们丰富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使角色游戏主题内容丰富而有趣,游戏情节多样生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比如,在“开心农场”,老师在带着孩子们实地参观后,问“你们觉得开心农场可以怎么玩?”小朋友都说可以用水壶浇水,用耙子松土、除草,还可以拿放大镜捉虫,照顾植物。欣欣说:“还可以把菜摘下来卖。我和妈妈去过农场,那里可以自己采摘,然后称重量买回家的。”辰辰反驳道:“买了生的,我们怎么吃啊?”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农场里的游戏情节越来越丰富:老板给客人将菜称重,打包、将采摘的菜、清洗、售卖等。

又如,在“染染布坊”,孩子前期有一些进行扎布、染布的游戏经验,因此当被问到“在染坊里,客人可以玩些什么呀?”孩子们说可以利用皮筋、夹子、筷子进行扎布。潘潘说:“还可以染布。”“那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来染布呢?”明明说:“可以用研磨栀子、树叶、花朵等材料,加点水,制成一种新的染料。”大家的思路由此被打开,最后发现扎染游戏中可以利用更多生活中的材料,小石子、弹珠、线绳等作为工具,还可以用自然材料敲拓染。“那这些玩法小客人不会,怎么办呢?”“可以请老板来教小客人。”就这样,“小师傅”的角色出来了。“染出来的布可以做什么呢?”“可以做成一件衣服,穿在我们的身上。”“那么这些衣服和工艺品放在染坊里可以怎么玩呢?”在讨论中发现布坊不仅可以卖围巾、帽子等扎染服装和扎染工艺品,还可以对这些物品明码标价进行买卖游戏。

另外,因混班游戏中幼儿人数较多,教师在预设游戏角色时,要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多给孩子提供角色的选择机会,丰富人物角色会让游戏情节更丰富有趣。

(三)预设因幼儿游戏、过程、变化调整,内容体现灵活弹性

幼儿的所有游戏都是围绕着角色主题构建的基本框架而开展的,因此,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设计意图或硬性规定强加于幼儿,这样会使幼儿不理解游戏,在游戏中拘谨而压抑,使“幼儿游戏”变成“游戏幼兒”。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会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最后消亡的过程,这是随着幼儿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在混班游戏中,因面对很多其他班级的幼儿,陌生和不信任感会使幼儿不敢放松游戏,所以更需要教师为幼儿创设丰富、轻松的游戏环境,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比如,在“悠悠茶吧”,原来教师的预设是让幼儿喝茶、看书、聊天,但是在游戏中,教师观察到丞仪小朋友在一袋一袋分装水果花茶,他将一片柠檬、两朵玫瑰花、一片橙子放入小的封口袋,教师问:“你在做什么呀?为什么要这么装呢?”他说:“我在做花茶呀,这样小客人就可以买了带走去泡茶呀,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在门口等了呀。这里还有很多的奶茶杯,小客人也可以选择我做好的花茶,自己拿杯子泡了带走呀,不就和我们买的奶茶一样了吗?”他的想法很快就实现了,茶吧从此多了一个提供自制花果茶的业务,不止工作人员可以制作,小客人也可以制作,果茶可以坐下喝,也可以打包带走。

又如,在“木木纸浆”,教师根据预设投放了很多造纸材料,让幼儿来撕一撕、捣一捣,体验造纸的乐趣。在游戏中,教师发现孩子们喜欢采集纸浆馆对面的桂花,用桂花造出来的纸漂亮又独特。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不光采集桂花,还在幼儿园里采集各种花草树木进行搭配、造纸、售卖。造好的纸,他们也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成书签、小扇子之类的纸艺品。因而教师要从幼儿和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中,敏锐地捕捉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经过筛选、调整,引发有创意的游戏主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自主,创新户外混班角色游戏思路

(一)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前准备

教师要遵从幼儿,顺应他们的内在动机、真实需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和创造。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里,他们敢想、敢做、敢说、敢创。在“创玩小街”游戏开展前,教师让孩子制作游戏选区牌、一起划分游戏区域、动手制作游戏所需材料、设计制作角色服装服饰、与同伴商量讨论并制订游戏规则、互相分享自己对游戏规则的理解等,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准备,真正落实“以幼儿为主”的课程游戏化理念。

(二)以互动为要求的游戏活动

为了便于教师区分不同班级的幼儿,游戏早期,可以让不同班级的幼儿佩戴不同色彩的手环。待教师对不同班级的幼儿熟悉后,可取消佩戴的手环。每个班级的教师时刻观察混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变化,从而根据游戏情况调整游戏内容,确保户外混班游戏能适应幼儿成长需求。

在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进行有效互动,及时回应同伴的需求,与同伴合作。但是混班角色游戏过程有不可预料性,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开放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开展游戏,通过师幼、幼幼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混班游戏中教师可以用视频、照片记录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或是出色的表现,或及时评价,或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采取有效指导策略。

(三)以发展为目的游戏后分享

游戏后的分享交流环节是幼儿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必要过程。在混班游戏后,教师要利用分享交流环节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提升,将收集的户外零散信息数据整合,在交流互动中进行全方位归纳,帮助幼儿积累混班游戏的经验,实现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比如在“创玩小街”中,教师可以将手机拍摄到的画面在分享交流环节播放给幼儿看,让幼儿互相观察与分析;也可以让幼儿主动分享自己的游戏内容、感受体会;或让幼儿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享交流。

在分享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分享的要点是:

1.幼儿对环境、游戏材料的创造性使用;

2.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行为表现情况,因为同一年龄段幼儿的混班游戏会产生许多交流合作、互帮互助的行为,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问题,教师可利用分享交流环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协商、让步、合作;

3.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

四、结语

立足儿童本位的户外混班角色游戏活动,打破内外边界、常规思路、班级壁垒、区域限制,最大限度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合作伙伴、游戏方式,是“课程游戏化”精神的真正落实,教师要边教研、边实践、边探索,不断以看见幼儿外在的游戏行为表现,去解读行为背后的兴趣、经验与需求,从而调整游戏环境与材料的行动思考为路径,使混班角色游戏开展妙趣横生,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责任编辑:刘婷婷)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新教育[A].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8-5.

[2] 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 北京: 教育部, 2012.

[3]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 北京: 教育部, 2001.

猜你喜欢
预设目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要内容
我们的目标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