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作业的设计原则与开发策略

2024-04-25 07:14陈永寒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设计原则开发

陈永寒

摘 要: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能力,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业设计是检验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而校本作业是基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形式,是开展教与学的重要媒介,也是将课内、课外学习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做好高中生物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开发,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原则与开发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原则;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2-0117-04

*2022年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与优化的主持人(编号:FJJKZX22-122)。

如何做到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地,如何做好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开发是目前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校本作业,不是简单地对教辅或者教材内容的生搬硬套,而是真正做到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对校本作业进行编制、实施、反馈、提升,在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激发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一、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素养提升

基于高中生物教材开展校本作业设计,需要生物教师紧紧围绕基本课程理念,收集相关的作业资源,设计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和情境化的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校本作业。这也是扩展学生高中生物知识深度与广度的过程,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均有帮助,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良好发展。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发高中生物校本作业需要充分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和教研组要在充分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校本作业设计,保证校本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1],更符合学生学情和发展需求,提升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和效率,让他们能够在完成校本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潜能。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学校在进行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时,需遵循开放性原则,这种开放体现在思路上的开放,思维上的开放,答案上的开放[2]。开放型的校本作业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有积极意义。

(二)生活性原则

核心素养理念下,各学科知识都要紧密联系生活,做到学以致用。高中生物课本作业设计同样需要融入真实情境,借此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将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来。

高中生物很多知识点都与生活有紧密的关联,很多知识点最后也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进行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时,可以通过设置现实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增强其对生物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将作业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在通过校本作业达到学习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观察日常生活情境,探寻生物知识背后深层含义。

(三)整体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需要结合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掌握教学目标和校本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性的规划,确保设计出来的校本作业能够真正发挥出巩固学生知识点的作用。教师需了解设计出来的校本作业是否真正具有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保证设计的校本作业能够为整个教学工作服务。

(四)层次性原则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易到难,螺旋式上升,因此学校在进行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时需要遵循层次性原则。教师需要关注作业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作为校本作业的设计是为整个课文目标服务的同时,又保证校本作业具有针对性、递进性,要做到科学合理地编排不同难度类型题目的比重,保证从易到难的梯度。一般情况下,校本作业按照基础、综合、提高、拓展四个层次进行作业设计,确保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作业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保证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在做到控制作业数量的同时,提高作业的质量,就要求学校需要做好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与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后期的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第一,学校可搭建一个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研修共同体,校级工作重点是对校本作业进行顶层设计,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教研组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特点,开展对高中生物的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6];备课组共同设计修改作业,集体备课讨论后确定各年级段基础作业与个性化作业,结合班情补充班本作业。

第二,做好校本作业的管理工作,要求在形成校长设置目标、部门培训考核、年段辐射监管、班主任沟通协调的全員协同作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做好校本作业的总量管理、统筹管理、批改管理,及时对作业量、作业完成时长以及作业批改情况进行跟踪,提升校本作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第三,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学校需深刻认识到教案和校本作业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重视校本作业的编制和修订。学校需聚焦新课标新方案,组织教研小组梳理、编制校本作业,采取学校内所有教师全员参与的方式,集中研讨,打磨修改[7]。要求所有老师都要充分了解内容,再共同集体备课,并提出成熟意见和修改方案,进一步整合学校内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业务水平的同时打破校本作业“各自为政”的局面。教师依托学校的校本作业,再结合大数据,对错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对知识点进行纠错和强化。

第四,学校搭建起一个高中生物“校本作业库”,需要学校开会动员的同时上下统一思想,让教师按照固定的“模板”和“框架”将校本作业库建立起来,在校本作业设计完成后再由学校名师组成的审核组进行修改审定,到学期末学科组再根据学生、教师的使用情况,继续进行修订、完善。

四、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作业的开发策略

(一)设计开放类型的作业,提高校本作业有效性

学校设计校本作业在考虑“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要注重校本作业的高质量、体系化、校本化,确保作业更具针对性。学校需考虑不同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确保校本作业科学性、规范性的前提下充分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进行作业设计,开发跨学科的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以进一步提高学校日常作业质量。以往的高中生物校本作业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现象,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需要教师在进行设计时可以打破局限,设置各种开放型的题目。

以《分子与细胞》——“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这个章节为例,教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该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种开放型的校本作业。比如,要求学生随机选择一种植物的叶片,采用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取和分离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并且概述色素的种类与功能。或者,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过程中,A、B两组以菠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新鲜菠菜的嫩黄叶和绿叶,不同的小组在完成各自的实验操作后,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见图1)。此时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并分析不同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区别,并说出判断依据。再比如,大家在观察色素提取效果的过程中,有一名同学发现在不同的角度下,色素绿叶呈现出暗红色,教师可请大家收集资料,对这个现象作出解释。

(二)采取分层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需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综合能力进行分层设计。学校可设计“组装式”分层作业,每个教学单元都遵循“单元知识梳理+基础题+拔高题+拓展题”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布置作业时能准确“分层”,作业设计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为必做题,提高题为选做题,体现分层要求,也能据此对学生进行精确指导。

以《遗传与进化》这个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两个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作业任务:任务一,一是简要概述基因是如何对生物体现状发挥作用的。任务二,二是采用画图的方式呈现DNA是如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以及DNA将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后,mRNA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根据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对知识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可完成任务一;对于知识掌握程度较为扎实的学生,则可以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任务二。

再以《光合作用》校本作业设计为例,为了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这个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在夏天,二氧化碳浓度相同,但是光照不同的条件下,通过对甘蓝的光合速率变化进行记录,根据图2分析,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什么物质,从而在绿叶体中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等有机物。

与曲线Ⅰ、Ⅲ相比,曲线Ⅱ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其而影响到光合作用的什么阶段,最后表现为光合速率下降。

请学生比较三条不同曲线各自的特点,并进一步思考有哪一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并说出依据。

(三)设计生活类校本作业,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高中生物是一门和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学科。教师可以立足于核心素养,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从生活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与课本中有关联的生物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去解決生活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例如,基于《遗传与变异》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点的教学后,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病,同时指导学生按照“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计划开展落实→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总结报告”的模式完成作业,加强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设计一个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利用该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学校与教师一起参与,在深刻认识校本作业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需遵循开放性、生活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的设计原则,开展校本作业的设计。通过设计并实施校本作业,有效增强作业内容的结构性,从整体上提高校本作业质量,培养学生的生命观、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骆晓丽.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3,(34):143-145.

[2]康锋.浅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9):69-71.

[3]官元有.“双减”背景下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路径[J].高考,2023,(25):9-11.

[4]胡佐明,肖安庆.“双减”背景下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路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12):46-49.

[5]蔡志斌.“三维五步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222+226.

[6]吴更新,罗瑢瑢,韦兵.利用教材作业系统优化高中生物学作业设计策略[J].科教文汇,2023,(05):174-177.

[7]陈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作业开发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9):54-55.

[8]张钰昆,关壬铨,于长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究应用——以高中生物课堂为例[J].现代交际,2020,(13):207-208.

[9]罗秀玉.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72-73.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设计原则开发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