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25 10:16李树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李树梅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游戏教学法,理解其应用原则和教学策略,同时还需要对数学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情设计适宜的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高效。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2-0171-03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让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所以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游戏教学的具体应用,对游戏内容、形式以及切入点进行恰当把握,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游戏教学法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逻辑思维发展不够成熟,数学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当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在游戏学习当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容易出现数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上仅有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而当教师使用游戏教学法时,可以将数学知识通过多元的、动态的、形象的方式进行呈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在游戏活动当中,老师与学生可以进行更加频繁的交流互动,让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育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但是,通过运用游戏教学法,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学生为了能够快速过关,也会自发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在小组中发挥自身的实力,最终实现游戏通关的目标。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组织能力以及领导能力。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将游戏环节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借助游戏的形式降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难度;同时,在趣味化游戏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课堂专注力大大提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在游戏教学法的辅助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高效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知识水平,让数学学习变得事半功倍[4]。

(五)有利于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无法对数学概念进行充分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运用游戏教学法,首先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让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舒缓,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游戏学习当中,进而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其次,在游戏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游戏规则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减少数学学习带来的不确定性,有效缓解焦虑。最后,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让学生在游戏闯关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有效舒缓学习压力。

二、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结合学生认知特点

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个性化设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游戏育人的效果。虽然小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由具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但是处于不同年段学生的思维表现也各有特点,比如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于萌芽期,教师就需要重视游戏教学的直观逻辑性,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游戏规则;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正趋向于成熟,教师就需要在游戏中加入多条逻辑链,增强游戏的挑战性,避免因游戏过于简单而让学生丧失学习興趣。

(二)立足教材规划内容

游戏化教学虽然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但教师的重点还是应当放在“教”上,设计教学游戏时必须确保游戏设计逻辑清晰,游戏的形式、内容和风格都与教学内容紧密契合,应在游戏挑战项目中融入教学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厘清知识脉络,不断提升学习成效。

(三)创新趣味游戏情境

游戏教学法注重“寓教于乐”,教师将其应用到数学课堂上时,应重视“乐”的应用,趣味化的游戏是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条件,学生可以在游戏当中主动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没能体现出趣味性,就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情境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游戏情境当中,有效提升游戏的趣味性[2]。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教材内容设计数学游戏

想要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教师首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恰当的游戏形式,让游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得到提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升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爱好和学情进行深入了解,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设计游戏环节,增强数学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得到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100以内的加法”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再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进行游戏设计,让不同的游戏环节都能锻炼加法运算能力,借助游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制作出100张不同数字的卡片,然后让学生随机抽取,最后教师随机说出10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字,让学生自己找出对应伙伴的数字卡片组合成“目标数字”,组合成功且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在这样的游戏中,不仅可以让学生逐渐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法,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实现本次教学目标。

(二)通过游戏衔接新旧知识

在开展新知识教学前,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对新旧知识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才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趣味游戏,在游戏中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衔接,让学生温故知新,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除了要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游戏形式和规则,还要保证游戏难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确保既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又能同步建立学习自信心,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旋转与轴对称”相关知识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本节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然后为学生设计游戏,在游戏当中以生动的方式展示新知识,做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大转盘”的游戏,让学生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观察物体旋转的状态以及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然后再向学生提问,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游戏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需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游戏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游戏情境的形式,以多元化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倍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結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情境,让数学游戏变得更有趣味,同时还可以增加数学游戏的探索性,提升数学游戏的教育功能。比如,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拍手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数一数动画中拍手的次数。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说出这个数字的倍数让学生自己打出相应数量的拍子,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对于“倍数”的认知更加清晰,有利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四)设计生活化的游戏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意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创设游戏活动时需要在其中加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有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化的游戏实践当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渐在游戏当中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例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活化游戏的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然后再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学生创建“标记商品价格”的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在逛超市时会见到的一些常见商品的图片,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商品的价格进行标记。通过这个游戏,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万以内的数字有更清晰的认知,逐渐明白数字标价与商品实际价值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在游戏中得到发展,高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设计游戏化的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制定系统性的学习计划,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科学高效。同时,教师还需要基于新课标理念,重视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此外,教师还需要意识到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融入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巩固知识。例如,教师可通过设计数学手抄报、数字类的配对游戏、猜谜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做好课堂总结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法时也需要对课堂游戏的应用情况、游戏内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对游戏教学法进行不断优化,将游戏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也可以让自身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推动教师的全面成长。另一方面,在师生共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增进师生情感,可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游戏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学相长。教师可通过游戏导入、多媒体技术支持、生活化游戏情境创设等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焦文彬.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3,(24):65-67.

[2]车珍莲.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3,(16):110-112.

[3]郭晓缓.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3,(20):74-76.

[4]张艳.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J].智力,2023,(18):111-114.

[5]赵兴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23.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法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