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人与城的斑驳记忆

2024-04-25 17:46刘竺岩
少男少女·校园 2024年4期
关键词:金宇澄阿宝繁花

刘竺岩

金宇澄的《繁花》是近年来受到读者高度关注的小说。它从弄堂走出上海,又将上海带到它所触及的每个地方。近期,王家卫执导的同名电视剧以独特的导演风格和大幅度的二次创作,让《繁花》再度爆火。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繁花》给每个触及它的人都带来了相异的体验。作为它的读者,我远离上海,这座城市对我而言,是若干符号的集合。所以,置身上海之外的我,更愿意将《繁花》理解为关于上海的人与城的斑驳记忆,它们连缀起来,指向上海,又瞄准光怪陆离的时代变迁。

《繁花》铺开了记忆的画卷,它首先是若干个体的记忆。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几句经典独白:“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们,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得头脑混乱,真伪难辨。”放在《繁花》里,也是如此。记忆不可捉摸,它常常会在头脑中变形、模糊,但那些莫名其妙的事物、片段,又总像一个个闪光点,让人猛然发觉,这些都曾存在过。《繁花》中,阿宝脑海里淮海路上的集邮者,小毛家老虎窗外密布的厂房,都是定格的记忆。当然,总有一些那样的人和事,会让人分不清他们是否存在过。在姝華对阿宝诉说失踪的蓓蒂与阿婆时,她似乎还在梦中,梦里交替出现的人和鱼,分明说的是,蓓蒂变成了一条金鱼,阿婆变成了一条鲫鱼,他们消失在了人生的长河之中。这些场景,亦真亦幻,出现又旋即消失,当回过头时,只能看见满地繁花,却又无法聚拢过来。

《繁花》又是群体关于城的记忆。个体的记忆终究纷繁而又散乱,但当这些个体叠加起来时,又会构筑起一个关于记忆的空间—不只停留在物品、风景上,它关乎传统,涉及过往,让每个经历过的人深陷其中。《繁花》起于“弄堂”,飘往四方,它告诉每一个内部或外部的人,这里就是上海。上海是什么?它可以是既“洋”又“土”的20世纪50年代,可以是“四海翻腾云水怒”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可以是在五光十色中匆匆掠过的20世纪90年代。年代变迁,或许人们不再生活在“亭子间”,不必再为煤球炉发愁,但无论怎么变,它都在金宇澄的描述中归于“咸话”(上海闲话、方言),而后寂静无声,用金宇澄的话讲,这叫“不响”。

《繁花》中的记忆是交错的记忆。小说章节错落有致,一章讲几个主要人物的少年往事,一章讲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交替往复,直到终结。倘若《繁花》循着时间线索展开,我们看到的将是几个人在一座城市里的生与死、爱和恨。但时代交替带来的,则是切割与破碎:它切开了人物关系,切开了过去和当下,切开了现实与梦幻,切开了真实和虚无。小说里,阿宝有一个生活在香港的哥哥。哥哥寄来的画片和邮票,让阿宝脑海中浮现出想象的香港。淑婉的留声机里传出《卡门》,背后也暗藏着想象的异域。但时至今日,这种想象几乎荡然无存,我们不需要冲着画片和邮票想象香港,一首《卡门》似乎也算不得“洋气”,中与外、古和今,尽可以在互联网中片段式的观看里获取,或是文字,或是图像,或是影音。正如阅读这部小说的方式,人物的年龄与身份随着章节的跳跃任意切换,前因后果不必细致了解,他们的彼时与此时已经展现在眼前。

记忆都是斑驳的,是碎片化的,但这些碎片缀连起来,就成了时代的变迁。之所以它被称作碎片,是因为它在破碎以前,还是一个整体。当我们终于在反复跳跃中读完这部《繁花》,并努力搜索记忆的碎片,将它们缀连起来时,不由得发现,斑驳的记忆竟连成了包含人与城在内的时代变迁。但这种时代变迁不是鸟瞰式的,而是隐于每个角落。它藏在淮海路国营旧货店的钢琴里,藏在南昌路带天井的老洋房里,藏在工人新村里,藏在大宴宾客的“至真园”里。这正是《繁花》的打开方式,小说里展示的那些或土或洋、或宏伟或媚俗的事物,背后仿佛都蕴藏着什么,但玩味过后,却会发现,它们只是生活的背景,是“咸话”里的谈资。

有时,个体是时代中的一粒沙,掀不起半分波澜;有时,个体和他的生活,却凝聚了整个时代,一如《繁花》里的沪生、阿宝与小毛,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但在琐碎的生活中,首先凝聚着人的斑驳记忆,其次指向上海这座城。这些记忆断裂、破碎、跳跃、波动,像一堆无序的照片。但若逐张翻去,直到末尾,斑驳的印象自然会建构起来,未必那么连续,也不会十分清晰,但却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处,见证了时间的流逝。正如一树繁花,开了又谢,聚了又散,朵朵不同,杂乱无序,但走远了再看,还是那一树繁花。

作品简介

《繁花》是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以阿宝、沪生、小毛等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讲述了上海市民的生存状态。小说的主要情节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侧重于展现日常生活。作品语言采用改良后的上海方言,加之大量描写关于上海的器物、景观、城市生活,兼采话本小说的表达方式,被认为是近年来地域文学、城市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繁花》于2011年在弄堂网连载,2012年发表于《收获》,2013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此后,《繁花》经历了数次修订并译介至海外出版,又改编为舞台剧等艺术形式。2023年底,王家卫执导的同名电视剧播出,迅速引发观看与讨论热潮,让《繁花》再度进入大众视野。正如茅盾文学奖颁奖词所言:“在小历史中见出大历史,在生计风物中见出世相大观,急管繁弦,暗流涌动,尽显温婉多姿、余音不绝之江南风韵。”阅读《繁花》,其实是从个体中阅读整体,是从生活中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潮。

猜你喜欢
金宇澄阿宝繁花
开心堡垒
阿宝向前跳
English Clause Syntax
繁花之梦
金宇澄称网络文学和纯文学是殊途同归
作家金宇澄获台北书展小说类大奖
轻寒(小说节选)
心有繁花
金宇澄推出最新传记文学《回望》
熊猫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