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义忠仁”

2024-04-25 17:46何韦漪
少男少女·校园 2024年4期
关键词:骨气哲人二中

何韦漪

在周国平先生的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这句话可以说是整本书的点题之笔,引起了我对于未来三年,怎样做好“义忠仁”的思考。

做好“义忠仁”,我期待自己能够拥有善良、丰富、高贵的品质——三种“人之所为人”的品质。

要拥有善良心灵。或许,周国平先生说他怀念善良,是因为他为当代人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善良,多么普通的一种品质,这种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在今天却仿佛成了稀有之物。在生活中,我看到流浪猫遭人虐待,看到喂养收留的举动被嘲笑讽刺,看到网络上各类版权的肆意盗取,看到随地“躺平”的垃圾……就如同作者所写的“我为世间所有的冷漠、木然,甚至是无耻而感到寒心、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我歌颂善良,我保持善良。善良教会人们什么是区分好与坏的最高界限。从书中看社会,从社会看自我,我不做冷酷之人,我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余秋雨在《泥步修行》中曾言,对善良的自信,也是对生命品质的自信,对人生价值的自信。而我,处在人生修行的初程,我想先从做一个拥有善良这样品质的“义忠仁”开始。

要涵养丰富精神。书中提及:“心灵丰富的人,面对名誉,心中无论如何都可以做到波澜不惊。”人们心灵的贫乏让作者怀念丰富的心灵。卡夫卡、托尔斯泰等名人对于丰富心灵的阐释就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随遇而安的心态。他们不在乎外在得失,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快乐源泉。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可我认为,精神和物质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只不过,一些物质上富有的人,他们不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而是永远折腾于功利世界,不去思考、阅读、独处,不进行艺术欣赏、精神创造。他们虽然物质富有,却精神贫穷。生活不是只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构成,贫穷也能活得很富有。我常常宽慰自己的母亲,人生的快乐与否不是用金钱去衡量的,金钱可以增添快乐,但绝不能决定快乐。作为一个学生,我告诉自己,可以从书海中、从谈吐中、从笔尺间、从欣赏里、从风景处去追求独属于我的“丰富”。

要塑造高贵灵魂。书中写道:“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作者为这些灵魂的卑鄙而感到震惊,于是他怀念高贵。高贵,或许就是指人们需要葆有尊严,自重自爱,做人做事要有骨气。塑造高贵的灵魂,我们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强于别人,优于别人,高于别人不是真正的高贵。海明威曾经说过:“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真正有尊严有骨气的人,能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羡慕,不盲从,不迷失,将自己修炼成更优雅,更谦逊的君子。我做我的菊,你做你的牡丹,我为自己而活,甚好。要是一朵菊装扮成牡丹的模样,岂不是给自己设限,那就是活成了既忙碌又庸碌的样子。和自己比意志,比魄力,我想,這是独属于我的那一份高贵。

做好“义忠仁”,我对生命与世界善良,我为快乐自足而丰富,我因安稳清醒而高贵。

(指导老师:袁谋俊)

注:“义忠仁”为广州市第二中学的文化标识,因为“二中人”的粤语读音与“义忠仁”的读音相似,在学校还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为“一日二中人,一世义忠仁”。

猜你喜欢
骨气哲人二中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生活上的哲人
智珠2则
智珠2则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盖叫天的骨气和风格
庐江二中简介
朽木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