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愿椿不老

2024-04-25 18:29之江
关键词:山民香椿芽谷雨

之江

春光明媚,万物可爱,连同春意一同复苏的,还有我们的味蕾。尝过了鲜嫩的竹笋,还有哪些时令美食需要抓紧品味呢?那可就多了,有些美食要吃就得趁早,譬如我们这次的主角,一种长在树上的蔬菜—香椿!

《咏香椿》

[清]康有为

山珍梗肥身无花,

叶娇枝嫩多杈芽。

长春不老汉王愿,

食之竟月香齿颊。

这是康有为在江苏徐州萧县(今属安徽省)的皇藏峪瑞云寺,吃完寺庙住持给他做的香椿后,诗兴大发写下的诗句。这首诗里还包含了另一个故事:相传刘邦与项羽对战,刘邦兵败后,来到皇藏峪避难。山民想招待他,苦于一時无菜,适逢谷雨,便从树上掰下一把香椿芽,做了两道菜。刘邦吃后,感觉香醇无比,妙不可言,就问山民香椿芽为何如此好吃,山民回答: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香椿生木质。刘邦见沟底坡畔生有香椿数株,嫩芽紫红油绿,感慨道:但愿椿长春。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得到三条有效信息:其一,香椿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其二,鲜嫩的香椿要在谷雨之前采摘品尝,谷雨过后的香椿相对变老,吃起来口感不佳;其三,香椿的食用历史可追溯至楚汉争霸时期。这些信息是真是假,且让我们一一查证。

木材有妙用

美味具药效

香椿的食用价值何时被发现已经无从考究,但食用香椿的文字记载从唐至今层出不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都在诗词作品中记述过香椿。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有“椿木实,而叶香,可啖”的记载;明周王朱橚在《救荒本草》中记载香椿“采嫩芽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明代农学家徐光启把香椿作为救济植物载入了《农政全书》;清代诗人兼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香椿头拌豆腐的吃法。

值得一提的是,古时香椿树较少,所以香椿又被视为珍品。至唐代,香椿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帝和达官贵人的喜爱。

除了以上用途,香椿营养丰富,药用价值也不可小觑。《唐本草》《本草纲目》《陆川本草》等医药著作中,都有对其药用价值的记载,所以民间也有“常食椿巅(椿芽),百病不沾,万寿无边” 的说法。

椿不老,寿无涯

除了丰富的物质价值,香椿一直被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还有它的文化价值。

古人用“椿”来比喻父亲或其他长辈,寄托祝福父亲和其他长辈健康长寿的愿望。“椿”作为长寿的象征,源于庄子的名篇《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意为上古时代的大椿树以人间八千年当作自己的一年,可见寿命之长久。后人便常以“椿”形容福寿绵延,如以“千椿”形容千岁,以“椿庭”代指父亲,以“椿寿”作为对长辈的祝寿。香椿树也被称作“长寿树”和“父亲树”。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有的“椿”指的都是香椿,而非臭椿。虽然都有个“椿”字,但两者并无亲缘关系,臭椿的叶片有难闻的味道,采摘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哟!

三月八,吃椿芽。祈愿椿不老,亦愿椿庭寿无涯。小读者们在品尝这春天独有的美味时,不要忘了许下美好的愿望哟!

猜你喜欢
山民香椿芽谷雨
山村秋日
谷雨
鲜嫩香椿芽
鲜嫩香椿芽
곡우 ( 谷雨)
致山民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谷雨
UPLC法同时测定香椿芽中8种黄酮醇苷
美味香椿芽
悬崖上的“女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