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技术要点

2024-04-26 08:34刘晓坤李春红张毅徐尚彬冀书香
北方牧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产蛋雏鸡蛋鸡

刘晓坤,李春红,张毅,徐尚彬,冀书香

(1.晋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北晋州 052200;2.沙河市农业农村局,河北沙河 054100;3.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河北邢台 054000)

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除了与鸡蛋价格、淘汰鸡行情等市场因素相关外,更为重要的是日常管理与精细化的养殖技术,只有通过科学免疫、环境控制、减少死淘、提高饲料报酬、高产稳产等途径,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科学管理、减少饲料浪费、减少发病率、降低死淘率、提高产蛋率、减少蛋壳破损率、改善蛋品品质、降低投药成本等每一个技术与管理细节都至关重要。 再好的蛋鸡品种与硬件设施,如果没有精细高效的管理与科学有序的养殖技术,也会因细节上的疏忽而耗掉养殖场或多或少的利润。 且不说平时蛋价与淘汰鸡市场行情波动因素,仅一个规模化养殖场,如果1 只鸡少产1 枚鸡蛋、死淘率增加0.5%,1 只鸡多浪费1 克饲料,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乎想象。 根据多年临床技术经验,现将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1 进雏育雏

首先要从垂直传播疾病 (鸡白痢、 白血病等)净化好的种鸡场进雏,减少雏鸡因鸡白痢引起的腹泻、糊肛以及其他遗传因素造成的伤亡;同时注意适宜的温湿度与密度,在雏鸡饮水中添加预防鸡白痢的专用药物、 电解多维或2%~5%的葡萄糖,科学饲喂、水料洁净、确保雏鸡代谢正常、发育均匀整齐、提高成活率;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确保舍内空气清新;定期环境消毒,避免随着日龄的增长个别鸡呈隐性感染而污染环境,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零星出现发育迟缓、卵巢萎缩、卵泡变性的情况,程度不等地影响产蛋性能,同时伤残、死淘率也会增加,因此要严把进雏关、育雏关,育雏期的高成活率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

2 适时断喙

断喙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饲料浪费以及减少啄羽、啄肛、啄趾等恶性啄癖发生。 雏鸡的上喙原本是长于下喙,如果不适时断喙,或者料槽内加料过满,采食时很容易出现叨料、将饲料刨向槽外造成饲料浪费。 饲料占养殖过程中较高的成本,如果10000 只鸡的养殖场,每只鸡每天浪费1 克饲料,那么一天就能浪费10 千克饲料,一年就能浪费3500 多千克,至少浪费成本1 万元以上,如果是10 万只鸡或是更大规模的鸡场,损失不能小觑,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要正确掌握断喙的方法与断喙时间,一般在7~10 日龄进行断喙,此时喙部质地较软,便于操作,应激反应也小,切记断喙时不要损伤雏鸡舌头。 断喙后在饲料或饮水中补充维生素或电解多维,同时料槽内可以适当多添加些饲料(平时不超过料槽高度的2/3 为宜),避免因料位低,采食时喙部疼痛而引起的应激反应,对于个别断喙效果不理想的,要在上笼前进行一次补充修喙, 降低产蛋期啄羽、啄肛等啄癖发生,从而降低伤残、死淘造成的经济损失。

3 科学免疫

免疫程序不可照搬照抄, 要根据当地疫病发生规律,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尤其是做好新城疫、禽流感、传支、法氏囊炎、鸡痘、新减支等传染病的首免与加强免疫,开产后定期根据抗体检测做好新城疫、 禽流感等疫苗的补免工作,油苗注射前一定要预温、摇匀、剂量准确;重视夏末秋初时鸡痘疫苗免疫,蚊虫是传播鸡痘病毒的媒介,因此建议雏鸡在7~10 日龄进行鸡痘苗刺种,3~5 天后检查刺种部位是否红肿结痂, 对于没有疫苗反应的鸡只,要及时做好补免工作。 只有做好病毒性疾病的免疫预防,才能有效降低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支原体等疾病的继发感染。通过抗体保护,降低发病率,减少用药成本。

4 日常管理

在整个养殖周期要做好鸡群的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点巡视鸡群健康状况、发育均匀度、有无发呆或伤亡、呼吸道、采食量、粪便形状与颜色、产蛋率与蛋壳质量是否异常等眼观变化;同时注意温湿度、密度、光照、通风消毒等细节。

4.1 发育状况

如果发现鸡群发育不整齐,首先要考虑养殖密度大小、 温湿度高低以及水线是否清洁顺畅、喂料量是否与日龄相匹配。

4.2 采食情况

每天注意观察料槽是否净料,如果精神状态好、剩料,说明饲料添加过多;如果剩料渣多,可考虑与腺肌胃相关的因素。

4.3 呼吸道状况

如果空气污浊、粉尘多、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就会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要及时通风换气,避免有害气体对呼吸道黏膜刺激而诱发的混合感染。

4.4 粪便异常

如果出现过料、饲料便,考虑脾胃运化功能减弱、胃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失调等因素;出现红色血便或西红柿样便,考虑球虫、坏死性肠炎或者混合感染;如果粪便表面有芝麻粒大小、乳白色结节,说明有绦虫,要及时驱虫。

4.5 啄癖

发现啄肛、啄羽等情况,要及时检查断喙是否合理、养殖密度是否过大、是否有体外寄生虫、光线过强、水料不足、饥饿、泄殖腔炎症等因素,要及时对应解决。

4.6 蛋壳质量问题

蛋壳质量差要考虑新城疫、禽流感等抗体高低、饲料中钙磷比例是否合理、水料卫生、霉菌毒素污染、 肠道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利用水平、生殖系统损伤等因素。

4.7 产蛋下降

产蛋突然下降, 除了观察大群精神状况外,还要考虑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气候骤变、是否断水、断料以及病毒与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造成的卵泡病变等;在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时,要注意环境冷热变化对鸡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及时了解气候变化,切实对症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4.8 及时挑出病弱残鸡

如果发现呆鸡、病弱残鸡或低产鸡,要及时挑出,单独治疗;对于病死鸡要做好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安全隐患。

5 防止饲料霉变

包括饲料原材料的选购、运输、贮存等多个环节,严防受阴雨或原料水分含量高而造成的霉菌滋生; 同时在高温高湿季节一次进料不要太多,避免饲料、原料等长时间积压而产生内热,不仅破坏维生素及养分而影响饲料质量,更严重的是霉菌产生毒素对机体生产性能的危害。 在日常饲喂过程中,要注意水料槽的清理、清洗,避免残存饲料酸败变质而引起的病从口入。

6 保健养殖

除了为蛋鸡养殖提供舒适的环境、科学的养殖技术、正确的免疫及常见病防控外,还要树立保健养殖的理念。

6.1 重视驱虫

60 日龄上笼前、120 日龄开产前的两次预防保健驱虫非常关键,既减少寄生虫隐形传播的机率,又为改善肠道环境、肠道黏膜完整、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水平、增强免疫力及抗病力、实现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6.2 重视肠道保健

肠道具有消化吸收、 黏膜免疫等多种功能,只有肠道功能正常,冻干疫苗饮水免疫后才能启动正常的免疫应答机制, 产生有效的抗体保护;也只有肠道功能正常, 才有利于解决过料的问题,减少饲料浪费,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至关重要。 肠道好,饲料利用率就高,会降低因过料产生的有害气体, 大大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减少临床用药的投入成本,同时鸡群发病少,死淘率也低,而且产蛋率、蛋壳质量等生产性能也更稳定,饲料报酬提高,就为养殖业带来经济效益。

6.3 重视肝肾功能保健

肝肾担负着机体合成、分泌、代谢、分解、排泄等重要生理机能,同时对机体生殖机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肝肾功能正常,产蛋率、蛋重等指标就正常,肾脏功能正常、肾气就足,产蛋高峰期出现脱肛、憋蛋等情况就会降低,因此也会大大降低死淘率。 肝肾功能的保健, 尤其要注重35 日龄、70 日龄、110 日龄开产前这三个阶段的保健,目的是提高蛋鸡自身品种的遗传潜力、促进生殖机能发育、提高并延长产蛋高峰时间。 产蛋进入高峰后, 可以定期每月或1 个半月保健一次,一个疗程3~5 天,为高产稳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保健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如果一只鸡多产1枚鸡蛋、死淘率降低0.5%,保健产生的效益就是可观的。

7 适时淘汰

根据养殖日龄及产蛋率, 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测算料蛋比,科学制定养殖计划,适时淘汰也是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一环。

猜你喜欢
产蛋雏鸡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产蛋目标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动物产蛋王
优选雏鸡四法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蛋鸡和肉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