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振兴打造塞外江南
——以阿克苏地区思源村为例

2024-04-26 13:35
旅游纵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源村庄党组织

王 骏

(新疆理工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新疆阿克苏 84310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重要战略,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社会改革、完善基层建设、推动城乡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也是乡村振兴的保障[1]。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2]。而党建引领“组织共融、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活动联办”的村企共建模式,能够统筹发力,破解村企单向发展难题和瓶颈,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3]。保证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组织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推动党建资源向乡村聚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4]。

总体而言,有关理论在不断地深入研究,有力地支持和支撑了乡村组织振兴战略的决策与实施。但是,在组织振兴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对如何发挥组织振兴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作用,以组织振兴推进产业、生态、人才和文化振兴,在边疆地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研究略显不足。为此,笔者通过对阿克苏地区思源村以党建引领,其他村社集体组织共荣共生,进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案例分析,尝试挖掘和揭示其中的机理和制度逻辑关系。

一、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思源村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思源村位于温宿县东侧,托乎拉乡的南侧,距离温宿镇区78公里,距离阿克苏市区15公里,北邻托万克库尔巴格村和托万克苏布拉克村,临近镇区。思源村下辖4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0 余户约900人,户均4.5 人,汉族14 户38 人,占总人口的5%,少数民族177户727人,占总人口的95%,民族构成以维吾尔族为主,村内人文风貌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思源村党支部设党小组4 个,党员81 名(含预备党员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8名(含科技副职1 名),其中:支委5 名、村委5 名,交叉任职2 名;35 岁及以下干部7 名;大专及以上学历1 名。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较上届有所提升,平均年龄较上届降低2.6岁。

(二)思源村所面临的困境

推动组织振兴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尽管国家高度重视乡村社会发展,但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思源村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出,严重影响基层党支部队伍建设,具体表现为思源村党支部书记的统筹规划能力、协调管理能力较弱,党员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发挥不明显,思源村基层党组织整体治理能力偏弱,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责任虚化弱化,用心用力不足

部分村干部缺乏以党建引领思源村各项事业发展意识,抓党建工作吃劲费力,对于工作队主导建设的党建阵地、产业项目等不闻不问、利用率低,引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凝聚力差。思源村“三农”干部少,又没有专职人员,引领作用发挥不出来。

2.产业发展比较薄弱,与党组织联系不够紧密,内生动力不足

一是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任务仍然艰巨。返贫监测的动态性和致贫因素的多样性都需持续下功夫,进行常态化关注、化解、消除。二是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仍然较为突出。部分农民“想、争、抢”当贫困户和“要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三是产业基础薄弱现象仍然十分普遍。特别在思源村,集体经济收入少、渠道单一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产业发展抗风险能力弱。

3.治理能力亟待提高,治理水平较差

一是治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思源村党支部书记树立了党的领导权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好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进村民自治实践深入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思源村党组织在领导各类组织、引导发挥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方面做得还不够。二是文化引领还不够充分。文化润疆“润”的形式不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合不够,文化内涵挖掘得还不深,一些村民感恩意识比较薄弱、集体意识不强。制定的一部分村规民约缺乏渗透力、感召力,成为“空头协议”。

二、党组织引领、村社集体组织再构造取得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思源村通过坚持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建设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思源村。

(一)聚焦党组织建设是组织振兴的关键

1.基层党组织工作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村建立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即1 名工作队员分别与1 名村两委干部、1 名后备干部结成帮扶对子,坚持把村党组织书记整体优化提升作为关键,实行第一书记全过程帮带培养,选派参加学习培训、考察交流等活动,发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高飞”。每周召开村干部能力提升分析会,帮助工作队员尽快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逐步提升独当一面的能力;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定期组织村干部学法规、学普通话、学电脑,不断强化村干部的普通话水平,每天晚上抽出2 小时对村干部进行普通话学习培训,并争取疆内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的支持,全面提升村干部的能力素质。

2.制定实施“升国旗+”工作办法

为增强村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坚持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戴党徽、亮身份”等活动,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在升国旗的同时举行村民代表大会,每周听取村民对党组织工作的有关建议和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或村内致富带头人每周发声亮剑,时刻鼓舞群众以及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干劲,表彰在上周表现优秀、带头致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立村民奋斗的榜样。

3.创建“翼呼百应”系统打造互联网大喇叭

为了加强群众的教育管理监督,拓宽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平台,思源村在温宿县范围内优先创建使用“翼呼百应”系统,使其成为物联网大喇叭,该系统配备语音呼叫、短信发送、结果查询等便民服务,一方面可以通过语音呼叫随时掌握村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慰问老年人,另一方面也能推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说事、议事、主事,组织村民积极地参与乡村建设行动、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保护等重大任务,共建美好家园,共享振兴成果,同时让村民办的事情能及时查询,可谓一举多得。

(二)进一步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夯实产业振兴基础

村社集体的“复合经营”有利于实现村庄公共权威形塑、治理资源整合以及利益均衡调控[5]。产业振兴是保证村民钱袋子鼓起来、日子过得红起来的关键所在,想要贯彻实施乡村振兴就离不开建设富裕的乡村经济,要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开展产业振兴重点工作,探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大力实施“双培工程”,依托种养专业户、专业合作社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培养造就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和“土专家”“田秀才”。

首先,思源村种植土壤富含硒等各类微量元素,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一方面,由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党员干部给村民普及相关的产业知识,让村民们了解其重要性,从而调动老百姓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搭建富硒领域科技、产业交流服务平台,争取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思源村富硒领域创新创业。构建区域公共品牌、打通销售渠道,聚焦富硒水、富硒稻米、富硒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其次,为推进经济建设,加强第三产业发展,思源村设定以“姑墨江南,养生思源”为乡村旅游发展主题,以塑造原乡风貌特色、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为目标的一体化旅游产业。要对现有120 亩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做好清淤处理、改造塘型、拓宽塘堤等工作,对现有40亩湿地等进行改造,打造集观光采摘、游玩、垂钓、餐饮、特色民宿于一体的休闲农家乐。村两委带头广泛争取社会资金500 万元,分批次、分年度实施,打造集农家乐、游泳池、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就业创业基地项目,吸引温宿县城乃至阿克苏地区群众前来观光旅游、游泳健身、品尝特色美食、愉悦心情,同时有效地解决本村群众就地就近务工就业的难题。

(三)村集体自治组织为乡村治理凝聚向心力

乡村社会组织立足于民间力量解决问题,互帮互助,相亲相爱,是乡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以及改善乡村民生的新生力量[6]。自治组织的发展也有助于乡村自治机制的完善,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方式[7]。近年来,思源村的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按照“规划引领、集体参与、群众出工、合格奖励、群众满意”的总体思路,以“群众满意、群众答应”为工作目标,全力以赴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首先,实施了村庄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工程,对农户庭院内外进行综合改造,含门头、屋顶、墙面美化、地面硬化及庭院绿化,使全村旧貌换新颜,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以点带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其次,逐步建立卫生服务中心,保障村民日常基本的就诊条件,同时要在村庄主要干道上设立垃圾收集点和公共厕所,保障村庄整体人居环境的整洁。最后,稳步推进三区分离、户厕改革、美丽庭院等工程。这些举措的实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新农村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不断地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有力地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三、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思源村在“党组织引领+自治、集体经济双组织配合协作联合经营村庄”的组织再造构想下,逐步解决了自身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思源村的蓝图预期亦如美妙画卷徐徐展开。那么基于村庄、服务于村庄的组织再造能够发挥农村集体所有制和经营体制的制度优势,也能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基本的组织基础。所有这些都是当前村庄组织建立所依托的关键手段,也是构成组织振兴的重要战略。

未来,在边疆地区通过持续的政策支持及引导,打造出更多的这一共同体,通过“领导+配合”的组织结构联接基层政府、市场和村民,将昔日“一盘散沙”的村庄社会纳入新的组织和治理体系当中,激活村庄的内生动力,完成基层组织的再建构,从而迈上乡村振兴的高效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思源村庄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My Dreams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定积分及其应用
Hippie
村庄在哪里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村庄